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30 15:55 | 來源:中國證券網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農業固體廢物監測網絡高效運行,回收利用體系基本完善,長效機制逐步構建,農業減排固碳能力明顯增強,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支撐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能力顯...
據農業農村部8月30日消息,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關于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意見。意見提出,加強農業固體廢物回收利用科技支撐,推動農業固體廢物回收利用納入國家科技計劃。
意見提出,到“十四五”末,農業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水平和資源化利用能力邁上新臺階,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80%以上,秸稈綜合利用率穩定在86%以上,農膜回收率達到85%以上,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率達到80%以上。農業固體廢物監測網絡高效運行,回收利用體系基本完善,長效機制逐步構建,農業減排固碳能力明顯增強,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支撐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能力顯著提升。
重點任務包括:
(一)加快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以畜牧業綠色循環發展、耕地質量提升和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為主要目標,以畜禽糞肥就地就近科學還田利用為主攻方向,堅持生產環保統籌兼顧、種植養殖協調發展、分區分類精準施策、市場政府兩手發力,全面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繼續實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推動整建制完善提升資源化利用基礎設施與配套裝備,建設糞肥還田利用種養結合示范基地。因地制宜推廣堆漚肥還田、液體糞污貯存還田、沼肥還田等技術模式,大力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推廣節水節料飼喂、節水清糞等實用技術裝備。加強糞肥還田利用監測體系建設,提升糞肥和耕地質量監測服務能力。
(二)全面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堅持“因地制宜、農用優先、就地就近、政府引導、科技支撐、市場運作”,以肥料化、飼料化、燃料化利用為主攻方向,每年建設200個以上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推動秸稈科學健康還田,因地制宜推廣秸稈全量深翻還田、覆蓋還田、腐熟還田等技術模式,助推東北黑土地保護,提升農田土壤固碳能力。推廣秸稈青(黃)貯、膨化、全混合日糧等技術,提升秸稈飼料化利用水平。擴大秸稈清潔能源利用規模,強化秸稈成型燃料、打捆直燃、生產沼氣/生物天然氣等技術應用,推廣配套清潔爐具,優化農村用能結構。拓寬秸稈原料化、基料化利用途徑,鼓勵利用秸稈生產環保板材、炭基產品、育秧育苗基質等。大力培育服務主體和利用主體,建立健全秸稈收儲運體系,打通秸稈產業發展的“最初一公里”。加大秸稈區域性補償試點示范力度,構建耕地地力補貼與秸稈利用掛鉤的有效機制。完善國家、省、市、縣四級秸稈資源臺賬,開展秸稈產生利用規范化、常態化監測調查。
(三)全力抓好地膜回收利用。強化農膜使用控制,開展地膜覆蓋技術適宜性評價,推動地膜使用“零增長”。以主要覆膜區域為重點,以回收利用、減量替代為主要治理方式,大力推進標準地膜應用、機械化撿拾、專業化回收、資源化利用,有效防控農田“白色污染”。加強農膜生產、銷售、使用和回收等環節的全鏈條監管,配合有關部門推進地膜強制性國標的貫徹執行,全面普及標準地膜。加強西北地區100個農膜回收重點縣建設,推動生產者、銷售者、使用者等相關主體落實回收責任,完善回收網絡體系,試點推進農膜區域性補償制度。做好全生物降解地膜評價應用,加大成熟產品與技術的推介力度。做好農膜殘留國控監測點例行監測,及時掌握農膜殘留污染及回收利用情況。
(四)加快農藥包裝廢棄物無害化處置。堅持“誰生產、誰經營、誰使用、誰回收”的原則,督促農藥生產者、銷售者、使用者履行好回收處理義務。組織開展一批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試點,加大回收、貯存、運輸、處置和資源化利用力度,統籌推進回收處理等設施建設,不斷健全回收處理體系,有條件的地方要推進市場化回收工作。發揮好行業協會在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中的組織協調、技術指導、提供服務等作用,扶持建立一批專業化服務機構,培育壯大相關市場主體。探索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引導生產者采取有效措施,回收利用農藥包裝廢棄物。建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臺賬,指導農藥經營者和回收站(點)記錄農藥包裝廢棄物的數量和去向信息。
(五)加強農業固體廢物回收利用科技支撐。依托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等,圍繞關鍵環節和制約因素開展聯合攻關。推動農業固體廢物回收利用納入國家科技計劃,實施“農業面源、重金屬污染防控和綠色投入品研發”等重點項目,研發一批實用技術和設施裝備。建設區域示范基地,集成推廣一批農業固體廢物綜合技術解決方案。加強重點實驗室、長期觀測實驗站等農業固體廢物回收利用創新平臺建設。建立完善的源頭治理、綜合利用、安全處置的技術標準體系,推進農業固體廢物相關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的制修訂。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