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9 15:37 | 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既然周期性虧損無可避免,企業能否維持行業低谷經營能力,最終迎來業績扭虧,是除成本內卷外,對生豬養殖企業能力比拼的另一重要考量。...
春節臨近帶動需求回暖,1月中旬以來,國內生豬市場震蕩上行,漲幅明顯。
中國生豬預警網監測,1月26日全國瘦肉型豬出欄均價達到15.03元/公斤,而此前多時,這一價格在14元/公斤以下,低于全行業成本線。
從各家生豬養殖行業上市公司已披露的去年12個月養殖數據不難推算,過去一年在價格持續低位沖擊下,養豬企業全面陷入虧損,其中包括持續享有低成本優勢的牧原股份。
由于牧原占據了行業成本低點,早前行業就有“牧原虧損定律”一說,即牧原一旦虧損,周期拐點不遠。
2024年,豬周期拐點會如市場所愿如期到來嗎?
“牧原虧損定律”背后的成本內卷
2024年1月28日,牧原股份將迎來其上市十周年節點。與十年前類似,當前生豬養殖行業也正處周期低谷。
十年間,牧原股份走過了兩輪完整周期,出現過階段虧損,也實現過大幅盈利。這期間,每當牧原出現成本倒掛后,市場價格也逐步迎來上升期。
上市之初,牧原股份就在2014年一、二季度出現季度性虧損,不過到2014年下半年,生豬行情就出現反轉,使得該公司全年業績實現盈利。2018年,生豬市場再度陷入虧損期,疊加非洲豬瘟影響,牧原股份再度出現季度性虧損,不過到2019年下半年,行業即迎來價格大幅上行,豬價迎來一波歷史性高點。
市場關注“牧原虧損定律”的背后,是生豬養殖這一傳統行業,在現代化科技洗禮下掀起的成本內卷。
牧原股份2023年末曾公告,當年該公司生豬養殖完全成本整體呈下降趨勢,1—9月平均成本為15元/公斤,另外該公司生豬養殖完全成本離散度逐步收窄,10月份14元/公斤以下的場線出欄量占比30%左右,16元/公斤以上的場線出欄量占比13%左右。2024年,牧原股份更表示要爭取將成本降至14元/公斤以下。
這一成績無疑顯著領先于全行業。
規模企業科學養殖模式帶來的成本紅利,是數十年在養殖環境打造、飼料優化、營養管理、疫病控制、育種體系搭建等各方面投入的精力、財力成果,也無疑成為同行難以復制的“護城河”。
以育種體系為例。當前國內生豬養殖行業的育種模式分為三元育種和二元育種兩種,其中大部分企業均運用三元育種模式,而牧原經過十余年研發出二元育種模式后,便成功打通了擴產秘訣。
三元豬繁殖必須要使用純種原種豬,一般兩年左右面臨一輪淘汰,且種豬不能當做正常商品豬出售,對采購成本及擴產周期要求更高更長。而牧原打造的“輪回二元育種”體系中,種豬生產的后代既可以當商品豬賣,也可以重新用作種豬,其優勢主要為擴產周期短。
二元豬的完整周期,即從純種代到最后一代成熟,只需要24個月,比三元豬的34個月要短10個月。不過由于二元豬少了“杜洛克”這一種豬的基因參與,因此瘦肉率需要通過低蛋白喂養進行提高,這也是牧原多年來通過優化飼料配方,優選基因個體才實現的成果。
產能過剩行業陷入“資金池”比拼
雖然2023年全年業績尚未披露,但從當前生豬養殖企業已公布的生產經營數據,已可預估行業虧損情況。
天風證券預計,牧原股份、溫氏股份、神農集團2023年四季度頭均虧損超100元,巨星農牧四季度頭均虧損超200元,多家公司四季度頭均虧損超350元,資金壓力邊際增加。
豬場動力網按照120公斤/頭的出欄均重初步核算,17家上市豬企2023年度預計虧損或超250億元,除京基智農靠房產扭虧為盈外,全體巨虧。
既然周期性虧損無可避免,企業能否維持行業低谷經營能力,最終迎來業績扭虧,是除成本內卷外,對生豬養殖企業能力比拼的另一重要考量。
按照牧原股份此前的披露,該公司預計2023年全年資本開支在150億元左右,其中對當年之前已完工的工程結算支出占比60%左右。隨著公司轉變至高質量發展階段,新建規模大幅減少,今年資本開支也將保持在較低水平,具體金額將根據公司情況進行調整。
在2022年全行業大范圍虧損的背景下,由于牧原股份實現凈利潤149.33億元,其中2022年下半年實現凈利潤223.21億元,為該公司2023年上半年經營打下了堅實的資金基礎。在資金寬裕的同時,該公司為供應鏈上的企業減壓,應付賬款及應付票據從2021年年末的366.69億元降低至2023年9月末的200.19億元,降低166.5億元。
截至2023年9月末,牧原股份貨幣資金為157.63億元。該公司稱,與銀行保持穩定、良好的合作關系,頭部銀行授信占比超過70%,當年新增銀行貸款成本基本在4%以下,未用信額度超過300億元。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就公開表示,要優化金融資源投向,引導金融機構科學評估風險,約束對產能過剩行業的融資供給,同時更有針對性地滿足合理的消費融資需求。這或也意味著,對于產能過剩行業而言,更有持續經營能力和資金把控優勢的龍頭企業,將更容易獲得金融支持。
民生證券近期研報分析,在以往周期中,市場優先偏好出欄高強度的標的,但在本輪周期中,部分上市公司頻頻出現債務方面的負面消息,導致本輪周期中公司自身的融資能力以及財務健康狀況也被納入考量,因此在投資上,可優先選擇成本領先、資產負債表相對健康、其他主業有造血能力的企業。
回暖信號頻現周期反轉預期增強
生豬行業周期底部震蕩之時,市場對于價格回暖的預期也逐步增強。特別是伴隨春節臨近,北方殺年豬需求升溫,1月中旬以來,國內生豬市場價格有顯著回升跡象,仔豬補欄積極性也急速升溫。
上海鋼聯數據顯示,截至1月19日當周,規模場7公斤仔豬的均價為222.14元/頭,創下自去年10月份以來的新高,相較于前一周環比上漲10.15%,部分高價地區7公斤仔豬價格已經超過300元/頭,而去年10月份最低均價僅140元/頭。
而據卓創資訊數據監測,截至2024年1月22日,全國7公斤仔豬交易均價為333.63元/頭,環比上一工作日上漲41.69%。
卓創資訊分析師邵瞧瞧認為,業者看漲2024年下半年行情,加之仔豬前期跌至成本線之下,部分逢低補欄帶動市場成交量增加,而養殖端為緩解標豬出欄虧損,多數挺價出售,提升養殖盈利空間,導致仔豬價格漲幅擴大。
“1月中旬補欄的7公斤仔豬或在6月底至7月出欄,從監測的能繁母豬去化程度來看,從2023年9月開始,166家樣本企業的能繁母豬開始呈現出比較明顯的去化程度,此時能繁母豬的存欄量對應的正是2024年7月的生豬出欄量,屆時理論生豬出欄量或有較為明顯的減幅,支撐養殖端看漲預期增強,從而帶動了養殖端的補欄積極性,支撐仔豬價格持續上行,并且漲幅擴大。”她表示。
上海鋼聯生豬分析師王海蓮也分析,前期華中、華東、華北受豬病影響較為嚴重的省份,看好2024年下半年行情,故而采苗量增加,但北方仔豬外銷量有限,多前往南方采購優質仔豬苗,仔豬開啟南豬北調,仔豬價格順勢上漲。
她認為,2024年生豬月度價格呈現先跌后震蕩上漲趨勢。2023年養殖端成本及資金壓力不斷增大,疊加冬季豬瘟疫情影響,上游產能去化加快,造成年內豬源供應或逐步收緊。另外,下半年消費預期向好帶動市場情緒拉漲,預計豬價或在三季度進入全年高點。
國泰君安近期研報顯示,2023年豬價低迷,行業持續去產能,2024年周期方向愈發明朗;景氣度方向比短期價格節奏更重要,抬眼看前景已經越發明朗,2024年周期向上。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