2024-04-30 10:23 | 來源:中國基金報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受產業鏈競爭加劇、價格快速回落等因素影響,通威股份2023年第四季度大虧27.28億元,這是公司7年多來首次單季虧損;且2024年第一季度繼續虧損7.87億元。...
在光伏行業技術、產品、市場需求快速迭代的沖擊之下,行業龍頭通威股份也撐不住了。
受產業鏈競爭加劇、價格快速回落等因素影響,通威股份2023年第四季度大虧27.28億元,這是公司7年多來首次單季虧損;且2024年第一季度繼續虧損7.87億元。
2023年,通威股份合計計提減值準備63.65億元,其中第四季度計提42.03億元;這減少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7.31億元。
4月29日收盤,通威股份股價為22.49元,市值1012億元。
7年來首次單季虧損
4月29日晚,通威股份發布的2023年年報顯示,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391.04億元,同比下降2.3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35.74億元,同比下降47.2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凈利潤136.13億元,同比下降48.73%;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9.05元(含稅),合計擬派發現金紅利40.74億元(含稅)。
以此計算,通威股份2023年第四季度虧損27.28億元。這是2016年第二季度以來,通威股份的首次單季虧損。
通威股份同時發布的2024年一季報顯示,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95.7億元,同比下降41.13%;虧損7.87億元,而上年同期凈利潤為86.01億元。
計提減值準備63.65億元
據通威股份公告,基于審慎性原則,為了更加真實、準確地反映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公司及下屬子公司在2023年各資產負債表日,對存在減值跡象的固定資產、商譽、應收賬款和存貨等合計計提減值準備63.65億元(其中一、二、三、四季度分別計提減值準備0.32億元、14.76億元、6.54億元、42.03億元);對無利用價值的資產進行了報廢,發生資產報廢損失2.56億元。
其中,2023年計提存貨跌價準備13.05億元,計提固定資產及技改工程減值準備47.30億元。
公司稱,光伏行業發展日新月異,技術、產品、市場需求快速迭代。2023年以來,PERC電池片盈利能力持續下降,TOPCon太陽能電池片已成為市場主流需求,PERC電池片的預期未來盈利能力、生存空間均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基于謹慎性原則,公司在年中、年末均對PERC太陽能電池片生產線進行了資產評估,對預計未來可收回金額低于賬面價值的差額部分,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上述各項資產減值準備及報廢事項,減少通威股份利潤總額66.21億元、減少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7.31億元。
光伏產業鏈各環節
價格均快速回落
近年來,隨著光伏終端裝機需求快速提升,巨量資本涌入光伏行業,產能擴張加速推進。
截至2023年底,光伏主產業鏈各環節名義產能均超過800GW,2023年主產業鏈各環節也均實現產量的大幅增長。
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統計,2023年我國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產量分別達到143萬噸、622GW、545GW、499GW,同比增幅分別為66.9%、67.5%、64.9%、69.3%。
伴隨著行業產能集中釋放,產業鏈競爭加劇,2023年光伏產業鏈各環節價格均快速回落。
InfoLink Consulting 數據顯示,2023年末,高純晶硅、硅片、電池、組件平均售價較年初分別下降80%、58%、60%、45%,四季度硅片、電池、組件價格分別觸及歷史新低,組件價格進入“1元”時代。
從高純晶硅環節來看,2023年迎來新增產能釋放高峰,供需關系由偏緊快速轉為寬松,產品價格大幅下行。
據工信部統計,2023年國內高純晶硅產量超143萬噸,同比增長66.9%。
在此背景下,企業盈利能力下滑,部分企業率先出現經營虧損,市場融資明顯收緊,中小企業生存空間進一步被壓縮,行業落后產能面臨加速出清,新產能規劃面臨無法落地風險。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