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9 08:55 | 來源:財聯社 | 作者:未知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廣聯達為何會對員工年終績效作出上述處理?據前述《公開信》,廣聯達方面認為,原因在于“公司2023年經營結果未達預期”。但上述在職員工則認為,此舉或與管理層即將解禁的...
近日,廣聯達(15.190,-0.50,-3.19%)(002410.SZ)被傳將全體員工年終績效強制清零,由此引發員工不滿。有員工認為,此舉背后的原因或是:此前股票激勵計劃授予管理層的股票正處于第二個解除限售考核年度,為確保2023年的凈利潤達到考核要求,管理層才試圖通過削減薪酬支出來確保業績。不過,截至發稿時,廣聯達方面未就此對財聯社記者作出回應。
一位脈脈認證為廣聯達在職員工的人士(已提供在職證明材料)向財聯社記者透露:“(此前)口頭通知是全員歸零,內外網抗議后,總裁辦不得已又發了一封郵件,表明可以(將)經營團隊(高層管理團隊)年度獎金清零。”
據其提供的《總裁辦公會致全體員工的公開信》(以下簡稱《公開信》),廣聯達稱,“結合當前對2023年財務結果的預估,公司會根據績效結果對員工進行相應激勵。公司經營管理團隊對整體經營結果擔責,公司經營管理團隊年度獎金為零。”
上述在職員工告訴財聯社記者,此次“績效清零”是針對員工薪資包中的績效工資部分,并非年終獎勵。這也就意味著,如果“年終績效清零”,員工將無法拿到當年度的全額工資。該員工稱,廣聯達今日下午與員工進行了面談與電話會議,但公司與員工仍未達成雙方均認同的解決方案。
廣聯達為何會對員工年終績效作出上述處理?據前述《公開信》,廣聯達方面認為,原因在于“公司2023年經營結果未達預期”。但上述在職員工則認為,此舉或與管理層即將解禁的股票有關。
財聯社記者據此查詢到,2022年9月8日,廣聯達方面披露《關于向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激勵對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公告》:公司以25.04元/股的價格,向包括在公司(含下屬子公司)任職的公司管理團隊和核心骨干人員417人,授予限制性股票775.95萬股。
其中,公司董事、總裁袁正剛獲授24萬股限制性股票,占授予限制性股票總數的3.0930%;高級副總裁劉謙獲授16.8萬股,占比為2.1651%,包括此2人在內,共8位高管獲授數量均在8萬股以上,而剩余不到88%的份額則由其他409位公司核心管理人員、核心技術(業務)骨干分享。
此次激勵計劃的解禁考核年度為2022-2024年三個會計年度,考核目標分別為:2022年凈利潤不低于9.5億元、2023年凈利潤不低于12.5億元、2024年凈利潤不低于15.6億元。其中,第一個限售期(12 個月)在2023年10月屆滿,解除限售比例為40%的股票,且已于2023年10月24日開始上市流通。
但進入第二個考核期,事態的發展有了變化。廣聯達2023年度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僅實現歸母凈利潤2.62億元,同比下滑59.02%。不僅業績大幅下滑,更為關鍵是,前三季度2.62億元的凈利潤表現距離12.5億元的全年考核目標有著不小的距離。
換言之,依據這樣的業績表現,2022年被授予股票的高管和員工們大概率是無法解除限售。而一旦考核目標未達成,其獲授的股票將會被公司回購注銷。
不過,針對上述在職員工的說法,截至發稿前廣聯達方面并未給予財聯社記者回復。
記者注意到,廣聯達股價在去年4月初一度沖上55.59元/股的高位,但此后一路向下,截至1月8日收盤,報15.19元/股,而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的股票授予價格則超過25元/股。
一個不可忽視的事實是,從行業來看,廣聯達的處境并不樂觀。IDC數據顯示,2023年國內企業級SaaS市場規模預計754億元,同比增長30%。但與廣聯達同為地產SaaS的明源云(00909.HK)2023年上半年凈利潤也虧損3.32億元,營業收入下滑13.49%。
通用類SaaS企業中,金蝶國際(00268.HK)2023年上半年凈利潤增長20.45%,但依舊虧損2.84億元。用友網絡(15.760,-0.73,-4.43%)(600588.SH)去年前三季凈利潤則是虧損10.3億元。
即便如此,廣聯達在2018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均推出了股票激勵計劃,且業績目標也是“節節高”。在2022年年報中,廣聯達還曾定下“2023年努力實現營業總收入、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30%”的目標。此外,整個2023年,廣聯達接待機構調研數量、頻次也排在所有A股上市公司前列。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