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7 13:41 | 來源:證券時報網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從全國層面來說,2021年以來,浙江、廣東、江蘇新增上市公司排第一梯隊,約在70家左右,上海、北京、山東是第二梯隊,約在30家左右。山東2021年新增上市公司數量和已經上市...
2021年10月26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山東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山東證監局等主要負責人應邀介紹了前三季度全省金融運行情況。數據顯示,山東省前三季度資本市場成果亮眼,今年以來新增滬深上市公司達到了28家,比去年全年增11家。
截至9月末上市排隊企業46家
山東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副局長李坤道介紹說,山東資本市場擴容繼續提速。今年以來,全省新增上市公司30家,已超過去年全年水平,其中滬深上市公司28家,較去年全年增加11家。截至9月末,全省累計上市(含精選層掛牌)公司362家,上市排隊企業46家,上市輔導企業113家,新三板掛牌公司450家(今年新掛牌5家)。前9個月,全省新增直接融資6591.54億元,同比增長15.03%;其中,新增股票融資506.58億元,同比增長152.8%;新增債券融資6084.96億元,同比增長10.04%。截至9月末,山東省在中基協備案的基金管理規模2973.6億元,比年初增加391.88億元。
證券時報注意到,從全國層面來說,2021年以來,浙江、廣東、江蘇新增上市公司排第一梯隊,約在70家左右,上海、北京、山東是第二梯隊,約在30家左右。山東2021年新增上市公司數量和已經上市的總量排名一致,均為第六名。
山東證監局副局長張兆兵介紹了山東轄區(不含青島)的基本情況,企業上市數量創近十年新高。在注冊制背景下,山東轄區企業上市呈現“數量多、結構優”的特點,到目前已有18家企業首發上市,已經超過去年全年水平,創近十年新高。不僅上市企業數量多,首發募集資金數量也創近十年新高,18家企業合計募集176.23億元,其中維遠股份募資40.65億元,齊魯銀行募資24.55億元,均進入全省IPO歷史前十名。從結構上看,新增上市公司中,科創板5家、創業板6家、主板7家,11家公司可歸為新興產業,占比超過6成,傳統制造業占比高的上市公司結構逐步得以改善。從分布上看,青州、汶上、利津等縣實現了上市公司零的突破,區域分布更加優化。從后備資源看,3季度末擬上市公司112家,其中已過會11家,在審核21家,在輔導80家,形成了“培育一批、輔導一批、上市一批”的梯次推進格局。
山東轄區202家上市公司,70多家市值超百億
張兆兵指出,山東轄區上市公司業績穩步提升。截至9月底,轄區共有境內上市公司202家,總市值3.12萬億元,其中市值超千億的有4家,超百億的有74家。從半年報情況看,在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的大環境下,轄區上市公司經營穩中向好,業績穩步提升,基本扭轉了疫情造成的被動局面,化工、鋼鐵、造紙、醫療等制造業上市公司,產銷兩旺,效益大幅增加。根據上市公司披露的半年報,截至6月底的195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01萬億元,同比增長26.64%;實現利潤總額1160.95億元,同比增長101.32%,增幅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平均資產負債率(不含上市銀行)60.03%,低于全國平均水平7個百分點;平均年化凈資產收益率7.94%,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個百分點。上市公司在全省經濟發展中的“壓艙石”、“排頭兵”作用日益凸顯,較好地發揮了高質量發展中的示范引領作用。
全省約90家新三板公司符合北交所上市條件
北交所的設立是今年資本市場的大事件,張兆兵還介紹了山東證監局推進北交所上市情況。
截至9月底,我省新三板掛牌公司450家,占全國掛牌公司總數的6.2%,數量位居全國第6位。其中基礎層367家,創新層77家,精選層6家,精選層公司數量位居全國第4位。另外,全省精選層輔導備案15家,在審核2家。從區域分布來看,濟南、青島、煙臺掛牌公司數量位居全省前三位,分別為115家、70家、50家。
目前看,現有精選層6家以及已經過會發行的漢鑫科技,將整體平移成為北交所上市公司。除了這些公司外,根據北交所上市財務指標,我們對全省新三板掛牌公司進行了初步篩選,大概有90家新三板掛牌公司符合北交所上市條件,其中創新層公司54家,基礎層公司36家。
從更大的范圍看,山東作為制造業大省,專精特新、隱形冠軍企業數量多,后備資源充足。根據工信部門數據,全省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400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62家,其中國家重點支持的“小巨人”企業157家,居全國第一位。這些企業與北交所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定位十分契合,也是做好北交所上市工作的信心基礎、底氣所在。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