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1 09:51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周尚伃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從證券公司2021年上半年度融資融券業務利息收入排名來看,共有17家券商的兩融業務利息收入均超10億元,其中,中信證券、華泰證券分別以42.39億元、41.83億元的收入遙...
近日,監管部門對部分投資者利用融資融券交易套現,實施“繞標”、融資等行為重拳出擊。同時,要求券商切實落實主體責任,充分研究“兩融套現”手法,主動排查清理違規行為。
監管部門向券商下發的《規制“兩融套現”風險促進業務回歸本源》在行業內引起不小波瀾。對此,多位券商首席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主要目的是為了規范行業,對券商的影響較為有限。券商對兩融‘繞標’的存量將會進行逐步清理。”
監管發文規制
“兩融套現”風險
隨著A股市場的交投活躍,兩融余額規模持續上升。截至8月30日,滬深兩市兩融余額為18730.72億元,創近6年新高。這不僅直接給A股市場帶來增量資金,而且將顯著增厚券商業績,但當前兩融業務也存在著一定風險。
上述文件顯示,監管部門在日常監管中關注到,部分投資者利用融資融券交易套現,實施“繞標”、融資等行為,刻意規避監管要求,擾亂交易機制,違背業務本源。
所謂的“兩融套現”是指投資者通過融資融券交易套取資金,以達到購買非標的證券(即“繞標”)或融資轉出信用賬戶(即“融資”)等非正常交易目的。
監管部門指出,“兩融套現”問題和風險存在四大類:一是規避了監管要求,存在合規隱患;二是擾亂了交易機制,信用風險加大;三是規避了信披義務,風險傳染性高;四是弱化了監測效能,違法隱患增加。
那么“兩融套現”具體有哪些手法呢?對此,粵開證券研究院首席策略分析師陳夢潔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實踐中,部分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將套現資金用于償還股票質押融資債務,將質押融資負債轉換為兩融負債,一方面,實現融資加杠桿的目的,另一方面,規避了上市公司股票質押到特定比例的信息披露義務。”
同時,監管部門明確要求,證券公司作為融資融券業務的組織者,要切實承擔主動管理職責,強化風險監測監控,引導投資者理性合規交易,切實維護市場秩序。下一步將持續關注融資融券業務合規展業情況,加大以問題和風險為導向的現場檢查力度,對業務認識和風險管理不到位的公司,依法從嚴采取監管措施。
回歸兩融業務本源
嚴防融資“信貸”化
據記者了解,針對“兩融套現”問題,監管部門向券商提出三點要求:一是正視“兩融套現”問題,強化展業合規意識;二是切實落實主體責任,主動排查清理違規行為;三是回歸兩融業務本源,嚴防融資“信貸”化。
各證券公司應當強化信用賬戶交易行為監測,提升異常交易識別能力,充分研究“兩融套現”手法并針對性實施排查。一方面,通過完善授信限額、持倉結構、動態保證金和展期評估管理等,逐步規制存量風險、防范增量風險;另一方面,對“高股價操縱風險”可疑賬戶,應當采取有效措施核實客戶身份和交易動機,對涉嫌賬戶出借、違規融資的應當予以清理。
同時,對于回歸兩融業務本源,嚴防融資“信貸”化,監管部門表示,為防止場內股票質押風險向兩融業務轉移,防范上市公司大股東利用“兩融套現”變相融資、變相減持,各證券公司應當綜合考慮上市公司大股東的擔保品變現難度和集中度,審慎確定授信、可沖抵保證金折算率等風控指標,采取必要的前端控制手段,限制變相質押融資行為,維護兩融業務正常秩序。
對此,陳夢潔向記者解釋道:“規范‘兩融套現’可以對兩類現象有所控制:一類是變相的股票質押,另一類是融資買標的范圍外的股票。上述文件對于防止場內股票質押風險向兩融業務轉移有著重要意義。因為目前股票質押業務受到限制,所以有券商通過兩融業務變相為大股東提供融資,兩融增加的余額中不少是大股東的融資。”
“兩融套現”行為并不普遍
規制對券商影響有限
從證券公司2021年上半年度融資融券業務利息收入排名來看,共有17家券商的兩融業務利息收入均超10億元,其中,中信證券、華泰證券分別以42.39億元、41.83億元的收入遙遙領先。
“補血”信用交易業務、擴大融資融券業務規模已成為當下各家券商的發力點。融資融券、股票質押等資本中介業務是證券公司發揮其金融機構中介角色的主要體現,不少券商對信用業務發展方向與目標進行了重新定位,在保證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穩步擴張業務規模。今年以來,5家拋出定增方案的券商合計擬投入170億元用于信用交易業務,占總募資比例為36.17%。
談及本次監管措施將會對券商兩融業務產生的影響,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對于部分兩融業務占比較高的券商,短期或許會有一定的影響,但從長期來看影響不大。”
陳夢潔補充說:“對券商的影響較為有限,因為‘兩融套現’等行為在業內確實存在,但并不是很普遍,主要是針對為擴大業務規模盲目增加余額的券商,個別券商存在把‘兩融套現’作為變相的股票質押業務的情況。文件出臺后,絕大部分券商會暫停新增,對兩融‘繞標’的存量將會進行逐步清理。同時,清理‘兩融套現’更有利于市場公平競爭,能否‘繞標’不再作為客戶開戶選擇的影響因素。”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