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3 09:33 | 來源:經濟觀察網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上市會現場問詢的問題包括吉凱基因的技術先進性和科技創新能力,銷售費用率遠高于同行業公司,持續虧損且虧損幅度擴大,主要客戶為研究型醫生等個人客戶是否涉及買賣數據等...
9月22日,上海吉凱基因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凱基因”)IPO被否。經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員會(以下簡稱“上市委”)審議,該公司不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這是繼海和藥物之后,上市委一周之內否決的第二家醫藥企業。
上市會現場問詢的問題包括吉凱基因的技術先進性和科技創新能力,銷售費用率遠高于同行業公司,持續虧損且虧損幅度擴大,主要客戶為研究型醫生等個人客戶是否涉及買賣數據等。
吉凱基因成立于2002年,利用RNAi等技術,開展藥物靶標發現及衍生業務,主要是為研究型醫生等客戶提供靶標篩選及驗證服務。
根據招股書,吉凱基因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銷售費用率分別為34.51%、31.54%和29.02%,包括職工薪酬、售后費用、物流快遞費、業務宣傳推廣費等;管理費用率分別為30.58%、27.53%和32.32%,主要包括股份支付、職工薪酬和中介服務費等。
而同行業可比的成都先導、維亞生物、金斯瑞生物科技、藥石科技等公司,2018到2020年度管理費用率平均值在14%~17%,銷售費用率平均值在8%左右,上市委認為吉凱基因的費用率遠高于同行業公司。
針對銷售費用率偏高的問題,吉凱基因此前回復問詢函時表示,其銷售費用主要為職工薪酬。其公司主營業務為靶標篩選及驗證服務,客戶主要為研究型醫生等個人客戶,數量眾多、分布分散,2018年到2020年客戶數量分別為7448個、9845個、11333個,“由于銷售人員數量大幅高于可比公司,導致銷售費用率高于可比公司”。
經濟觀察網9月22日致電吉凱基因董事會辦公室,未獲接聽。
跟吉凱基因的被審議結果相同,9月17日,上海海和藥物研究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經上市委審議同樣不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上市委對海和藥物問詢的問題集中在三方面:海和藥物核心產品的臨床試驗進展情況,未來開發、上市的時間表,是否充分估計并披露臨床試驗和上市審批的風險;核心產品均源自授權引進或合作研發,其是否對產品有過實質性改進、是否對合作方存在技術依賴;解釋“具有獨立完備的化合物專利的發明能力,而新藥研發的科技創新工作并不停留在化合物發現層面”。
從上市會對吉凱基因和海和藥物兩家公司的問詢可以看出,上市委看重的是醫藥類企業的研發能力、技術先進性和科技創新能力。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