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31 15:06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孫越 | [要聞]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證券公司作為融資融券業務的組織者,要切實承擔主動管理職責,強化風險監測監控,引導投資者理性合規交易,切實維護市場秩序。...
近日,監管部門向券商下發了《規制“兩融套現”風險促進業務回歸本源》文件,指出近期部分投資者利用融資融券交易套現,實施繞標、融資等行為,刻意規避監管要求,擾亂交易機制,違背業務本源。證券公司作為融資融券業務的組織者,要切實承擔主動管理職責,強化風險監測監控,引導投資者理性合規交易,切實維護市場秩序。
監管對券商提出了三方面要求:一是正視“兩融套現”問題,強化展業合規意識。誘導或指導投資者利用特定交易手法實施“兩融套現”,或為該行為專項提供融資授信、系統操作便利等,均屬于違反“不得為客戶進行不正當交易活動提供便利”原則性要求的行為。
二是切實落實主體責任,主動排查清理違規行為。各證券公司應當強化信用賬戶交易行為監測,提升異常交易識別能力,充分研究“兩融套現”手法并針對性實施排查。一方面,通過完善授信限額、持倉結構、動態保證金和展期評估管理等,逐步規制存量風險、防范增量風險;另一方面,對“高股價操縱風險”可疑賬戶,應當采取有效措施核實客戶身份和交易動機,涉嫌賬戶出借、違規融資的應當予以清理。
三是回歸兩融業務本源,嚴防融資“信貸”化。為防止場內股票質押風險向兩融業務轉移,防范上市公司大股東利用“兩融套現”變相融資、變相減持,各證券公司應當綜合考慮上市公司大股東的擔保品變現難度和集中度,審慎確定授信、可沖抵保證金折算率等風控指標,采取必要的前端控制手段,限制變相質押融資行為,維護兩融業務正常秩序。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27日,滬深兩市兩融余額為18670.56億元,兩融余額規模已是近6年高點。自今年4月末觸及階段低點以來,兩市融資余額從5月份開始保持穩步擴張趨勢,成為這段時間市場的主要增量資金來源之一。
業內人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兩融余額快速攀升提振了交易活躍度,但也有必要嚴格監控,防范風險。規范“兩融套現”可以對兩類現象有所控制:一類是變相的股票質押,另一類是融資買標的范圍外的股票。股票質押的風險是信貸風險,繞標的風險是信用買入過多、繼而股價閃崩的風險。
某券商兩融業務部門人士表示,“兩融套現”等行為在業內確實存在,但并不是很普遍,主要是針對為擴大業務規模盲目增加余額的券商,個別券商存在把“兩融套現”作為變相的股票質押業務的情況。
招商證券某營業部經理認為,該文件對于防止場內股票質押風險向兩融業務轉移有著重要意義。因為目前股票質押業務受到限制,所以有券商通過兩融業務變相為大股東提供融資,兩融增加的余額中不少是大股東的融資。
“若出現投資者利用‘兩融套現’,規避監管要求,擾亂交易機制等現象,主要責任應該是在提供兩融服務的券商。”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一些券商為了擴大兩融業務不擇手段,放松了風控,監管整頓只要對癥下藥,效果是可以立竿見影的。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