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5 14:22 | 來源:金融界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對于資本市場而言,最看重的不過兩點:一是確定性,二是預期性,通俗來說,就是企業自身的實力與發展潛力。
廣東安達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達智能,688125.SH)正式登陸科創板掛牌上市。
自去年6月申報招股書以來,安達智能用不到一年時間便成功登陸資本市場,順利且高效的上市進程背后,是科創板對安達智能企業實力與價值的認可。此次順利上市,安達智能將成為廣東省東莞市首家在科創板上市的智能裝備企業,也將是A股首家專業從事流體控制設備研發和生產的上市公司。
重投研發打造核心競爭力 技術創新實力獲國家認證
對于資本市場而言,最看重的不過兩點:一是確定性,二是預期性,通俗來說,就是企業自身的實力與發展潛力。
作為一家自動化設備生產商,安達智能主要從事流體控制設備、等離子設備、固化及組裝設備等智能制造裝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產品廣泛運用于消費電子、汽車電子、新能源、智能家居和半導體等多領域電子產品的智能生產制造,是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自動化、智能化和高效化生產的關鍵核心裝備,而安達智能本身,也是國家認證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眾所周知,“專精特新”的靈魂是創新,而創新,向來離不開研發。自2008年成立起,安達智能就始終將研發放在企業發展的優先地位,多年來一直加大研發投入。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上半年,安達智能的研發費用分別為 3984.57萬元、4833.43 萬元和2370.29 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0.98%、9.54%和 10%,明顯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的研發費用率平均值。
制圖: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數據來源:安達智能招股書
在長期持續的研發投入下,安達智能積累了包括流體力學、材料學、光學、圖像處理、視覺算法、運動控制在內的多種底層技術,覆蓋了更多工序環節,實現了產品的縱向延伸。
2009年,安達智能成功研發出了公司第一臺選擇性涂覆機;2010年,其成功研發“國內首款全自動多功能高速點膠機”并開始步入高端流體控制設備領域;2013年,其再次突破技術邊界,基于對等離子技術的布局,成功研發出等離子清洗機,從而向TP觸摸屏生產工序進一步延伸;2021年,安達智能基于多年對智能組裝設備的技術沉淀,成功完成ADA智能組裝設備的研發,加深了其對FATP段組裝工序的覆蓋,進一步推動智能制造產業升級。
經過多年的研發沉淀與技術積累,截至2022年2月17日,安達智能已擁有156項專利技術,其中發明專利18項、實用新型專利127項、外觀設計11項,此外還擁有23項軟件著作權。同時,安達智能已具備包括高精度點膠在內的7項核心技術,并形成了核心零部件研發、運動算法和整機結構設計三大核心技術領域布局。
行業領先地位持續鞏固 智能裝備市場將迎需求大爆發
在研發與技術創新的核心競爭優勢下,安達智能不僅實現了對蘋果產業鏈的深度覆蓋,還與包括歌爾股份、廣達、比亞迪和立訊精密等在內的一系列全球頭部電子信息產業客戶達成了穩定且深度的合作關系,目前已在全球高端制造領域實現了較高的市場份額,奠定了領先的行業地位。
根據招股書,2019到2021年,安達智能營業收入分別為3.63億元、5.07億元、6.28億元,年均增長率為20.05%;歸屬于上市公司凈利潤分別為0.63億元、1.33億元、1.53億元,年均增長率達34.42%。
制圖: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數據來源:安達智能招股書
毛利率方面,安達智能也始終維持較高水平,2019-2021年上半年,安達智能綜合毛利率分別為68.06%、68.21%和60.93%,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68.09%、68.25%和60.92%,在同行業可比公司中排名最高,充分體現了其強大的盈利能力。
制圖: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數據來源:安達智能招股書
當前,我國智能制造裝備產業正處于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6—2020 年)》曾提出,2025 年前,要推進智能制造實施“兩步走”戰略:第一步,到 2020 年,智能制造發展基礎和支撐能力明顯增強,傳統制造業重點領域基本實現數字化制造,有條件、有基礎的重點產業智能轉型取得明顯進展;第二步,到 2025 年,智能制造支撐體系基本建立,重點產業初步實現智能轉型。這意味著,未來幾年,智能裝備生產企業迎來更多的市場機會。
從行業前景來看,智能制造已然成為全國范圍內的大勢所趨,中商產業研究院預計,2022年我國智能制造裝備市場規模將超2.6萬億元。而在中國智能裝備市場的崛起之下,安達智能也在不斷加速技術與產品的迭代升級。
核心技術方面,安達智能披露,未來將重點在新技術領域方面拓展,主要圍繞半導體組裝所需設備的相關技術進行技術積累,通過開展IC分選機、ASHER去膠機等重大研發項目,實現在半導體領域的技術突破和積累。
產品方面,安達智能將對智能制造裝備的機架結構進行標準化設計、對設備關鍵零部件進行可拆卸的模塊化獨立驅動設計,使得同一智能制造裝備可通過加載不同功能的關鍵零部件。未來,基于物聯網等通訊手段對生產數據進行實時收集,并通過自主研發的生產線管理系統、結合數字孿生等數據手段,實現對生產線的離線排產、離線編程等智能化管理。
隨著此次科創板上市的完成,安達智能也將獲得更有力的資金、資本與資源支持,精細化深耕核心技術與產品。可以預見,未來,自主研發能力突出、技術創新實力強大、市場份額與行業地位領先的安達智能,不僅有望在行業與市場環境的利好下實現業績的進一步突破,更重要的是,憑借自身不斷更新的發展規劃,為智能制造產業升級提供新的思路。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