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5 11:00 | 來源:國際金融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因承諾回購卻不實施,合縱科技于11月17日已收到北京證監局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對公司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并將相關違規行為記入誠信檔案。...
“忽悠式回購”引關注!
12月3日晚間,合縱科技公告稱,公司于當日收到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
值得一提的是,公告并未指出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的具體事項。有分析稱,結合近期一系列公開信息,合縱科技“忽悠式回購”或是被證監會立案的重要原因。
涉嫌信披違法違規被立案
前期公告顯示,合縱科技自2022年11月10日起開始實施股份回購方案,擬在12個月內斥資2000萬元至4000萬元回購股份。但時隔一年,回購期限已滿,合縱科技卻并未實施回購。
對此,合縱科技作出了解釋,大致意思是說業績壓力及業務拓展等因素導致資金緊張,優先滿足生產經營資金需求,因此未能完成本次回購。
因承諾回購卻不實施,合縱科技于11月17日已收到北京證監局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對公司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并將相關違規行為記入誠信檔案。
另外,深交所也就此事向合縱科技下發關注函。深交所指出,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貨幣資金賬面余額18.83億元。要求補充說明公司未完成本次回購方案的原因及合理性,當時制定回購方案的決策是否足夠審慎,公司及提議人是否存在利用回購方案炒作公司股價、誤導投資者的情形。同時表示將對公司及相關違規當事人啟動紀律處分程序。
11月28日,合縱科技發布整改報告,宣布將原回購方案實施期限延長8個月,同時表態稱,公司財務部負責制定詳細的資金使用計劃,列示未來12個月內大額資金支出需求,分階段提前安排預留資金2000萬元至4000萬元用于回購股份,盡快落實股份回購事宜。
上述事件持續發酵。12月3日晚間,合縱科技公告表示,公司于當日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
同日,深交所下發紀律處分決定書,對合縱科技給予通報批評的處分。深交所指出,合縱科技在回購期限內未按已公開披露的回購方案實施回購。鑒于上述違規事實及情節,依據相關規定,深交所作出如下處分決定:對合縱科技給予通報批評的處分。對于公司上述違規行為及深交所給予的處分,將記入上市公司誠信檔案,并向社會公開。
投資者需留意這些細節
伴隨著A股持續走低,上市企業為了提振市場信心,紛紛拋出回購計劃。
今年8月,為提高上市公司投資吸引力、更好回報投資者,證監會提出多項舉措,其中便包括“修訂股份回購制度規則,放寬相關回購條件,支持上市公司開展股份回購”。
Choice數據顯示,僅8月以來,回購進度處于董事會預案、股東大會通過、回購提議狀態的上市企業超過300家。截至12月4日,上市企業已完成回購股份245億股,回購資金總額累計2814億元。
其中,科創板個股禾邁股份備受關注,其股價在2022年一度漲至近900元/股,之后股價一路走低,最新股價低于220元/股。為了完善公司長效激勵機制,增強投資者投資信心,計劃在2023年3月17日至明年3月17日期間,用首發超募資金回購公司股份,回購資金總額1億元至2億元。禾邁股份年內持續大手筆落實回購,截至11月30日,公司累計回購近27萬股,回購成交的最高價為685元/股,最低價為222.72元/股,支付資金總額為1.52億元。
當然,也有計劃趕不上變化的例子。近期北交所股票大漲,多家企業終止回購計劃,表示原因是股價上漲觸發終止回購條件。
需要強調的是,“忽悠式回購”戲碼不可取。獨立評論員郭施亮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部分上市企業利用消息穩定股價,承諾回購卻沒有拿出真金白銀完成回購,忽悠投資者,缺乏契約精神。另外,也有部分上市公司因財務狀況或現金流欠佳,一下子拿不出錢進行股份回購,但其穩定股價意愿明顯。
郭施亮進一步表示,投資者需要留意回購公司的現金流、財務狀況,同時注意公司過去是否有過回購爽約現象,回避那些缺乏契約精神的公司。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