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2 10:34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楊力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半年報顯示,重藥控股主要從事醫藥流通業務。該公司是服務于醫藥全產業鏈的現代大型醫藥流通企業,是中國西部規模、綜合實力領先的醫藥商業健康產業集團。...
《電鰻快報》文 / 楊力
重藥控股(000950.SZ)大股東繼續減持,而該公司控股股東的一致行動人也在減持上市公司股份。過去幾年,該公司的業績增長持續放緩,直至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的扣非后凈利潤出現負增長。
業績增收不增利 大股東減持
11月11日晚間,重藥控股發布公告,持有該公司5%以上股份股東深圳茂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茂業)的一致行動人茂業商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茂業商業)持有本公司股份5590萬股(占該公司總股本3.21%)計劃在該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3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本公司股份不超過5230萬股(占該公司總股本3%)。
截至目前,茂業商業持有上市公司總股本3.21%,深圳茂業目前持有上市公司總股本8.93%,合計持有公司總股本12.14%。兩股東為同一實際控制人控制,構成一致行動關系。
今年7月22日,重藥控股發布公告披露茂業商業計劃在該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3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本公司股份不超過5230股(占該公司總股本的3%)。11月11日收市,茂業商業已減持1743萬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
事實上,今年3月3日,重藥控股的控股股東的一致行動人重慶渤溢新天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渤溢基金)計劃在該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6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方式、大宗交易方式及法律法規允許的其他方式減持本公司股份不超過1559萬股(占該公司總股本0.89%)。截至2021年6月23日收市,渤溢基金已經減持476.5萬股,占總股本的0.27%。
在大股東和控股股東相繼減持的情況下,今年前三季度重藥控股出現了增收不利的現象。今年前三季度,重藥控股實現營業收入462億元,同比增長了51.9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前和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6.8億元和5.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11.4%和減少了2.03%。
對于前三季度業績變動的原因,重藥控股的解釋是,上年同期,該公司業務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一定影響,今年前三季度影響有所減少;另外,該公司完成對重慶醫藥集團(天津)醫藥商業有限公司等數個標的資產的并購,業務規模、整體實力顯著增強;該公司因持有上市公司亞鉀國際股票而確認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同比增加。
相比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該公司今年第三季度業績同比下降,主要是因為該公司總部所在的重慶地區,第三季度部分品種價格下降,對該公司盈利能力帶來一定影響;另外公司三季度發行應收賬款證券化產品導致當期財務費用相應增加。
業績增長持續放緩
半年報顯示,重藥控股主要從事醫藥流通業務。該公司是服務于醫藥全產業鏈的現代大型醫藥流通企業,是中國西部規模、綜合實力領先的醫藥商業健康產業集團。目前,該公司主營醫藥商業,主要涵蓋藥品、醫療器械、中藥飲片、保健產品的醫院純銷、商業分銷、自營零售、終端配送、倉儲物流及供應鏈增值服務。
今年上半年,該公司有96.18%的收入來自醫藥批發,3.56%的收入來自醫藥零售;如果按產品來劃分,該公司有87.25%的收入來自藥品類,11.13%的收入來自醫療器械類,1.62%的收入來自其他。
2014年,中國醫藥市場規模突破1.1萬億元,2019年已達到1.64萬億元左右。預測中國醫藥市場將會繼續保持與往年相當的增長速度,并于2023年達到2.13萬億元左右。我國醫藥行業過去的十幾年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并處于快速增長階段,未來市場空間廣闊。
目前我國醫藥市場已成長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根據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制作的圖表,我國醫藥制造業主營收入持續快速增長,雖然近年來增速逐漸放緩,但仍遠高于同期GDP的增長率。
雖然中國的醫療需求增長十分迅速,但是中國醫療支出占GDP的比例仍有很大的的提升空間。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數據,中國2016年醫療支出占GDP的比例為4.98%,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0.02%。而作為發達國家的美國和日本,醫療支出占GDP的比例分別為17.07%和10.93%
1999年登陸資本市場的重藥控股近年來業績增長在放緩。從2017年至2020年,該公司的扣非后凈利潤為1.34億元、6.35億元、7.21億元和8.25億元,同增速為119.64%、375.46%、13.51%和14.46%。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的扣非后凈利潤出現了負增長,而且“增收不增利”現象明顯。
從今年年初至11月11日收盤,重藥控股的股價下降了7.36%,同期所屬板塊的漲幅為1.14%。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