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1 09:06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尹秋彤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根據招股書,報告期各期末,珠海冠宇應收賬款賬面余額分別為9.21億元、14.16億元、17.93億元和18.26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1.39%、29.84%、33.63%和67.73%。...
《電鰻快報》 文/尹秋彤
一個多月前的6月17日,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2021年第40次審議會議結果顯示,珠海冠宇電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珠海冠宇)科創板IPO成功過會。但經《電鰻快報》調查發現,珠海冠宇雖然過會,但此次IPO招股書存在很多疑點,尤其是前老股東突然退出、采銷數據真假難辨等問題讓市場捉摸不透。
上市前老股東緣何退出
2017年,是珠海冠宇謀求上市的關鍵節點,正是這一年開始,控股股東哈光宇電源則將其持有的珠海冠宇70%股權逐漸出售,最終徹底退出。除此之外,另有其他創始股東也悄悄消失在股東列表。
根據招股書披露,2017年,光宇國際集團旗下的哈爾濱光宇電源作為轉讓方,對外轉讓珠海冠宇57.83%的股權,交易價格為人民幣7.26億元。2018年,哈爾濱光宇電源(作為轉讓人)分四次出售其持有的珠海光宇電池的所有權益。在2017年的受讓方中,上市公司合力泰(股票代碼:002217)受讓了其中23.127%的股權,受讓價格是29043萬元。持有不到兩年,合力泰分別于2019年3月、2019年12月、2020年1月開始對外轉讓出售珠海冠宇,后兩次轉讓價款分別為700萬元、53,330萬元,也就是說,持股短短兩年間,合力泰浮盈已經超過2.4億元。
市場就此質疑:哈光宇電源退出,珠海冠宇卻在2018年扭虧轉盈,作為創始股東且同為電源行業的哈光宇電源,這種“底部割肉”意欲何為?合力泰在珠海冠宇上市之前徹底賣空公司股票,又有什么貓膩?
應收賬款激增
根據招股書,報告期各期末,珠海冠宇應收賬款賬面余額分別為9.21億元、14.16億元、17.93億元和18.26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1.39%、29.84%、33.63%和67.73%。
規模看,公司的應收賬款規模增加之快令人驚異。雖然珠海冠宇稱,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6個月以內應收賬款賬面余額的占比超過99%,且主要客戶資信良好。但由于應收賬款金額較大,如果經濟形勢惡化或者客戶自身發生重大經營困難,該公司仍將面臨應收賬款回收困難的風險。
此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公司外銷比例占比持續居高不下,在人民幣升值和美元貶值預期下,未來公司匯兌損失或許不容忽視。以報告期為例,報告期內,珠海冠宇匯兌損益分別為1648.72萬元、-3500.69萬元、-2432.69萬元和724.96萬元。
近20億元的應收賬款,再加上匯兌損失,珠海冠宇業績能否持續?
采銷數據真假難辨
據招股書,珠海冠宇2020年度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合計為486709.30萬元,所占當期營收的比例為69.89%。其中對第五大客戶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欣旺達300207.SZ)的銷售額為69408.88萬元,且注明“受同一實際控制人控制的客戶銷售額已合并計算”。
而欣旺達2020年報顯示,對前五大供應商的年度顯示額分別為47682.45萬元、41929.83萬元、141442.08萬元、9447.59萬元、7623.56萬元。其中并沒有與珠海冠宇2020年報披露中相對應或較接近的數據。按照珠海冠宇申報材料所披露的數據完全應列入欣旺達2020年度前五大客戶之列。
再如供應商數據方面,2020年度,廈門廈鎢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廈鎢新能源)為珠海冠宇第二大供應商,所采購金額為50169.12萬元;上海璞泰來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璞泰來,603659.SH)為第三大供應商,所采購金額為26340.20萬元;深圳市贏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贏合科技300457.SZ)為第五大供應商,所采購金額為18852.18萬元。 然而,廈鎢新能源披露,2020年度其前五大客戶中,對珠海冠宇的銷售額為50422.22萬元,與珠海冠宇披露相差數百萬元;璞泰來2020年報前五大客戶中,對第一大客戶銷售金額為111427.54萬元,對第五大客戶銷售金額為20591.58萬元。其前五客戶金額均沒有與珠海冠宇所披露的26340.20萬元相吻合或接近的數據;贏合科技2020年報關于前五大客戶信息的披露中,也沒有與珠海冠宇所披露18852.18萬元相吻合或接近的數據。
董事長實控20家公司
據天眼查顯示,珠海冠宇董事長、總經理徐延銘目前任職20家企業,擔任股東13家,擔任高管10家,實際控制20家企業。
尤為注意的是,徐延銘周邊風險有112條,預警提醒也有159條。
其中,他擔任法定代表人的哈爾濱佳泰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有注銷備案信息,擔任法定代表人的珠海冠宇電池股份有限公司的部分股權處于出質狀態;擔任法定代表人的珠海冠宇電池股份有限公司曾因財產損害賠償糾紛而被起訴、曾因買賣合同糾紛而被起訴、曾因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而被起訴、曾因勞動爭議而被起訴、曾因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而被起訴、曾因保險人代位求償權糾紛而被起訴……
市場人士認為,董事長實控20家公司且有數百條風險纏身,如此一來,普通投資者利益難以保證,也有可能引發利益輸送行為。
《電鰻快報》將繼續跟蹤報道珠海冠宇IPO進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