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6 16:19 | 來源:環球網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本次申請IPO過程中,上海合晶披露報告期各期經常性關聯采購的金額占營業成本比例分別為36.17%、21.63%和14.55%,經常性關聯銷售的金額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23.07%、16....
上海合晶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產品為半導體硅外延片,主要用于制備功率器件和模擬芯片等,被廣泛應用于汽車、通信、電力、工業、消費電子、高端裝備等領域,目前該公司正在申請于科創板上市,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
上海合晶的第一大股東為臺灣和晶科技旗下的SILICON,在2017年到2019年期間,上海合晶與合晶科技及其他關聯方發生的經常性關聯采購金額,占當期營業成本的比例分別為 55.17%、58.78%、68.60%;發生的經常性關聯銷售金額,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8.92%、54.58%、55.80%。和晶科技一直都是上海合晶的第一大客戶和第一大供應商,較高的關聯交易占比也導致了監管部門的關注,經監管部門問詢后,上海合晶首次申請IPO主動撤回并終止。
在本次申請IPO過程中,上海合晶披露報告期各期經常性關聯采購的金額占營業成本比例分別為36.17%、21.63%和14.55%,經常性關聯銷售的金額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23.07%、 16.29%和4.03% ,并強調“交易規模及占比呈逐年下降趨勢”。而從公司披露的主要銷售客戶來看,在2021年第一大股東的母公司和晶科技還以16.38%的銷售占比位列上海合晶第二大客戶,2022年則退出了前五大客戶名單;自2020年異軍突起的理成集團則牢牢占據著第一大客戶的位置。
本次上海合晶IPO的募投項目中包括“優質外延片研發及產業化項目”,項目總投資額為18856.26萬元,其中設備購置費投資金額達16176.96萬元,預計新增6英寸、8英寸和12英寸外延片年產能合計為48萬片,其中6英寸新增產能最高達24萬片。但是如《審核問詢函的回復》披露,8英寸以下外延片是毛利率最低的產品類型,而8英寸以下拋光片2021年度毛利率甚至為-37.81% ,并強調到“6英寸外延片市場規模亦相對較為穩定”。
另據2017年科技部發布的《“十三五”先進制造技術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我國將大力推動面向45-28-14納米集成電路的工藝發展,重點研發300mm硅片(即12英寸外延片)。以滬硅產業IPO發布的招股書為例,該公司在2020年就計劃新建“集成電路制造用300mm硅片技術研發與產業化二期項目”,將新增12英寸外延片產能15萬片/月,也即年產能180萬片。在此背景下,在新建產能擴張項目中卻以6英寸產品為主要擴產類型,其合理性值得拷問。
不僅如此,根據招股書第123頁,上海合晶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晶體中氧析出行為動力學模型技術”,并無專利申請與該核心技術對應,這也是上海合晶唯一一個無專利支撐、業務專利申請中的自主研發核心技術。
此外,上海有色金屬行業協會在2023年5月發布了《協會秘書長劉秋麗一行走訪上海合晶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報道,其中提到:“公司擁有外延片核心技術的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現有專利116項,其中發明專利22項。”但據招股書披露,截至2022年末公司及其子公司擁有境內外專利共計144項,包括發明專利24項,也即公司公開信息披露的、截止到2022年末的專利數量,就已經超過了2023年5月向上海有色金屬行業協會走訪介紹時報出的專利數量。
值得關注的是,揚州合晶科技有限公司是上海合晶的子公司,同時也是上海合晶位于揚州的生產基地承載主體,招股書披露揚州合晶成立于2010年9月、注冊地址為“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馬泊河路6號”,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為8753.73萬元和712.22萬元。 據招股書第111頁披露,揚州合晶原擁有坐落于揚州市施橋鎮馬泊河路6號宗地面積為52947平方米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2023年2月1日,揚州合晶與揚州市施橋鎮人民政府簽訂了《低效土地回收補償協議書》,協商由揚州市施橋鎮人民政府回收揚州合晶30.65畝土地,回收面積總計20415.65平方米,這也指向揚州合晶自2017年取得該地塊之后超過5年時間里,產生的經濟效益未能達到公司當初對揚州市經濟開發區的承諾。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