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3 10:59 | 來源:證券日報網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財務數據顯示,2015年上市以來,五洋停車營收增長穩健,尤其是2018年,公司業績上升明顯,營收突破10億元大關,凈利潤破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2.80%、68.88%。...
12月4日五洋停車實控人侯友夫、蔡敏宣布擬合計減持公司股份不超3%,21日,公司便發布最新進展稱,侯友夫已于17日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1174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1.05%。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8年起,五洋停車實控人就開始頻頻減持,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質疑實控人持續不斷的減持意味著對企業沒有持股信心,而五洋停車則回應稱:“股東減持股份屬于個人行為,目前公司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項,生產經營正常。公司將一如既往規范運作,做大做強主營業務。”
記者獲悉,于2015年登陸資本市場的五洋停車,主要從事散料搬運自動化解決方案及智能裝備制造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公司“智能制造”和“投資運營”雙輪驅動,全產業布局智慧停車市場。公司實控人為蔡敏、侯友夫、壽招愛,其中,蔡敏系侯友夫配偶,壽招愛系侯友夫母親。
財務數據顯示,2015年上市以來,五洋停車營收增長穩健,尤其是2018年,公司業績上升明顯,營收突破10億元大關,凈利潤破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2.80%、68.88%。
然而凈利潤大幅增長的同時,公司實控人的減持步伐也逐步加快。2018年6月1日至2019年12月18日期間,蔡敏、侯友夫、壽招愛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方式,累計減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3578.1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減持套現金額達1.57億元。2019年12月19日至12月27日期間,蔡敏、侯友夫再次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合計1181.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1.65%,減持套現金額達5826.79萬元。
2020年、2021年前三季度,受疫情及鋼材等原料價格上漲影響,五洋停車盈利空間被壓縮,凈利潤分別同比下滑4.49%、39.76%。在此期間,公司實控人減持步伐也戛然而止。
直至今年12月份,侯友夫、蔡敏再次啟動減持計劃,擬合計減持不超過3400萬股,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3%。目前,該減持計劃已完成三分之一,蔡敏、侯友夫、壽招愛三者分別持有上市公司股份8.92%、7.08%、4.64%,合計控制公司20.64%股份,仍為公司實控人。而近四年間,其合計減持套現金額已超2億元。
從股價表現來看,截至22日收盤,五洋停車股票報3.79元/股,下跌1.81%;據同花順區間統計,今年以來,五洋停車股價累計跌幅已達15.19%。股價持續低迷及實控人的頻頻減持,引發了眾多投資者的質疑和不滿。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實控人不斷減持會釋放實控人套現離場,對上市公司業績不看好的信號,同時也會讓投資人對公司經營情況、財務狀況產生懷疑,對于公司經營信譽也會有一定的影響。”
從行業角度看,五洋停車所處的智慧停車市場近幾年發展迅猛,隨著城市管理水平提升,智慧停車管理需求逐步激增。據銳觀咨詢數據,我國停車收費的靜態市場空間高達5000億元,2021年停車市場整體規模達到萬億元。
“國內立體車位投放方面尚有提升空間,因為停車位主要的痛點在于城市擁堵,需要利用有限的空間,來增加停車位。”在盤和林看來,未來市場需求將平穩遞增,每年的增速在10%-20%之間。隨著車輛的進一步增加,預期這種態勢還會延續很長時間。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智慧停車玩家眾多,包括傳統停車管理公司、創業型公司、互聯網巨頭和安防公司。有業內分析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目前,國內智慧停車市場主要以智能停車設備商、智慧停車解決方案提供商、互聯網停車運營企業為主,未來隨著智慧停車行業不斷發展,市場集中度有望得到進一步提升。這意味著智慧停車行業整合趨勢仍將持續,強資源、強運營、強商務的大企業有望脫穎而出。”
而談及五洋停車所處的行業梯隊及未來前景,盤和林向記者分析:五洋的智能機械停車業務營收占比超六成,從技術實力及市場體量看,公司處于行業中游水平,由于城市越來越擁擠,智慧停車、立體停車需求是存在的,但是這個領域進入的企業非常多,行業已經進入了紅海競爭階段。未來該領域需求總量仍然會有較大的提升,但是分到每一家企業碗里的量不會太多。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