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9 08:52 | 來源:電鰻財經 | 作者:楊力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電鰻財經》注意到,11月2日,愛威科技發布了關于持股5%以上股東減持比例達到1%的提示性公告。此次權益變動后,寧波寶頂贏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數量為110萬股,持有上市公司股...
《電鰻財經》文 / 楊力
愛威科技(688067.SH)大股東減持144萬股并將繼續減持。自2021年登陸科創板以來,愛威科技的業績持續低迷,研發費用相對不足,其毛利率也在持續下降。期待隨著疫情減弱該公司的業績能迎來轉機。
股價下降 大股東仍減持
11月8日,愛威科技發布公告,該公司于2022年7月15日收到贛州超逸及其一致行動人寧波寶頂贏出具的《關于股份減持計劃實施進展的告知函》,截止11月7日,寧波寶頂贏在此輪減持計劃中累計減持股份數量144萬股,占該公司總股本的2.12%,此次減持計劃時間已經過半,減持計劃尚未實施完畢。
在此次減持計劃實施前,贛州超逸持有愛威科技股份306萬股,占該公司股份總數4.50%,贛州超逸的一致行動人寧波寶頂贏持有該公司股份246萬股,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3.62%,贛州超逸和寧波寶頂贏合計持有公司股份552萬股,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8.12%。上述股份均為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并在科創板上市前取得的股份,已于2022年6月16日起解除限售上市流通。
《電鰻財經》注意到,11月2日,愛威科技發布了關于持股5%以上股東減持比例達到1%的提示性公告。此次權益變動后,寧波寶頂贏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數量為110萬股,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比例減少至1.62%;其與一致行動人贛州超逸合計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數量為416萬股,持有公司股份比例減少至6.12%。
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末,贛州超逸和寧波寶頂贏分列為愛威科技的第三大和第七大股東。
事實上,上述兩大股東減持似乎并不是在好時候。從今年年初至今,愛威科技的股價跌跌不休,從今年1月12日至11月8日收盤,該公司的股價從每股29元附近降至每股21元附近。而股價的持續下降與該公司的經營業績有直接關系。
研發投入相對不足 毛利率跌跌不休
年報顯示,愛威科技所處大行業為醫療器械行業,細分行業為體外診斷行業,主要涉及其中的尿液、糞便、體液、生殖道分泌物、血液檢驗等領域。
2021年,愛威科技有2.06億元的收入來自醫療器械,其中35%的收入來自儀器,51.9%的收入來自試劑,13.1%的收入來自耗材。
今年前三季度,愛威科技實現營業收入570億元,同比下降1.38%;同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前和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119億元和106億元,同比分別下降了13.16%和32.44%。
對于業績下降,愛威科技的解釋是,首先,為應對儀器產品的激烈市場競爭,公司下調了儀器產品的銷售價格,儀器產品的銷售毛利率下降;其次,受國內新冠疫情防控的影響,終端醫院就診病人標本量減少,毛利率相對較高的試劑、耗材產品營業收入僅實現同比增長176.17萬元,增幅僅1.78%,試劑耗材的營業收入金額和增長比率均未達預期。上述兩個主要因素導致公司整體毛利率降低以及凈利潤出現下滑。
2021年6月份登陸科創板,愛威科技業績讓延續著2020年頹勢,從2018年至2021年,該公司的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0.25億元、0.46億元、0.26億元和0.24億元,同期增速分別為23.85%、86.53%、-42.28%和-9.14%。
事實上,在業績下滑的情況下,愛威科技的毛利率也一直處下降狀態。從2017年至2021年,愛威科技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64.04%、64.86%、67.15%、59%和58.81%。該公司上市是披露的招股書顯示,從2017年至2020年,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的綜合毛利率平均值分別為65.49%、65.07%、64.83%和69.57%,可見其毛利率與同行公司差距在擴大。
在毛利下降的同時,愛威科技過去幾年的研發費用投入基本原地踏步。從2017年2021年,愛威科技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263.53萬元、1916.49萬元、2048.12萬元、1139.02萬元和1234.9萬元,占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9.41%、12.73%、10.78%、11.71%和13.21%。
值得注意的是,愛威科技的銷售費用是其研發費用的兩倍多。從2017年2021年,愛威科技的銷售費用分別為4009.16萬元、4545.07萬元、4636.18萬元、4404.14萬元和5438.6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9.86%、30.19%、24.40%和25.82%。
事實上,在去年該公司上市時,有投資者就在投資者平臺上詢問愛威科技大量研發人才離職是否會給該公司造成不利影響?對此,愛威科技曾表示,上述已離職人員并非公司核心人員,相關崗位均有可替代人員,研發項目均正常開展,不會對公司研發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當時有業內人士指出,參與專利發明的研發人員無疑是掌握了愛威科技的核心技術,無論是何原因離職,大量人才“出走”無疑是愛威科技的重大損失。而“重銷售、輕研發”往往會讓企業失去競爭力,使企業走向下坡路。
從2021年6月登陸科創板至今,愛威科技的業績仍然疲軟,毛利率還在下降,“重營銷輕研發”的情況仍然存在。
或許是疫情的反復暫時打亂了愛威科技的發展步伐,該公司在半年報中表示,2022年上半年,國內新冠疫情有所反復,疫情防控形式依然嚴峻復雜,醫療機構的就診人數以及尿液檢測、糞便檢測、婦科檢測等相關臨床標本的檢測數量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