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5 09:39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ST吉艾所屬公司平陽吉航的債務償還安排,以及上市公司控制上海富眾期間的額外產生的2.06億元的債務情況,成為交易所關注的另一個重點。...
曾夢想坐地生財賺差價,現實卻是分文未賺還賠了本。這一幕就發生在上市公司*ST吉艾身上。近日,這筆賠本買賣遭到了交易所的關注。
事情的導火線要追溯至*ST吉艾今年8月的一筆資產出售案。彼時,公司擬以1000萬元向陳芳寶、張汶冰、葉界梅(以下統稱“交易對方”)轉讓上海富眾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富眾”)100%股權。據了解,上海富眾的核心資產是一處位于上海外環以外的工業用地。
記者注意到,這筆看似交易額不大的資產轉讓交易,背后涉及兩起金額不小的債務償付。
首先,上海富眾及旗下的工業用地,是該資產原實控人2019年抵債給上市公司的資產,抵債價格為1.8億元。根據*ST吉艾的最新公告,上海富眾最近一年一期未實現收入,截至2022年6月末經審計的凈資產為-1.72億元,評估值為-6395萬元,目前全部資產的評估值合計為1.46億元,較前次抵債時出現不小幅度的縮水。
一個更重要的細節是,*ST吉艾2019年控制上海富眾后,上海富眾不僅沒給公司帶來收入,反倒給上市公司所屬子公司帶來了高達2.06億元的新增債務。而本次*ST吉艾甘愿低價出售該資產的背后原因是,交易對方將通過指定第三方上海富華,以向上海富眾借款的方式代其向上市公司旗下的平陽吉航償還1.62億元。根據交易安排,上述部分債務償還后,平陽吉航將豁免剩余約4400萬元的債務。
然而,早在2019年上述資產完成交割時,上市公司曾表示,該工業用地屬優質資產,且潛在意向買家較多,獲取該資產的目的是后續處置賺取差價,并非長期持有。但現實是,該資產不僅沒有實現增值,反倒給上市公司帶來了巨額負債,如今,公司不得不將該資產草草處理,從而收回該資產對上市公司的欠款。
為何2019年入手的工業用地,直至3年后才予以處置?標的資產1.46億元的最新評估價,是否存在低估?上市公司控制上海富眾期間的債務又是從何而來?豁免剩余債務是否損害上市公司利益?日前,深交所向*ST吉艾下發了關注函,連環追問將該筆交易的諸多疑點暴露出來。
公開信息顯示,*ST吉艾已連續三年凈利潤為負,近三年的營業收入也是逐年下降。但即便如此,公司也未選擇在2019年或2020年將上述資產出售,且該資產也未給公司在經營層面帶來收益。對此,深交所要求上市公司結合2019年以來的經營情況、業務模式、相關土地資產的處置計劃及實際執行情況,說明持有上海富眾相關工業用地資產超過3年才予以處置的原因及商業合理性。
*ST吉艾所屬公司平陽吉航的債務償還安排,以及上市公司控制上海富眾期間的額外產生的2.06億元的債務情況,成為交易所關注的另一個重點。對此,交易所要求上市公司詳細說明平陽吉航對上海富眾相關債權的形成原因,并結合上述情況說明本次交易中平陽吉航豁免上海富眾剩余債務的原因及商業合理性,是否損害上市公司利益。
對于上海富眾兩次評估價值的較大差異,交易所要求公司結合上海地區可比工業用地資產交易價格等,說明本次交易與前次股權抵債時相關工業用地資產評估的具體過程、選取參數及確定依據、評估結論,是否存在較大差異及原因,前次評估作價是否存在高估情形,本次評估的結論是否合理、審慎、是否存在低估情形等。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