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9 11:30 | 來源:藍科技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這里擁有著京杭大運河、燕南古長城等世界文化遺產;聞名遐邇的勝芳古鎮、宋遼古戰道等人文古跡;還有景泰藍制作技藝、固安柳編等22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藍科技綜述】這里擁有著京杭大運河、燕南古長城等世界文化遺產;聞名遐邇的勝芳古鎮、宋遼古戰道等人文古跡;還有景泰藍制作技藝、固安柳編等22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廣陽百寶嵌、永清核雕等99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廊坊文脈綿長,底蘊深厚,是京畿文化、運河文化、長城文化、宋遼文化的交匯之地。
在國家大力扶持及推動城鄉文化和旅游發展的政策下,地處京津走廊上的廊坊市深度整合資源,堅持文化為魂、生態為本、旅游為體,將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旅游產業充分融合應用形成全新旅游業態,通過數字化、可視化、智能化技術手段對物質和非物質文化資源進行開發、呈現和傳播。
數字化景區,為文旅復蘇注入強心劑
基于2021年前三季度數據,全國旅游人數預計達39.15億人次,旅游收入將達到3.31萬億元,同比分別上升36%和48%,分別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65%和58%。綜合考慮宏觀經濟、疫情影響和市場因素,預計2022年國內旅游人數39.80億人次,國內旅游收入3.81萬億元。
文旅產業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領域,也是現代服務業中重要的消費市場。為了謀求發展與生存,廊坊市積極探索轉型升級,以數字文旅融合科技創新,用全新模式激活潛力市場。具體方法為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實現一鍵“云”游廊坊,以文化賦能引領文旅風尚新趨勢。
據了解,2021年廊坊市在國家大力扶持及推動城鄉文化和旅游發展的政策下,深度整合資源,精心打造并推出八大文旅精品線路:“文化傳承研學游”“康養文化體驗游”“新興業態觀摩游”“燕京造辦尋藝游”“運河通航聯動游”“京郊影視劇創游”“農旅休閑益健游”“洼淀文化休閑游”八條特色主題旅游精品線路,涵蓋京銳景泰藍、京作紅木家具、核雕、風箏、北運河、洼淀諸多人文亮點,推動文旅產業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
業態多樣化,打造文旅場景化構建
“文化自信”是2021年的關鍵詞。百度指數顯示,國潮在過去10年關注度上漲528%。而廊坊也抓住了國潮IP,燕京造辦尋藝游路線包括金鑰匙家居、美銀花絲廠、京銳景泰藍體驗中心、金漆宮、京作紅木家具、葫蘆藝術小鎮、永清核雕小鎮,體驗“皇城古技,燕京八絕”,給自己牢牢貼上了文化標簽。
打造廊坊市旅游名片,也在于挖掘核心文化內涵,并將其轉化為“沉浸式互動體驗型”文旅消費產品。以文化傳承研學游為例,包括金豐農科園——南漢宮廷“憶述”小鎮——壹佰劇院文化綜合體——御龍河公園——第什里風箏小鎮,此線路涉及科普研學、特色小鎮、文化創意、生態公園等,充分滿足深度體驗當地文化生活的根本需求。
智慧文旅也是廊坊重要的落地場景之一,新興業態觀摩游包括廊坊城市規劃展示館、廊坊國際會展中心、京津冀大數據創新應用中心、絲綢之路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廊坊臨空經濟區,線路全面展示未來廊坊城市發展規劃和正在推進建設的臨空經濟區,引領“新消費、新業態、新經濟”快速發展。
全過程服務,2022年文旅呈大好之勢
“十三五”時期,廊坊市文旅融合步伐加快,文旅產業發展創新突破。全市入庫文旅重點項目170多個,計劃總投資2640多億元;在全國率先把“鄉村旅游”與“創客”融合,開啟鄉村旅游創客發展新紀元;積極推動京津冀文旅領域協同發展,加快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持續為百姓幸福“加碼”。
2022年,廊坊市將繼續深耕文化沃土,打造旅游品牌,突出北中南三大片區的區域性發展引領,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全過程服務要貫穿游客“游前”、“游中”、“游后”服務閉環,使游客獲得多樣化、個性化的服務體驗,提升游客的互動感和參與感。
文旅市場總體而言還是呈現一片大好之勢,廊坊市聚焦文旅新趨勢,運用全新思維,開拓創新模式,激發區域潛能,并不斷開拓文旅模式,是探索出能適應大眾個性化的文旅需求、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關鍵,也為持續做大做強全市文化旅游產業明確了任務表和路線圖。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