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2 18:40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新能源車和汽車產業鏈是汽車產業復蘇背景下的確定性賽道。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十八世紀中葉第一次工業革命、十九世紀中葉第二次工業革命以來,世界強國的興衰史一再證明,沒有強大的制造業,就沒有國家和民族的強盛。
????????新中國成立后,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制造業持續快速發展,建成了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推動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顯著增強綜合國力。中國制造基礎是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其中部分具有比較優勢的行業更是收獲了全產業鏈條的利潤。
????????然而,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中國工業制造業仍然存在大而不強的問題。尤其是多起“卡脖子”事件的發生,更對中國工業制造在自主創新能力、資源利用效率、產業結構水平、智能交互能力等方面敲響了警鐘,自主可控、轉型升級的任務緊急而艱巨。
????????所以,今年一系列重要政策的出臺,也可以充分看到國家大力實現工業制造業突破的決心,畢竟,制造業是中國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力量。然而,制造業門類多樣,如果站在投資的角度,哪些領域是更具投資價值的賽道呢?
????????爆發性賽道
????????光伏、風能是碳中和背景下的爆發性賽道。
????????光伏、風能就是能源的革命,光伏的度電成本低于石化能源后,光伏產業必然蓬勃發展,風電在國補退坡之后,各省的省補政策開始接上。光伏和風能是中國擺脫原油依賴的關鍵手段,因為大國要崛起,能源必須獨立,對于我國來說,首先就是要擺脫對石油的依賴。
????????“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是當前中國發展的主線之一。中央對碳減排相關工作高度重視,清潔能源發電和新能源汽車等行業長期發展前景向好。在2021年的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將“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列為重點工作之一。
????????隨著環境問題愈發受到重視,“碳中和”已經成為眾多國家和地區的政策目標之一。使用綠色電能替代化石燃料是實現“碳中和”的有效途徑,已經被眾多國家采用。
????????主要思路是以電能替代熱能、機械能,包括用能端和供能端的措施。在用能端使用電力設備替換熱機與燃氣設施做功,在供能端使用清潔能源發電替換化石燃料供能。
????????考慮我國實際國情,風電、光伏、核電和水電是主流清潔能源發電形式,而新能源汽車是用能端電能替代的重要形式。兩相結合,對于交通等重要應用領域用能全過程清潔化具有重要意義。
????????基于我國能源政策與產業發展情況,預計發電裝機結構將持續優化。東興證券研究所預計,暫不考慮進一步超預期的因素,2021年中國大陸將分別新增風電并網30GW、光伏并網43GW;到2030年底,中國大陸風電與光伏的合計裝機容量將達到1,284GW,在電力總裝機中的占比將達到 39.7%,大幅超過 2019 年水平(合計 20.6%)。
????????到2030年,太陽能發電將占中國大陸發電裝機量22.6%(2019年為10.18%),風電發電量將占17.12%(2019年為10.45%),而火電將從2019年的59.21%下降至2030年的45.08%。
????????展望未來,技術進步、產業化水平提升等因素將持續促進風電和光伏制造環節降本提質,進一步提高新能源發電經濟性,擴大“平價”普及范圍,利好行業長久發展。
????????確定性賽道
????????新能源車和汽車產業鏈是汽車產業復蘇背景下的確定性賽道。
????????新能源車也是中國擺脫石油依賴的重要一環,且新能源車產業鏈很多關鍵公司在中國,必然也得到全面發展。任何一個行業的長遠發展,光有國家政策是沒用的,還得靠用戶需求。新能源車的關鍵點是全新的“移動生活娛樂空間”的誕生。
????????從全球范圍看,新能源汽車行業仍處于生命周期的成長期早期階段,在政策的推動和優質供給的引領下,新能源汽車需求將持續呈現出高速增長的態勢,帶動上游產業不斷發展。
????????國內市場與歐洲、美國市場成為三大增長極,國內市場正在進入2C市場主導的新階段,產品力取代補貼力度成為影響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的主要因素。
????????歐洲市場主要的驅動力是交通碳排放法案,消費側刺激政策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歐洲市場政策目標堅定,有望長期成長。
????????對于美國市場而言,拜登就任總統后就消費側刺激、基礎投資、供給側推動等領域推出相關利好政策,加之大眾、通用、豐田等知名車企的電動化戰略將美國視作重要市場并有一定產業化儲備,而根植美國的特斯拉在過去幾年發揮了新能源汽車消費理念培育的作用,因此美國市場有望迎來快速增長。
????????2020年11月,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牽頭、在工信部指導下編制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版本更新發布,詳細指出了中國燃油車的退出時間。
????????文件顯示,預計到2035年,傳統能源動力乘用車將全面轉化為混合動力,新能源汽車將成為主流,銷量占比達50%以上。也就是說,傳統燃油車將慢慢轉變為混合動力乘用車,到2035年,市面上只會出現混合動力乘用車和新能源乘用車兩種類型的車輛,而沒有混動技術的純粹的燃油汽車將全面退出我國汽車歷史舞臺。
????????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正呈現以下特征:
????????從供給端看,入市車型越來越豐富;從消費端看,隨著補貼進一步“退坡”,市場屬性進一步強化,外資品牌、合資品牌、傳統自主品牌和本土造車“新勢力”品牌之間的競爭將加劇,不同區域、不同消費購買力細分市場的熱銷車型出現一定分化。2020年,上海產特斯拉持續熱銷,對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產生一定“鲇魚效應”。
????????優質賽道
????????工程機械是產業升級趨勢下的優質賽道。
????????受疫情影響,全球很多產業也受到沖擊,工程機械行業在此大背景下也發生了變革。2020年1至9月數據顯示,歐美、日本企業的工程機械制造商銷售額出現大面積的下滑,普遍超過20%,而中國主流制造商的銷售額則普遍出現增長,整體超過20%。
????????《中國工程機械》總編、全球工程機械T50峰會組委會秘書長孫哲在2020年全球工程機械50強峰會暨中國建造科技創新大會上表示,10年前中國主流制造商的海外銷售額占比只有3%,而2019年這個數字達到了20%甚至是30%,未來中國工程機械產品在全球市場還有著更巨大的發展空間。
????????此外,中國起重機銷量在全球的占比已經達到70%;中國裝載機和混凝土設備的銷量在全球占比一直保持在65%以上。
????????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將進一步提升中國工程機械市場的空間,也會推動貫通中國本地全產業鏈體系,同時還會進一步強化中國在全球產業的地位。
????????在新增需求、存量更新和出口需求支撐下,工程機械仍是優質賽道。挖掘機行業目前經歷了兩輪較為顯著的上行周期,2008-2011年的上行周期呈現明顯的投資驅動特征, 2016年以來的本輪上行周期中,除地產投資外,基建投資并未出現明顯加速。
????????隨著挖掘機保有量的持續增長,存量替代、人工替代、環保等因素在挖掘機行業需求中起到的作用持續提升。
????????黃金賽道
????????國防軍工是建軍百年目標下的黃金賽道。
????????在2027年建軍百年奮斗目標和“十四五”規劃的推動下,先進新型武器裝備采購數量有望顯著提升,更新換代進程加快,整個軍工產業鏈有望受益。
????????在“十四五”規劃中,專門提到了2027年要確保實現的建軍百年奮斗目標:提高國防和軍隊現代化質量效益,促進國防實力和經濟實力同步提升。
????????此前曾提出在2035年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因此全新目標將時間節點進一步提前。在此目標的基礎上,“十四五”規劃中提出“加快武器裝備現代化,聚力國防科技自主創新、原始創新,加速戰略性前沿性顛覆性技術發展,加速武器裝備升級換代和智能化武器裝備發展”。
????????2020年以來,局部地區摩擦沖突不斷。當沖突出現,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將起到關鍵作用,先進武器裝備貯備是我國維護國土安全的基礎,在當下的國際形勢下,“十四五”武器裝備采購大幅提升確定性較大。
????????2021年3月5日,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出爐。根據預算草案,中國2021年的國防支出為13553.4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8%。軍費增速顯著高于GDP增速,略高于2020年6.6%的增速,顯著高于2020年2.3%的GDP增速。
????????但是,相較其他國家,我國軍費占GDP比重較低。以美國為例,我國軍費在規模和GDP占比上仍然較少。
????????2019年6月,美國眾議院通過總額達7500億美元的2020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軍費預算同比增長4.6%。其中國防部預算7180億美元,美國能源部核武器維護及其他開支預算320億美元。國防部預算中又包括5450億美元基礎國防預算、1640億美元海外應急行動預算和90億美元緊急資金預算。
????????2020年美國國防預算為我國2020年國防預算的4.2倍,我國與美國軍費的差距仍較為明顯。目前國際地緣局勢不斷緊張,全球性防務支出快速增長趨勢明顯,預計我國軍費將保持穩定增長。
????????在軍工細分領域中,核心主機廠、核心零部件(如發動機)、上游電子元器件、上游材料和國防信息化賽道都將受益。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