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7 14:08 | 來源:上證報中國證券網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首先是繼續完善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管理制度。陳雨露表示,這一方面要繼續推動開放模式的轉變,充分發揮負面清單模式的優勢,形成系統性、制度性開放局面。...
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近日在《中國金融》雜志刊文認為,應繼續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持續深化金融業開放,包括繼續完善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優化監管政策,改善營商環境,持續完善風險防控體系。
陳雨露總結了中國擴大金融業開放的三條主要經驗,即擴大金融業開放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金融服務業開放、金融市場開放與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需要協同推進;擴大金融開放的同時,需要不斷完善金融風險防控體系,有效維護金融安全。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這對金融業開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陳雨露認為,下一步,應繼續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持續深化金融業開放。
首先是繼續完善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管理制度。陳雨露表示,這一方面要繼續推動開放模式的轉變,充分發揮負面清單模式的優勢,形成系統性、制度性開放局面。現有開放渠道要統一規則,同類金融業務規則盡可能合并同類項。另一方面,要運用好負面清單下的風險防范工具。第一類工具是“不符措施”,既包括現有的不符措施,也包括未來的不符措施。中國可自主確定開放領域,將暫不適合開放的領域納入現有不符措施;在產業形態發展不成熟、無法預判未來發展的情況下,通過未來不符措施為自己保留政策空間。第二類工具是四類“例外措施”:以維護金融體系穩定和宏觀審慎為目的的審慎例外;以實施宏觀政策為目的的宏觀政策例外;可阻止或限制金融機構轉移利益的支付轉移例外;根據反洗錢、反避稅等法律要求所實施的必要措施的例外。通過這些“例外措施”,中國在保障合理權利的同時,可保持政策制定的靈活性,維護經濟金融安全。
其次是優化監管政策,改善營商環境。陳雨露認為,目前,中國金融機構和市場準入方面的開放工作幾近完成,但一些監管政策仍有優化的空間,完善相關政策安排可以為外資展業創造更好的環境。7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優化外資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準入門檻要求,完善金融機構母子公司跨境往來規則,優化外資參與境內金融市場的方式和制度。相關工作正在積極推進,營商環境有望持續優化。
然后是持續完善風險防控體系。陳雨露認為,與金融業高水平開放的要求相適應,持續完善貨幣政策調控與宏觀審慎政策框架,豐富政策工具箱,構建系統性金融風險監測、評估和預警體系,優化外匯市場“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的管理框架。加快補齊金融科技監管短板,將所有金融機構、業務和產品納入審慎監管框架。提高金融監管的專業性和有效性,建好各類“防火墻”,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