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6 14:03 | 來源:中證網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展望四季度,多位基金經理表示,隨著經濟穩步復蘇,將積極挖掘包括泛消費和順周期板塊在內的各類投資機會。
今年三季度,A股市場呈調整態勢,煤炭、金融、房地產等板塊上漲的同時,傳媒、通信、計算機等板塊出現回撤。最新披露的基金三季報顯示,相較二季度末,公募權益倉位呈現小幅提升。在行業配置上,新能源板塊被大幅減持,消費醫藥板塊的配置比例整體提升較多。
從基金重倉股情況看,貴州茅臺(1664.980,-12.52,-0.75%)連續六次成為基金頭號重倉股。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共有1339只基金重倉持有貴州茅臺,持倉市值為884億元。另外,寧德時代(173.000,-2.98,-1.69%)被994只基金重倉持有,持倉市值為600億元。
展望四季度,多位基金經理表示,隨著經濟穩步復蘇,將積極挖掘包括泛消費和順周期板塊在內的各類投資機會。
平均權益倉位近八成
天相投顧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可比基金平均倉位為79.7%,較二季度末的79.5%提升0.2個百分點。其中,股票型開放式基金和混合型開放式基金平均倉位分別為88.89%和78.4%,較今年二季度末分別提升0.1個和0.2個百分點。
具體來看,部分權益基金在三季度明顯加倉。以匯添富中盤價值精選混合A為例,截至三季度末,基金權益倉位為90.24%,較二季度末的82.8%加倉7.43個百分點;華商盛世成長混合三季度末權益倉位為91.27%,相較于二季度末的75.53%提升16.74個百分點。此外,易方達科訊混合、交銀穩健配置混合、博時主題行業混合、中歐新藍籌混合等基金較二季度末均有不同程度加倉。
部分基金經理在三季報中表達了對四季度市場的樂觀態度。
“部分股票進入了價值區間,因此基金的倉位也有所提升。我們不敢斷言當前市場處于低位,但從我們對基本面的跟蹤來看,我們相信組合當前的持倉是有性價比的。”景順長城能源基建混合基金經理鮑無可稱。
廣發安盈靈活配置混合基金經理吳敵表示,三季度組合分步回補股票倉位,特別是8月中旬和9月中下旬在市場低位加速回補倉位。
“我們需要讓市場情緒慢慢恢復,底部階段更加需要耐心,總之我們認為在當前階段機會大于風險。”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經理趙詣稱。
貴州茅臺蟬聯基金頭號重倉股
天相投顧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基金前五十大重倉股主要分布在消費品及服務和信息技術兩個行業。
具體來看,在基金前五十大重倉股中,消費品及服務行業公司高達14家,包括貴州茅臺、五糧液(149.930,0.59,0.40%)、瀘州老窖(204.720,-1.33,-0.65%)、古井貢酒(265.010,2.87,1.09%)、山西汾酒(241.150,1.70,0.71%)和洋河股份(119.050,0.35,0.29%)這六大白酒股,以及美的集團(52.300,-0.12,-0.23%)、格力電器(33.290,-0.20,-0.60%)、海爾智家(22.220,0.08,0.36%)等家電龍頭股,此外還包括汽車消費相關領域的比亞迪(237.300,-0.10,-0.04%)、寧德時代、賽輪輪胎(11.620,-0.01,-0.09%)、德賽西威(123.440,0.89,0.73%)等。
截至三季度末,基金重倉的信息技術公司有13家,包括元器件領域的立訊精密(31.010,-0.15,-0.48%)、海康威視(35.080,-0.19,-0.54%)、北方華創(245.680,-2.33,-0.94%)、圣邦股份(80.750,-1.65,-2.00%)、滬電股份(19.420,0.23,1.20%)、中航光電(40.350,0.28,0.70%)、兆易創新(93.880,-2.57,-2.66%)等,還有通信板塊的中國移動(92.500,0.60,0.65%)、中際旭創(89.590,1.58,1.80%)、中興通訊(25.400,-0.50,-1.93%)等。
由于今年三季度醫藥板塊表現欠佳,截至三季度末,在基金前五十大重倉股中,僅剩5只醫藥股,分別是藥明康德(83.840,0.37,0.44%)、邁瑞醫療(253.850,-3.85,-1.49%)、愛爾眼科(17.360,0.75,4.52%)、恒瑞醫藥(44.370,1.20,2.78%)和同仁堂(49.740,-0.06,-0.12%)。化工領域也僅有萬華化學(86.000,0.04,0.05%)和華魯恒升(30.560,-0.53,-1.70%);有色板塊只剩下紫金礦業(11.990,-0.09,-0.75%);地產板塊僅有保利發展(11.170,-0.22,-1.93%)和招商蛇口(11.380,-0.21,-1.81%);銀行板塊僅有招商銀行(31.400,-0.02,-0.06%)和寧波銀行(24.440,0.04,0.16%)。
值得注意的是,在基金前五十大重倉股中,包括6家港股公司,分別是騰訊控股、美團、快手、藥明生物、中國移動和中國海洋石油。其中,持倉騰訊的市值高達393億元,持倉美團的市值也高達170億元。
從基金重倉股的持倉市值看,截至三季度末,共有1339只基金重倉持有貴州茅臺,持倉市值高達884億元;寧德時代被994只基金重倉持有,持倉市值合計600億元;持倉瀘州老窖的市值為465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貴州茅臺蟬聯基金頭號重倉股。數據顯示,2019年二季度末,貴州茅臺超越中國平安(45.570,0.06,0.13%),成為公募基金頭號重倉股,此后兩年始終是基金最愛,直到2021年三季度末被寧德時代取代。2022年二季度末,貴州茅臺重新成為基金頭號重倉股,迄今已經連續六個季度成為基金頭號重倉股。
新能源板塊被大幅減持
近年來,市場最大的變化是新能源個股下跌,雖然行業步入成熟期,但是行業內競爭加劇,相關公司的估值降低,盡管部分公司業績增長,但股價依然震蕩下行。
從基金重倉股的變動情況看,同一年前相比,最大變化就是新能源相關標的大幅減少。2022年三季度末,在基金前五十大重倉股中,新能源相關概念股高達16家,今年僅剩下比亞迪、寧德時代、億緯鋰能(42.820,0.42,0.99%)、陽光電源(77.160,-1.99,-2.51%)和晶澳科技(21.400,-0.96,-4.29%)這5家公司。隆基綠能(23.500,-1.15,-4.67%)、通威股份(27.110,-1.85,-6.39%)、TCL中環(18.050,-0.97,-5.10%)等光伏龍頭股,以及天齊鋰業(51.580,-1.32,-2.50%)、贛鋒鋰業(42.720,-1.17,-2.67%)、華友鈷業(34.670,0.26,0.76%)等新能源上游資源股,都從基金前五十大重倉股名單中消失。
關于新能源板塊的后市,泉果基金趙詣表示,以新能源為代表的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今年可能是確定競爭格局的一年,后續行業分化會非常明顯,看好具有海外擴張能力并已經在實施的優質標的。主要邏輯是這些公司產品競爭力強,品質和價格優勢突出,并且有海外的專利布局,在海外銷售的過程中不受到專利風險的影響。
前海開源基金崔宸龍依然重倉新能源個股。在他看來,光伏、鋰電等諸多行業的需求預計大概率維持較高水平的增速,海外的需求雖有短期波動,但中長期需求確定性高,無需過度擔憂全球需求的持續性問題。市場對于部分細分環節短期產能過剩的擔憂,大概率將會在未來一段時間被需求增長所覆蓋。
關注復蘇背景下結構性機會
三季度,A股市場依然呈現主題輪動的狀態,但主題輪動的方向從上半年AI、“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等方向轉換到部分周期性行業。其中,受益于政策放松的行業,煤炭、金融、房地產等板塊整體上漲,而傳媒、通信、計算機等行業則出現顯著調整。
據興業證券(6.470,0.00,0.00%)統計,三季度消費醫藥板塊配置比例整體提升較多,食品飲料倉位提升至14.38%,醫藥生物倉位提升至13.03%。除了食品飲料和醫藥外,三季度公募對非銀金融、汽車、有色金屬、基礎化工等行業的增持幅度也相對居前。另外,TMT倉位整體回落,計算機、通信、傳媒倉位分別下降1.78%、0.71%、0.47%,僅電子倉位繼續抬升0.39%。
展望四季度,多位基金經理表示,將積極挖掘經濟復蘇背景下的各類投資機會。
交銀施羅德周期回報靈活配置基金經理王藝偉表示,將重點關注宏觀基本面的變化和中觀行業的改善情況,以及海外經濟對進出口及匯率的影響,同時也將緊密關注技術變革進展。“我們將繼續積極尋找科技制造方向中存在較大業績改善空間的優質個股,以及泛消費和周期行業中相對底部的性價比公司。”
博時主題行業混合金晟哲表示,看好供給有約束的上游資源品,經歷多輪周期檢驗、具備明顯超額優勢的周期成長股,以及估值處于歷史底部且未來資產負債表風險大概率緩解的金融股。
“展望四季度,我們依舊看好醫藥板塊的表現。我們認為,短期利空帶來的回調或許是較好的投資機會;同時,AI在經歷了大幅度回調之后也進入再次布局的時間窗口。”富國新動力(2.850,-0.03,-1.04%)靈活配置混合基金經理于洋稱。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