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7 10:47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嚴監管下,“偽私募”“亂私募”將被加速出清,私募管理人唯有不斷強化專業合規能力,交出一份持續的誠信記錄,社會認可度才會不斷提升,整個行業也將步入健康發展的新階段...
讓私募合規展業,仍是監管發力的重點。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基協)公示信息顯示,11月以來,中基協開出了10張紀律處分決定書,劍指上海韜韞投資等5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高管的違法違規行為。另據統計,今年以來被中基協注銷的違規私募機構已超過500家。
受訪的業內人士表示,嚴監管下,“偽私募”“亂私募”將被加速出清,私募管理人唯有不斷強化專業合規能力,交出一份持續的誠信記錄,社會認可度才會不斷提升,整個行業也將步入健康發展的新階段。
11月3日,中基協公布了兩則紀律處分決定書,2家私募管理人的違規行為隨之曝光。其中,上海達仁資產存在承諾保本保收益的違規事實,因此中基協決定暫停受理其私募基金產品備案6個月。上海禹閎投資則存在基金運作不規范、未及時備案私募基金產品等違規行為,因此被暫停私募基金產品備案3個月。
11月2日,中基協對3家私募開出了罰單。紀律處分決定書顯示,上海韜韞投資存在違規向投資者承諾收益、不配合協會自律核查等違規事實,中基協決定取消上海韜韞會員資格,并撤銷其管理人登記;北京至樸投資也因公司人員和場地不符合登記要求、不配合協會自律核查等違規行為,被取消會員資格,并撤銷管理人登記;福建省未然資產則因不配合安徽證監局現場調查工作、未如實填報產品備案信息等違規行為,被取消會員資格。
嚴監管不僅讓私募違規行為無處遁形,很多“偽私募”“亂私募”也被加速出清。中基協數據顯示,截至11月3日,2442家私募機構因違規行為被中基協注銷。從年度注銷數據來看,2018年至2021年被中基協注銷的私募機構數量分別為90家、516家、608家和593家。截至11月3日,今年以來被中基協注銷的私募機構數量達552家。
“過去私募行業魚龍混雜,一部分機構頂著私募的牌子從事P2P、民間借貸等非私募業務。近年來,監管方面將大部分不務正業的私募管理人的牌照注銷,同時進一步明確異常經營機構的情形,明顯提升了出清劣幣的效率,降低了風險事件發生的概率,促進私募行業逐步走向專業化、規范化。”滬上某私募研究員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不僅監管層對“市場劣幣”零容忍,越來越多的私募管理人也在主動加強合規建設。比如,百億級量化私募衍復投資正在招聘基金合規運營專員,要求應聘者理解基金產品全生命周期各個環節的運營要點,對潛在風險具有獨立判斷力。寬德投資也在招募量化交易風險管理員,希望能夠管理交易的風險指標與合規指標。紫閣投資董事長王歡透露,雖然紫閣投資是一家新銳私募,但公司從一開始就把合規穩健經營放在重要位置,設置專人負責風控合規工作,并在系統上予以支持。
除了嚴把合規生命線,越來越多的私募管理人還在持續構建長遠發展的能力,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滬上某百億級私募總經理透露:“對于資管機構來說,策略、人才、運營、品牌、服務各個環節都很重要。因此,我們今年以來在品牌方面招募了專業人才,中后臺運營方面也在不斷增加人手,補上短板。”
“隨著私募行業的不斷發展,頭部私募將逐步向大型資產管理公司靠攏。未來,業績不再是唯一的勝負手,在合規運營、品牌建設、人才儲備、策略迭代等方面都做得出色,方能成為最后的贏家。”私募排排網旗下融智投資FOF基金經理胡泊表示。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