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6 14:38 |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 作者:彭揚 趙白執南 | [要聞]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今年以來,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速從最高13.3%逐漸降至6月的11%,呈波動下行態勢。專家預測,7月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增速可能繼續小幅走低,但距階段性底部可能已不遠了。...
7月金融數據公布在即,從機構預測的數據看,當月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速可能進一步放緩。不過,多位專家認為,社融增速拐點漸行漸近,目前正處于“探底”狀態,進入第四季度有望企穩回升。為保持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激發有效需求,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后續貨幣政策料仍有前瞻性、漸進式的調整。
7月社融增速或小幅走低
今年以來,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速從最高13.3%逐漸降至6月的11%,呈波動下行態勢。專家預測,7月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增速可能繼續小幅走低,但距階段性底部可能已不遠了。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說,7月政府債券到期規模超過1萬億元,或使當月政府債券凈融資規模低于去年同期。預計信托貸款和委托貸款保持較為穩定的壓降節奏。總體判斷,7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或在1.62萬億元左右,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速約為10.9%,較上月低0.1個百分點。基于政府債券和企業債券凈融資減少的情況,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鐘正生給出的7月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增速預測數據也是10.9%。
展望未來,紅塔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認為,社融增速在經過上半年快速壓縮后,目前已接近疫情前水平,后續繼續下行空間有限,在今年四季度可能還會因為基數等原因出現回升。
李奇霖分析,一方面,前7個月政府債券特別是地方政府專項債和國債的發行進度偏慢,這為今后幾個月政府債券發行放量提供了空間。后續政府債券發行將對社融增長形成支撐。另一方面,因為基數的變化,企業債也會對下半年的社融增長形成支撐,預計之后幾個月企業債的月均發行規模在2500億元左右。
信貸數據料中規中矩
Wind統計顯示,7月新增人民幣信貸或在10900億元左右,與2019年、2020年同期水平相當。不過,近期信貸需求出現的弱化跡象引起了研究人士的注意。
鐘正生認為,7月新增居民中長期貸款出現超季節性下滑的概率不大。居民貸款方面,房地產銷售收緊的影響開始顯現,但由于房貸審批周期延長,7月新發放的住房抵押貸款,或源于3月至5月簽約的房產交易,并且7月作為下半年首月,可能有新的貸款額度分配到位。因此,他預計,7月居民中長期貸款需求仍比較旺盛,從而對當月新增信貸數據形成支撐。
在企業貸款方面,鐘正生稱,上游大宗商品繼續漲價,而終端需求見頂回落,企業資本開支意愿受到抑制。
在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瑞東看來,在降準補充流動性影響下,商業銀行信貸投放能力及意愿均有所增強,但企業信貸需求仍處于邊際弱化態勢之中。綜合考慮,他預計7月信貸數據仍將符合季節性表現。
信貸政策或有保有壓
考慮到融資需求有所減弱的情況及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的要求,近期市場對未來貨幣信貸政策邊際微調的預期悄然抬頭。
有分析認為,緊信用狀況可能發生變化。亦有分析指出,信貸政策或有保有壓,在嚴格監管房地產、地方融資平臺等融資的同時,加大對高端制造業、節能降碳領域及中小微企業等經濟發展中重要領域及薄弱環節的支持。
相比之下,各方對寬貨幣的預期更加一致。
從跨周期調節視角考慮,天風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宋雪濤認為,下半年,貨幣政策會有進一步的前瞻性和漸進式調整。
“預計下半年還會有降準,主要是置換大量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優化金融機構負債結構,為寬信用提供有利條件。下半年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行只是時間問題,也有通過下調政策利率引導降低實體企業融資成本的可能,但時點上可能晚于降準,需要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信號確認。”宋雪濤稱。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預計,年內央行有可能再次采取降準的方式置換到期MLF,時點大約在第四季度。第四季度MLF到期量約2.45萬億元。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