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0 07:27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米萊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財報顯示,北陸藥業主營業務包括對比劑制劑及原料藥、中樞神經類和降糖類藥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
《電鰻快報》文 / 米萊
受對比劑銷售大幅增長推動,北陸藥業上半年凈利潤增長近四成。目前該公司是國內造影劑制劑品種最齊全的企業之一,面對廣闊的市場前景,該公司未來的業績值得期待。
對比劑銷售發力 上半年凈利潤大增
8月19日晚間,北陸藥業發布2021年上半年業績報告,報告期內,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3,527.56萬元,同比增長45.6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前和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11.6億元和10.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27.21%和38.39%;同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0.3億元,同比增長了58.29%。
財報顯示,北陸藥業主營業務包括對比劑制劑及原料藥、中樞神經類和降糖類藥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2021年,其控股子公司海昌藥業碘海醇原料藥生產線已投產,公司對對比劑業務的產業鏈整合取得實質性進展。
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的對比劑產品銷售收入40,456.92萬元,同比增長38.43%;中樞神經類產品九味鎮心顆粒銷售收入8,112.02萬元,同比增長103.34%;降糖類產品銷售收入2,678.54萬元,同比下降14.56%。
2020年,北陸藥業99.95%的收入來自要銷售;如果產品劃分,該公司來自對比劑的收入占比為77.2%,來自九味鎮心顆粒的收入占比為13.46%,來自降糖藥的收入占比為8.58%,來自原料藥的收入占比為0.71%。
如果按地區銷售劃分,2020年,北陸藥業有22.89%的收入來自華北,30.94%的收入來自華東,16.92%的收入來自華中,10.48%的收入來自西南,8.59%的收入來自東北,5.22%的收入來自華南,4.04%的收入來自西北。
造影劑制劑品種最齊全 未來增長可期
2009年北陸藥業登陸A股市場,除2020年業績出現輕微下滑外,近年來該公司總體保持較快的而業績增速,從2017年到2019年,該公司的扣非后凈利潤增速分別為22.02%、31.94%、23.39%和-8.9%,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增速更是超過了前幾年的增速。
從收入結構看,對比劑產品是北陸藥業的主營業務收入來源。對比劑是為增強影像觀察效果而注入(或服用)到人體組織或器官的化學制品。這些制品的密度高于或低于周圍組織,形成的對比通過某些器械顯示成圖像,從而有利于醫生對病灶的診斷。
根據IMS數據統計,從2010年至2018年,全國對比劑市場表現出良好的增長勢頭,銷售額從25.87億元增長到92.23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7.22%;銷售數量從72.69萬升增長到263.20萬升,年復合增長率為17.45%。考慮到藥品降價趨勢,需求量增速變高,國內對比劑市場前景良好,且發展速度高于國外市場。
經過近三十年的行業探索與專業積累,目前北陸藥業是國內擁有對比劑品種最多、品規最全、同時掌握釓系列及碘系列原料藥的專業對比劑供應商。產品涵蓋X射線對比劑與磁共振對比劑,分別用于CT(X線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和MRI(磁共振)影像診斷。
從2018年至2020年,北陸藥業的研發投入金額分別為2596萬元、5945萬元和6002萬元,研發支出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4.27%、7.26%和7.25%。
2021年上半年,北陸藥業的研發費用為2431萬元,同比增長了8.6%。其控股子公司海昌藥業擁有標準化的造影劑原料藥生產線和獨立的研發體系,已取得2項發明專利。
除研發費用外,北陸藥業今年上半年的銷售費用為1.4億元,同比增長了37.96%;管理費用為3731萬元,同比減少了6.75%;財務費用為1358萬元,同比減少了473.46%。除銷售費用外,其他各項費用出現了下降。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北陸藥業是國內造影劑制劑品種最齊全的企業之一,且API+制劑一體化優勢逐步體現。抗焦慮中藥品種九味鎮心顆粒品牌觀念逐步樹立,未來放量速度可期。同時該公司在精準醫療方面的布局進展順利。
從今年年初至至8月19日收盤,北陸藥業的股價下降了5.79%,同期所屬行業板塊的漲幅為6.1%。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