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7 14:46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俠名 | [快評]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年關將近,12月的資本市場上重頭新股已所剩無幾。本月稱得上是“頗受矚目”的新股之一,當屬月初在港股登陸上市的網易云音樂了。畢竟作為一款月活用戶近2億的“國民級”應用,...
年關將近,12月的資本市場上重頭新股已所剩無幾。本月稱得上是“頗受矚目”的新股之一,當屬月初在港股登陸上市的網易云音樂了。畢竟作為一款月活用戶近2億的“國民級”應用,很多人都在關注它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如何。
不過,網易云音樂也未能逃脫今年互聯網中概股一片低迷的走勢,股價自開盤以來一路下行,直到今天才止跌微漲,截至12月16日收盤已跌去近四分之一,引起不少關注。值得思考的是,是應該繼續看空還是期待筑底反彈?長期來看,如何判斷網易云音樂的未來發展?
港股持續震蕩 網易云音樂股價一路走低
對網易云音樂的短線持續下挫,一種觀點認為這種走勢主要在于網易云音樂本身,持有這種立場的分析者主要從營收與虧損的角度出發,比如雖然虧損金額一直在持續收緊,但網易云音樂目前仍處于凈虧損的階段,且何時能盈利還是一個未知數。
而另一方觀點,則將個股置于大盤走勢中來分析。這倒也不奇怪,畢竟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今年港股及中概股的狀況可謂是一片慘淡。統計數據顯示,年初至目前,恒生指數下跌約13%,恒生中國企業指數下跌約22%,恒生科技跌幅接近三成,不少互聯網科技股甚至腰斬。
在這種大環境下,又碰上港股市場整體交易量萎縮的情況。有深圳基金經理就分析,整體而言,2021年的全球投資市場享受的是宏觀流動性的相對寬裕,但是在港股市場,交易量卻出現了逆勢變化,“這可以說是港股市場持續下跌帶來的影響,但是背后也有全球投資者對于港股市場投資策略新的變化。”
公允地說,在這種市場情緒本就悲觀的背景下,個股所面臨的不利因素也都會被放大。近期,市場又遇到兩個突發的“黑天鵝”事件。首先,疫情再次出現的新變化再次引發了全球市場的波動,自南非科學家11月25日檢測到一個新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奧密克戎”(Omicron)后,亞太股市就出現急跌,歐美股市也接連下挫,這種不確定性對市場情緒影響很大。
第二,近期有消息傳稱,字節跳動正在對其可能推出的音樂App“汽水音樂”進行內測,這款App的主體部分在今年9月左右就完成了研發,據傳其汽水音樂定位是一款面向熱愛音樂潮流的年輕人的音樂平臺,在整體風格上與字節跳動在海外的音樂App“Resso”較為接近。雖然從目前行業內的分析來看,短視頻平臺與在線音樂平臺依然處于差異化競爭的狀態,兩者賽道不同,但仍然有部分聲音認為長期來看這可能會對現有的在線音樂平臺產品造成沖擊。這可能帶來短期情緒面的影響。
幾番不利因素疊加下來,半年前遞交聆訊的網易云音樂,面對今天的市場,股價想不跌恐怕有點難。
回歸價值本身,網易云音樂值得長期看好嗎?
要搞清楚一支股票是否值得投資,我們還是要回歸事情的本質,先搞清楚我們要投資的東西是什么。
股票投資有兩大流派:技術投資和價值投資。前者研究K線走勢揭示的規律,從圖形波動中獲利;后者研究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價值,從企業盈利中獲利。當然,強調時間與耐心不意味著你在買入一支股票后就棄之不顧。
本杰明·格雷厄姆曾評價說,最成功的價值投資者必定具有強烈的企業調研與估值意識、充足的耐心、嚴格的自律精神、完善的敏感度分析能力、實事求是的思考態度,以及長期積累的投資經驗。很大程度上,耐心正是源于扎實的調研分析和理性的思考判斷。
那么,從價值投資的角度,網易云音樂是一支在投資市場上有價值的選擇嗎?
首先,從大的行業發展情況來看,在線音樂娛樂市場正處于一個穩定快速的發展期,是一個值得長期關注的行業。灼識咨詢的數據顯示,在2020年,中國在線音樂娛樂市場規模達到413億元,同比增長37.3%,這個數字顯著高于用戶規模5.1%的增速。
能達到這種快速增長,要得益于年輕用戶占比擴大和用戶付費率的提升。在2020年統計的在線音樂服務用戶中,90后、00后占比由2016年的43%提高至50%,在線音樂服務付費率由2016年的2%提高至8%(網易云音樂今年付費率則達14.9%)。由此,灼識咨詢也預測認為,中國在線音樂娛樂市場規模在2025年將達到1669億元。
相較美國2020年40%的會員付費率,以及發達國家更高的平均支付金額,中國在線音樂服務的市場規模仍有較大增長空間。
其次,從產業格局來看,目前國內的在線音樂產業已經形成了兩強并立、差異化競爭的穩定局面,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簡稱TME)與網易云音樂占據了9成以上的市場份額。在這樣的競爭格局下,網易云音樂的一些用戶特質被認為更有未來的發展潛力。
一方面是用戶年齡分布,網易云音樂MAU達1.85億,且90后、00后占比超90%。在這個擁有年輕人就擁有未來的時代,這點的價值毋庸置疑。另一方面,從用戶所處的地域看,一線及新一線城市用戶在網易云音樂中的占比高于QQ音樂、酷狗音樂和酷我音樂。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的數據,網易云音樂超過58%的用戶來自一、二線城市,這意味著它的用戶潛在購買能力會更強。
第三,跳出國內格局,看看世界上其他相關的企業,或許也能給我們一些啟發。比如Spotify,雖然它在用戶付費率上做得非常好,但Spotify更令人稱道的是其在播客業務及廣告業務上所取得的成功。
相比其他的音樂流媒體平臺,Spotify在播客業務上花了大力氣,收購了不少重量級的播客內容版權。在今年的第一季度,Spotify平臺中的播客內容已經突破260萬個,比上一季度增加了40萬。伴隨著播客內容的成功,Spotify順勢推出了Spotify Audience Network的廣告服務,讓廣告商可以直接購買特定播客的廣告權。這意味著廣告商可以更加精準地投放,同時也可以提高播客內容生產商的收入,進一步增加播客的內容數量。今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Spotify的廣告支持收入飆升75%,達到3.75億美元。
當然,因為具體市場情況不同,Spotify的成功并不能直接復制到TME或者網易云音樂上。但它證明了“聲音”這條賽道在服務模式與商業模式上仍然有很多可挖掘的新的點。
有觀點認為,網易本身習慣于穩定而又長線持久的發展策略。網易長久以來就以“悶聲發大財”的形象行走于資本市場。僅以今年為例,中概股一片慘淡的狀況下,阿里騰訊等巨頭的股價都有不小的下跌,網易股價卻累增近20%,幾乎很難找到幾家這樣的中國互聯網企業。
因此,作為出生伊始就刻上了網易基因的網易云音樂,鑒于其本身處在一個有穩定發展前景的行業內,面對的市場競爭格局也相對穩定,在價值投資這個角度上值得長期關注。
此時抄底是個好選擇嗎?
當然,人人都想抄底,但什么時候才是最佳時機恐怕沒人知道。而仔細觀察近期的市場走勢,已經有一些跡象值得我們注意。事實上,在2021年的最后一個月,一些基金機構對于港股市場的投資預期正在向積極的方向轉變。有基金經理指出,當前可能是投資港股最痛苦的時刻,但也可能是港股市場新的起點。
匯豐晉信基金海外投資部總監、基金經理程彧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港股最核心的驅動力就是盈利,2022年我們有望看到盈利預期的改善。“一方面大宗商品的價格已經開始趨于回落,對中下游盈利的侵蝕可能已經度過了最嚴重的時期;另一方面,無論是互聯網反壟斷還是房地產調控,其目的都是為了行業的長遠健康發展,因此隨著相關政策在2022年逐漸落地,有望看到上述行業盈利和估值的修復。”
而建銀國際首席策略師趙文利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港股經過大半年的一個調整,估值已經到了一個相對比較有吸引力和安全的水平。“從今年的情況來講,我們覺得在中期可能是一個在底部徘徊或者雙向波動、逐漸筑底的一個情況”,趙文利說,“那么相對來講,明年春季或者明年初,市場的反彈動力可能會更大一些。”
隨著大盤可能的觸底反彈,港股中一些價值面相對被看好的個股也到了可以考慮抄底的時候。以網易云音樂來講,隨著獨家版權逐漸被放開,網易云音樂在這方面的掣肘有望得到進一步解放,這對于他們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認為,隨著獨家版權時代的結束,如何深耕用戶、提高用戶價值、挖掘多元商業變現形式等將會成為未來的發展重點,對于網易云音樂來說,未來可以繼續深挖社區化平臺內容,打造集音樂、電臺、直播等形式于一體的娛樂社交生態,同時可以橫向拓展產業鏈,包括內容宣發、音樂內容孵化等,增加變現渠道。
當前市場仍然彌漫著疫情“黑天鵝”。根據Spotify等產品過去一年多的市場表現來看,此類型產品的業務狀況基本與疫情呈相反狀態,假如新一波的疫情能夠得到一定控制,相關公司大概率會告別震蕩、趨向更好走勢。按此判斷,近期抄底會或許會是一個值得考慮的時機?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