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2 14:09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ST惠天是沈陽市專業供熱公司,自2016年以來,連續6年扣非凈利潤為負。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23.91億元。若公司2023年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
*ST惠天(2.640, 0.05, 1.93%)看似板上釘釘的“保殼”,因審計機構的相關表態突生變數。3月27日開盤,*ST惠天遭遇“一字板”跌停。
深陷退市泥潭的*ST惠天,去年年末收到6.71億元拆遷補償款,涉及13處地塊。在此助力下,*ST惠天得以實現凈資產轉正,接近完成“保殼”。彼時,中準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簡稱“中準會計所”)認為征收與補償的會計處理方式符合相關規定。
但是,公司3月26日深夜發布公告,中準會計所稱已收儲的四個在用熱源臨時利用的相關評估報告、價格審批手續、租賃協議等尚未提供,如不能獲得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不排除出具非標意見的可能性,公司股票面臨終止上市風險。
時隔兩個月,中準會計所前后兩種說法,不免讓人對*ST惠天的征地拆遷事項產生疑慮。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期實地走訪發現,相關地塊涉及的*ST惠天旗下熱源廠和換熱站在采暖期(2023年11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承擔著重要供暖任務,不具備在2023年末被征地拆遷的條件,且多數仍處于運轉狀態。這與*ST惠天所稱“閑置停用”大相徑庭。記者在上述地塊附近(均為一百米內)采訪眾多居民和商戶,多數并未聽聞有拆遷的消息,其中一地塊所在的皇姑區城市更新局工作人員亦反饋沒有聽聞涉及該轄區的征地事項。
就上述疑問,4月1日,中國證券報記者致電*ST惠天并發去相關采訪函。但截至記者發稿前,公司并未進行回應。
審計機構突“改口”
*ST惠天是沈陽市專業供熱公司,自2016年以來,連續6年扣非凈利潤為負。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23.91億元。若公司2023年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負值,或者追溯重述后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期末凈資產為負值,公司股票將面臨終止上市的風險。
退市警報直接觸發了*ST惠天在2023年末的一系列“保殼”動作。
先是大股東出面,*ST惠天2023年12月19日晚間披露,控股股東沈陽潤電熱力有限公司擬承接債務總計約10.58億元。
其次是收到“大禮包”。在2023年僅剩兩個工作日的時點,*ST惠天在2023年12月27日深夜披露,公司及二熱公司共計收到政府對公司及二熱公司土地及地上建筑征收補償款6.71億元。公司同時收到共計13.18億元的政府補助款。
多位財務專家表示,上述動作均能有效提升凈資產。*ST惠天的業績也確實迎來天翻地覆的變化。公司2023年業績預告顯示,歸母凈利潤由上年巨虧29.39億元,扭虧后預計盈利9億元至11億元;關乎“保殼”的財務指標凈資產更是實現轉正,預計凈資產為5000萬元至2.9億元。若公司2023年凈資產為正值,且年報未被審計機構出具非標意見,公司將解除退市危機。
針對其中征地事項的相關疑點,監管機構早前要求*ST惠天及審計機構進行說明。1月18日,*ST惠天在回復函中稱,沈陽市土地儲備中心委托第三方評估機構,在對13處地塊進行現場查勘并結合當地地產市場情況進行分析基礎上,最終確定13處地塊征收補償總價款為6.71億元。
資深注冊會計師劉志耕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ST惠天沒有說明評估機構在什么時間對13處地塊進行的評估。13處地塊的評估從業務委托洽談,到確定業務約定書,再到評估工作的具體實施、數據的計算及評估報告的出具,都需要不少時間。從已經知道的時間及過程看,顯然不具備該時間或留給評估的時間明顯不足。
中準會計所則在回函中表示,針對上述征收與補償的會計處理,其取得并檢查了土地收儲計劃、被征收土地及房屋的評估報告、*ST惠天及子公司與各區簽訂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安置協議》、補償款到賬的銀行回單、產權證交接單、交接確認書、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明細賬、地上物搬遷費用預算書及相關資料,并且到不動產登記中心查閱產權變更檔案,到沈陽市土地儲備中心就土地收儲背景、補償款確認依據等相關事項進行訪談。經核查,其認為*ST惠天及子公司征收與補償的會計處理方式符合相關規定。
不過,時隔兩個月后,中準會計所的說法有了變化。*ST惠天于3月26日深夜發布了一份公告,中準會計所在公告中稱目前已收儲的四個在用熱源臨時利用的相關評估報告、價格審批手續、租賃協議等尚未提供。如中準會計所不能獲得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不排除出具非標意見的可能性。如果公司2023年度財務會計報告被年審會計師事務所出具非標意見,公司股票將被終止上市。
審計機構在關鍵時點的改口意味深長。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近期監管部門釋放了強監管的鮮明信號。證監會3月15日發布《關于加強上市公司監管的意見(試行)》。其中強調,要壓實上市公司和中介機構責任。
所涉土地正承擔供暖任務
*ST惠天在土地拆遷的信披層面似乎有意“遮遮掩掩”。
中國證券報記者結合多家上市公司的公告發現,上市公司在涉及土地被征遷時都會詳細披露土地面積和建筑面積等基本情況、標的資產的評估報告、協議主要內容(涉及支付進度約定),內容較為充分。但*ST惠天僅披露13處土地的位置,對于具體內容可謂惜墨如金。
*ST惠天是否真的在掩飾什么信息?記者現場探訪發現,這13處地塊的實際狀態與*ST惠天描述的“閑置”說法大相徑庭。
具體而言,上述13處地塊主要涉及*ST惠天的熱源廠和換熱站。其中,攬軍路46號對應的是滑翔一號熱源廠,飛翔路1號對應的是滑翔二號熱源廠,北一西路39號對應的是金谷熱源廠,東遼街45號對應的是沈東熱源廠;路官一街23號對應的是1056號換熱站,保工南路132號對應的是1055號換熱站,南經六街13號對應的是6012號換熱站,建業路13巷5-1號對應的是6001換熱站。另外,崇山西路42-1號原為新開河綜合熱源廠,其主體目前處于閑置狀態,由旁邊一棟黃色建筑承擔供暖服務;溪水街5號、塔灣街26-1號、南十一西路69-6號、東邊城街16-1號這四處建筑目前處于閑置狀態,早前主要為鍋爐房設施。
需要說明的是,熱源廠和換熱站均為*ST惠天供暖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業內人士介紹,集中供熱由熱源、熱網、換熱站、終端散熱設施(用戶家中暖氣片或者地暖系統)四部分組成,輸送過程環環相扣。常見的熱源有熱電廠和區域鍋爐房,里面配置有大型燃煤或天然氣供熱鍋爐。換熱站是用來轉換供熱介質種類、改變供熱介質參數、分配、控制等的綜合體。
按往年供暖安排,沈陽當地的采暖期是11月1日零時至次年3月31日24時。也就是說,在關乎民生的采暖期,*ST惠天的相關供暖主體被納入土地征收范圍,公司及相關政府部門無視資產特殊性選擇火速辦理手續過戶。
這一情形合乎常理嗎?從四個熱源廠現場走訪來看,在距離土地征收過去近3個月后,3月12日-13日,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滑翔一號熱源廠、滑翔二號熱源廠、金谷熱源廠都在正常運轉,前兩個廠區內數十米高的煙囪不停冒著白煙。金谷熱源廠的設備聲響相隔百米可以清晰聽到。沈東熱源廠鍋爐未實際運轉,不過有數位工人在進行維護工作。附近一位老者稱該廠區屬于調峰性質,只有在供暖緊張情形才運轉。去年年底該廠區才大修,更新安裝了6臺消煙除塵設備,不像是要拆遷的樣子。
另外,沈陽市大東區的官方微信公眾號“大東觀瀾”曾披露,2023年12月30日,在沈東熱源廠,大東區區委書記李剛與堅守崗位的工作人員深入交流,叮囑企業負責人要時刻關注天氣變化,切實把冬季供暖保障這項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做到實處,讓百姓溫暖過冬。
位于北一西路39號的金谷熱源廠被拆遷也與實際不符。公開報道顯示,2013年12月,金谷熱源廠點火并投入運營。2015年,*ST惠天推出的定增預案中,便包括金谷熱源廠的擴建工程,規劃總占地面積約為2萬平方米。2019年,金谷熱源工程的預算為1.31億元,工程進度為89.46%。2020年,金谷熱源工程的工程進度達到95%。自此便幾乎停滯不前,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其工程進度為98%。記者站在外圍觀察,金谷熱源廠的建筑成色較新。附近一位商戶回憶,金谷熱源廠距今大概運行了5-6年。*ST惠天在今年1月5日還發布了金谷熱源廠除塵器布袋、袋籠更換的采購公告。
再來看相關換熱站。相較于熱源廠,換熱站基本位于小區內部,占地面積不大。3月12日,記者在位于路官一街23號的1056號換熱站和位于建業路13巷5-1號的6001換熱站進行走訪,均能聽到機器設備運轉的聲音,1056號換熱站有工作人員進出。
“惠天熱電?那個鍋爐房能拆嗎?(拆遷)難道要翻新鍋爐房?”聽聞記者關于1056號換熱站要搬遷的說法,附近的一位商戶直言在附近生活了多年,從未聽說換熱站要拆遷,附近小區也沒有拆遷的可能。
在東邊城街16-1號,一處占地面積較大的廠區院落屬于*ST惠天。記者探訪時,該廠區大門緊鎖,透過門縫看到院內停放多臺工程車輛。附近的一位中年居民稱,沒有聽到拆遷消息,該處廠區已經廢棄10多年,目前對外作為庫房出租。另一位商戶亦未聽聞該廠區有拆遷動向,認為該地塊開發價值有限。
在對上述13處地塊的實際探訪中,中國證券報記者未發現目標建筑物周邊張貼有任何征地拆遷通知,記者在每個點位均采訪3位以上附近的居民和商戶,多數受訪者表示未聽到目標位置及附近社區的拆遷消息。僅在溪水街5號附近,一位受訪者稱該位置的廠房要拆遷,但不了解具體時間表。另外,在崇山西路42-1號,該處一位居民僅從網上聽聞有拆遷消息。
*ST惠天公告提及的征地協議難道子虛烏有?帶著這個疑問,中國證券報記者以當地居民身份聯系沈陽市相關城市更新局。
針對涉及塔灣街26-1號的征地拆遷事項,皇姑區城市更新局工作人員表示沒有聽說。談及位于和平區南六經街13號的換熱站動遷計劃,和平區城市更新局更新計劃科的一位工作人員稱確有耳聞,但具體時間表暫時不知道,若拆遷肯定會考慮居民的供暖問題。大東區城市更新局工作人員稱位于大東區邊城街16-1號的民強鍋爐房確實已被政府完成土地收儲,但未正面回應具體征地時間。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