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5 15:18 | 來源:證券日報網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復雜的管理層局面下,獨立董事杜民、黃華敏、張伏波表示,無法保證半年度報告的真實、準確、完整,也不排除公司存在不能在法定期限內披露半年度報告的風險。...
一季報尚在“難產”之中,8月24日,*ST海倫又發布風險提示性公告稱,公司原定于8月29日披露的《2022年半年度報告》或將無法在法定期限內披露。
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王智斌律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市公司不能如期出具中報,屬于信息披露違規。不過,中報發布有明確的‘窗口期’,如果公司在該期限屆滿之前披露不能如期發布的風險,按照現有的法律規則,投資者很難從信息披露角度提起索賠訴訟。”
“雙董事會”各執一詞
在*ST海倫發布的《關于預計無法在法定期限內披露定期報告的風險提示性公告》中,《2022年半年度報告》能否如期披露,卻出現了兩種說法。
董事金詩瑋、薄曉明、董戴、童小民方面表示,董監事金詩瑋、薄曉明、董戴、童小民、李雨華、陳悠無法及時、準確、完整地了解公司日常經營情況和財務情況,對半年度報告的真實、準確和完整性存疑,該等董監事基于對公司負責、對投資者負責、對自身職責操守負責的態度,將可能對半年度報告投反對票、棄權票,公司存在過半數董事對半年度報告無法保真的可能性,并對公司能否按期披露2022半年度報告產生重大影響,公司可能存在無法在法定期限截止之日前披露《2022年半年度報告》的風險。
而董事馬超、鄧浩杰方面則表示,“目前半年報編制過程正常進行,且金詩瑋等人可以即時了解到財務報告的編制情況、以及進度,全體董監事均可以及時、暢通地了解公司情況。我們認為如果金詩瑋等人能夠以公司大局為重,不要將半年報作為其爭奪控制權的籌碼,忠實于公司及全體股東,勤勉盡責,我們相信半年報應該可以正常披露。”
馬超、鄧浩杰方面還稱,8月22日,向全體董事監事發送了更新后的半年度財務報表及附注供董事提前審核,于8月23日將半年報全文發送至全體董監事。
公司董事之間的說辭截然相反,這與公司同時存在現實控人金詩瑋及前實控人丁劍平臨時監管小組“兩套管理班子”不無關系。2021年年報顯示,2021年10月9日以來,公司董事會及監事會無法有效運行。公司未經股東大會允許宣稱自行成立臨時監管小組,和公司第五屆董事會形成“雙董事會”局面,公司部分董事、監事權利行使受到影響,董事會、監事會形同虛設。
“公司失控帶來的后果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公司財務狀況不明的情況下,客觀上會影響公司如期出具定期報告;另一方面,即便公司能夠出具定期報告,涉及年報時,審計機構也很可能因無法取得審計證據而無法表示意見,如果公司年報連續兩年未獲審計師認可的,將會觸發退市風險。”王智斌說道。
8月24日的風險提示性公告顯示,董事會會議擬定于8月28日召開,審議《2022年半年度報告》。
在復雜的管理層局面下,獨立董事杜民、黃華敏、張伏波表示,無法保證半年度報告的真實、準確、完整,也不排除公司存在不能在法定期限內披露半年度報告的風險。
新舊實控人紛爭不斷
記者注意到,定期報告可能無法在法定期限內披露的背后,是上市公司新舊實控人之間的控制權之爭。
據了解,2020年,*ST海倫控制權發生變更,中天澤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天澤集團)成為*ST海倫的新控股股東,金詩瑋成為新實控人。不過,自2021年4月份定增計劃“泡湯”后,原控股股東江蘇機電、原實控人丁劍平與新控股股東中天澤集團的合作關系開始破裂,新舊東家的控制權爭奪戰一觸即發。在針對上市公司控制權展開多項訴訟后,2021年10月份,雙方甚至出現了“搶公章”現象。彼時,丁劍平方面成立了臨時監管小組,禁止金詩瑋、薄曉明、董戴、童小民等人以董事、監事身份履職。
而自2021年以來,*ST海倫定期報告即出現延期和難產問題,2021年年報未能在預約日期披露,延期至4月28日才正式披露。而原定于4月29日披露的第一季度報告,至今仍未披露。
公告顯示,4月29日,在召開董事會會議審議《2022年第一季度報告》時,董事長金詩瑋、副董事長薄曉明、副董事長董戴、董事童小民,以及獨立董事黃華敏、張伏波、杜民在內的7位董事投棄權票,棄權票占董事會總人數的77.78%,《2022年第一季度報告》因此未能審議通過。
《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規定,上市公司應當在每個會計年度的前三個月、前九個月結束后的一個月內披露季度報告。前述風險提示性公告顯示,“難產”逾3月的第一季度報將于8月28日董事會會議上進行審議。
在王智斌看來,未按時披露定期報告的,可能會招致監管部門的行政監管、行政處罰,如果逾期兩個月仍未能發布的,還會產生暫停上市乃至退市的風險。
透鏡公司研究創始人況玉清也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對于投資者來說,上市公司未能在法定期限截止之日前披露定期報告甚至逾期發布定期報告,投資者就不能及時知悉公司生產經營和財務狀況,可能因此產生投資決策誤判。公司治理體系的崩潰,造成的影響可能不僅僅只是定期報告無法及時披露,甚至生產經營能否正常進行都存在問題,也會進一步加劇公司的經營危機。”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也向記者表示,*ST海倫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僅僅是半年度報告能否如期披露,而是盡快解決目前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減少對公司生產經營的影響。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