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0 10:14 |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奧精醫療是一家主營礦化膠原人工骨修復產品的公司。
????????奧精醫療董事長胡剛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17年來公司一直專注于人工骨修復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產品已覆蓋骨科、口腔和神經外科,在國內已應用于四百多家醫院,臨床使用超過百萬例。公司將持續推動在研產品上市,優化收入和利潤結構。同時,大力做好市場推廣工作,有效拓展國內市場,建立海外營銷網絡,為實現全球化戰略夯實基礎。
????????專注攻克人工骨修復難題
????????奧精醫療是一家主營礦化膠原人工骨修復產品的公司。2011年,公司研制出成分和結構均與天然人體骨組織高度相似的礦化膠原仿生骨材料,率先在國際上完成了技術產業化和臨床轉化工作,并建立起具有完整知識產權的體外仿生礦化技術平臺。
????????胡剛介紹,公司成立之初就專注于人工骨修復材料領域。公司產品的原創技術來自于清華大學崔福齋教授的研發團隊,該團隊在數十年的科研工作中接觸到了眾多因各種原因導致骨缺損進而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的病例,遂萌發了研發高性能再生醫學材料、解除患者病痛的想法。
????????胡剛稱,人工骨修復材料先后出現了硫酸鈣、丙烯酸類樹脂、磷酸鈣、生物玻璃、膠原/羥基磷灰石共混、仿生礦化膠原等,整體發展趨勢呈現出從單一到復合、從簡單到復雜,并逐漸向仿生方向發展的特點,主流方向是與人體天然骨相似的仿生復合材料。而在當時,“礦化膠原仿生人工骨技術”是世界性難題。
????????依托體外仿生礦化技術平臺,自2011年起,奧精醫療針對骨科、口腔和整形外科、神經外科臨床需求的礦化膠原人工骨修復產品陸續上市。2011年,公司推出骨科產品“骼金”,2014年進一步推出口腔和整形外科產品“齒貝”以及神經外科產品“顱瑞”,三大產品均獲得了國家藥監局頒發的三類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
????????2015年7月,奧精醫療針對美國市場推出的礦化膠原人工骨修復產品“BonGold”獲得美國FDA 510(k)市場準入許可,這是目前國內唯一取得該項準入許可的人工骨修復材料,并于2018年開始在美國市場銷售。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骨科、神經外科、口腔疾病發病率持續攀升,人民群眾對醫療健康的需求也不斷提高,骨修復材料市場規模隨之增長。據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的研究報告,我國每年因事故或骨科疾病造成骨缺損或功能障礙的患者超過600萬人。目前,奧精醫療三大產品已應用于包括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天壇醫院等國內知名三甲醫院在內的四百多家醫院,臨床使用超過百萬例。
????????在研項目具有較大臨床需求
????????作為一家研發驅動的高新技術企業,2017年-2020年,奧精醫療研發費用占比平均達到10%以上。2021年,公司新獲得授權專利8項,其中發明專利7項。截至目前,公司共擁有55項授權專利。其中,發明專利44項,實用新型專利11項,在申請發明專利16項,在研項目多達十余項。
????????在研項目中,礦化膠原/聚酯人工骨項目和膠原蛋白海綿項目進展最快。胡剛介紹,礦化膠原/聚酯人工骨是具有特定機械強度和降解特性的新型骨修復材料,可以為臨床骨缺損再生修復提供更豐富的產品選擇;膠原蛋白海綿是臨床重要的高端可吸收止血、防粘連材料,也是軟組織缺損殘腔填充和再生修復的有效支架材料。此外,膠原蛋白本身是人體內含量最豐富的蛋白質,因此還可以作為眾多再生醫學材料研發的重要原材料。
????????胡剛介紹,公司的膠原礦化人工骨在骨修復領域技術路徑領先,隨著行業快速發展其有望迅速成長,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另外,我國的口腔和神經外科高值耗材領域均起步較晚,發展空間廣闊。在口腔領域,口腔科骨植入材料行業的市場份額長期被進口產品所占據,優質的國產品牌有望以較高的性價比優勢逐步提高市場份額。在神經外科領域,公司的骨修復材料針對顱骨小缺損進行專門設計,填補了這一領域長期匱乏的臨床需求。
????????在胡剛看來,公司圍繞骨科、口腔和整形外科、神經外科三大領域的各類植骨需求已經構建了手術植骨全面解決方案,既覆蓋常規的骨缺損修復,又有針對椎體爆裂性骨折等復雜骨折的骨缺損修復以及良性骨腫瘤刮除后的較大面積植骨修復等。
????????展望未來,胡剛表示,目前針對人體組織缺損的治療涉及多種不同組織的再生修復,還有很多未被滿足的臨床需要。國內臨床可選的相關成熟產品還很少,國產高端再生醫學材料產品更是屈指可數,由此催生了公司對其他組織再生修復材料的探索和產品研發,這是公司向高端再生醫學領域全面邁進的重要戰略選擇。
????????胡剛稱,奧精醫療一直以來圍繞礦化膠原人工骨修復材料的相關領域進行研究和開發,儲備了膠原蛋白海綿、膠原貼敷料、口腔引導組織再生膜、人工硬腦(脊)膜、神經管鞘、人工皮膚、顱骨修復定制體等在研項目。這些項目均為具有較大臨床需求的高端再生醫學產品,也是國家重點支持發展的領域。
????????日前,工信部等十部門聯合發布的《“十四五”醫療裝備產業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要“發展生物活性復合材料、人工神經、仿生皮膚組織、人體組織體外培養、器官修復和補償等。推動先進材料、3D打印等技術應用,提升植介入器械生物相容性及性能水平”。奧精醫療的現有產品及在研產品與上述領域的若干發展方向高度契合,既涵蓋了“生物活性復合材料、人工神經、仿生皮膚組織”,又是“人體組織體外培養、器官修復和補償”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架材料。胡剛表示,公司的產品和研發方向與《“十四五”醫療裝備產業發展規劃》高度一致。
????????全方位提升綜合競爭實力
????????在胡剛看來,2021年對公司來說是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的一年。2021年5月21日,奧精醫療正式登陸科創板;2021年11月,奧精醫療榮獲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稱號。
????????上市以來,奧精醫療業績穩步增長。2021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9123.4萬元,同比增長119.13%;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371.76%,達4728.48萬元。2021年三季報顯示,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51.36%,達1.55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83.98%,達8501.2萬元。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4.8%、4.26%,達6351.93萬元、3772.72萬元。
????????公司發布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業務增長主要集中在骨科、口腔科、神經外科。其中,口腔業務同比增長83.01%,骨科業務同比增長62.50%,神經外科業務同比增長18.79%。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預計,2023年,我國骨修復材料行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96.9億元。其中,骨科市場規模為53.4億元,口腔科市場規模為26億元,神經外科市場規模為17.5億元。
????????“登陸資本市場為奧精醫療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眾多優秀的投資機構成為我們的戰略投資者,為公司長期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胡剛表示,基于此,在國家政策大力扶持以及消費需求升級的大趨勢下,奧精醫療將面臨重要發展機遇。
????????“在取得成就的同時,我們仍然面臨著諸多挑戰與不確定性。”胡剛表示,一方面,與醫療器械行業的國內外大型企業相比,奧精醫療的經營規模相對較小,產品品種相對單一;另一方面,當前一批新興的國內企業正以各自的核心優勢為發力點,不斷推出新的理念、新的產品,公司面臨的是一個競爭不斷加劇的市場環境。
????????為此,胡剛表示,未來公司將在研發、產品、市場和管理等方面全方位提升綜合競爭實力。
????????在研發和產品方面,胡剛表示,公司將不斷加強高科技研發,持續推動在研產品上市,在產品品種、產品應用科室等方面持續豐富,優化收入和利潤結構。
????????在市場推廣方面,胡剛稱,公司將通過下沉市場的開拓、現有終端醫院的增量開發、學術推廣和醫生教育等方式,有效拓展國內市場,提升奧精醫療品牌知名度;同時,將建立海外營銷網絡,樹立良好的國際化品牌形象,為實現全球化戰略夯實基礎。
????????胡剛表示,公司還將持續完善內部架構,著力實現數字化轉型,提升供應鏈管理能力。正在建設中的奧精國際健康科技產業園投產后,與現有的產業基地形成合理的區位分工,將使得奧精醫療擁有面向海外的穩定生產場地。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