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30 09:30 | 來源:藍科技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數字農業將是未來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思路決定出路。中國數字化農業進程與中國電商的發展密切相關。如今,當電商完成了初級階段的......
【藍科技觀察】
思路決定出路。中國數字化農業進程與中國電商的發展密切相關。如今,當電商完成了初級階段的使命以后,電商作為數字農業載體和重要參與者,其角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中國數字農業邁向高質量發展,三個要素將起到關鍵作用:
一是電商在數字農業中將起到支撐作用;二是完善農產品供應鏈;三是農產品更需要完善的解決方案。
電商已不僅僅是一個零售平臺,而是數字農業進程中不可或缺、最重要的產業鏈之一。
專業研究機構對數字農業發展和電商的關系有了充分研究后的定論。
11月17日,在中國農業產業鏈韌性探索——2021區域農業產業研討會上,專家從蘋果切入,圍繞如何構建更具韌性的農業產業鏈體系,提升農產品價值鏈提出了明確的方向。
中國農業大學智慧電商研究院院長郭沛在會上發布題為《電商對我國蘋果產業鏈的影響》的報告,認為電商有助于提高蘋果產業鏈相關主體應對風險的能力,從而顯著降低產業鏈的脆弱性。
這份報告的價值在于,通過實地對山東煙臺、陜西洛川、山西運城、甘肅天水及四川鹽源五大蘋果產業帶展開田野調查,并對各地產業鏈應對生產、市場、社會和政策四大類風險時所表現的"脆弱指數"進行了量化分析。
這對發展數字農業的環境、趨勢、風險、構建產業鏈等帶來更有實質且可操作性的建言。
蘋果只是農產品數字化的一個縮影。放大到中國農產品產業來看,會發現十四五規劃是中國數字農業的加速器。在影響未來中國數字農業、向高質量
一是電商在數字農業中將起到“關鍵先生”的作用
今年5月,中國農業大學智慧電商研究院和艾媒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中國農貨新消費發展研究報告》預計,中國農貨正在進入規模化新消費階段,2021年中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有望升至近8千億元。
這份報告所透露出來的重點,是農產品通過網絡零售渠道有望創下的歷史新高。對數字農業有過研究的人都明白,網絡渠道在數字農業中將起到“關鍵先生”的作用。
我們有必要簡單梳理一下網絡零售與農產品之間的關系。大抵可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1.0時代,農產品基于電商進行販賣;2.0時代是農產品建立了品牌意識;3.0時代是建立農產品冷鏈意識;4.0時代是電商積極參與并推動農產品數字化、規模化以及提供的解決
如今,農產品早已不是拍張照片上傳到電商平臺即可售賣的時代。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專業的團隊,在數字生產終端、供應鏈、品牌等多方協作下形成一種新的組織形式。
和其他電商單純販賣農產品不同,拼多多設立的“百億農研專項”、“
以蘋果為例,10月下旬以來,拼多多聯合山西、陜西、山東、甘肅、四川、新疆六大蘋果產地,開啟為期半個月的蘋果"雙11",借助百億補貼、限時秒殺、萬人團等扶持資源,幫助產地精準對接用戶。
如果沒有拼多多,上述地區的農產品可能正在為如何銷售發愁,正在為如何增加收入絞盡腦汁。
以陜西洛川頂端果業為例,他們的10000畝果園,由1000多戶種植戶托管,生產出的蘋果直連拼單用戶。去年下半年,盡管蘋果價格波動,頂端果業依然按照蘋果質量,以高于市場0.2-0.3元/斤的價格收購,帶動農戶去年每家增收2萬元。
此前,消費者網購的農產品,從未向今天這樣有更多的選擇和物美價廉的商品。一切源于拼多多建立的供應鏈,真正盤活供需兩端,從“建起來”到“活起來”。
顯然,這是數字農業銷售終端最不可或缺的方式。
二是邁向高質量農業必須完善農產品供應鏈
我國是農產品大國,農業的發展也是立國之本,而農產品供應鏈完善是打通農業流動暢通的重要一環。
《2021年中國農貨新消費發展研究報告》指出,以拼多多為代表的新電商平臺推動生產方和用戶之間的直接對接,使得供應鏈縮短,極大豐富了全國消費者的農產品選擇空間。
新電商如何建設農產品供應鏈?拼多多給出了標準答案。
深藍財經在《中國農大最新報告關注“互聯網+果業”:電商化程度越高 產業鏈越有韌性》中寫道:
《電商對我國蘋果產業鏈的影響》報告表明,據課題組評估測算,以陜西洛川蘋果為例,傳統型產業鏈應對市場風險的"脆弱指數"為5.12,應對生產、社會、市場、政策四類風險的"脆弱指數"均值為4.13;而電商型產業鏈的這兩項數值分別為4.44與3.74,表現出韌性更足、活力更強的特點。
拼多多打造的農產品供應鏈是最符合當下數字農業發展趨勢的。簡單來說,生產終端、運輸、消費終端是供應鏈的核心,是對傳統農產品供需模式的重新定義。
在生產終端,拼多多打造的“
鼓勵農產品在拼多多建立自有品牌及銷售體系,通過精準營銷和大數據為企業提供反向
農民收入增加、農產品種植積極性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提高,這才是數字農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也是數字農業的升華。
國務院扶貧辦原主任劉堅認為,農產品產業鏈絕不能斷,這不僅關系到鄉村振興,更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質量問題。“我們應當采取綜合性的措施解決產業鏈的問題,其中之一就是要發揮當前信息網絡的優勢,把信息搞真、搞實、搞對稱,防控投機炒作的風險。”
三是邁向高質量農業,農產品更需要完善的解決方案。
如果尋找數字農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樣本,拼多多是一道繞不過去的門檻。
拼多多已率先跳出傳統的農產品競爭賽道,以提供農產品解決全案的模式,成為驅動數字農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從生產終端到銷售終端,提供完整的農產品解決全案,這才是拼多多作為新型電商的生命力。
比如,拼多多打造的“農地云拼”模式,針對中國蘋果產業小規模種植的特點,通過"拼"的模式,將
農產品解決方案,絕不僅僅是找到消費終端,而是在生產終端智慧農業的源頭深度參與。從供給到需求,以數字化方式實現無縫對接。這才是當前
“目前,我們的農業產業鏈面臨生產、加工、農民組織、利益分配等領域韌性不足的情況。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應充分調動市場的積極性,進一步發揮企業在保障供給、提升韌性方面的作用,推進農業產業鏈穩定、健康地發展。”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副所長聶鳳英表示。
數字農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是國家戰略,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基礎課題。在電商正引導新零售發生顛覆性變化時,我們更應該清楚地看到,農產品前所未有的改變,正深刻影響著中國數字農業的發展。
這才是中國數字農業的未來。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