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9 08:19 | 來源:金融投資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從掛牌上市公司數量看,兩年來,科創板先后受理663家企業的IPO申請,共有311家公司在科創板掛牌,也遠遠超過同期主板上市公司數量。......
????????2019年7月22日,首批25家公司在科創板掛牌,這不僅對于科創板,對于中國資本市場而言都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日子。時至今日,科創板已迎來兩周年,所取得的成績也是有目共睹的。
????????從掛牌上市公司數量看,兩年來,科創板先后受理663家企業的IPO申請,共有311家公司在科創板掛牌,也遠遠超過同期主板上市公司數量。而且,兩年時間有311家公司掛牌,平均每年155家,這對于一個新設立的板塊而言,從數量上講明顯不低。截至7月21日,科創板上市公司總市值達到4.78萬億,平均每家市值153億元,低于滬市均值251億元,這主要與科創板以中小型企業為主有關,而滬市中巨無霸公司眾多。
????????從科創板融資功能發揮情況看,311 家上市公司累計募資3789.66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有167家公司出現超募現象,超募金額合計達到973.62億元,平均每家超募近6億元。無論是超募總額還是平均值都不低。雖然科創板超半數上市公司出現超募與實行市場化發行有關,但該數據也說明,科創板融資功能得到有效發揮,對于實體經濟的支持,特別是對于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等領域行業的支持發揮了實質性的作用。
????????科創板不僅受到國內投資者的關注,也受到境外市場的關注。今年以來,科創板相關股票先后納入滬股通標的、富時羅素A股指數、MSCI指數。首只跟蹤上交所科創50指數的ETF產品KSTR登陸紐交所,國際知名主權財富基金、養老金管理者、大型資產管理公司均成為科創板的國際投資者。而且,外資已實質性買入科創板股票。目前外資持有科創板流通市值666億元,較去年底增加115%;外資持有流通市值占比為4.2%,較去年底提升1.2個百分點。
????????這一系列成績的取得,也凸顯出科創板所受到的青睞程度。事實上,科創板能夠取得上述成績,與監管部門的重視、大力支持分不開,更是我國資本市場發展和取得進步的重要體現。而且,從全球資本市場的發展規律看,作為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創板的未來是值得期許的。比如滬深股市目前總市值排名前十的上市公司絕大多數都是傳統型企業,這一局面今后有望被打破。像美國市場一樣,將來總市值前十或者說前五的位置全部由來自科創板或創業板公司占據并非沒有可能。
????????僅僅兩年時間,科創板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存在的問題同樣值得關注。
????????一是股價遭遇大肆炒作的問題。科創板由于定位于高新技術產業與戰略性新興技術產業,而且實行市場化發行,相關上市公司的概念多、題材多,這也成為市場資金大肆炒作的理由。特別是像上述的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六大領域的行業,屬于新經濟企業,代表著未來發展的方向,更容易遭到市場的炒作。而市場的大肆炒作,則往往會留下一地雞毛。比如金盤科技、天能股份、凱因科技等科創板次新股,上市首日即創出最高價,此后便是綿綿下跌,且跌幅巨大,也讓首日買入股票的投資者損失慘重。
????????二是科創板的套現問題。創業板曾經被市場稱為“套現板”,這與創業板民營上市公司較多有關。創業板某些上市公司股份解禁后,往往會迎來大肆套現的一幕。實際上,科創板公司也存在類似情形。而且,相對于創業板,科創板上市公司整體估值明顯比創業板要高,這也會引發其相關股東在股份解禁后的套現沖動,事實也正是如此。比如去年科創板滿周年后的首個交易日,就有多達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股東減持計劃,涉及市值近百億元。自去年7月23日開始,科創板相關上市公司減持的消息并不少見。如何避免科創板重走創業板老路,如何避免科創板也變成了“套現板”,顯然是市場需要直面的問題。
????????此外,科創板新股發行市盈率間的巨大差異同樣值得關注。注冊制背景下的科創板新股發行,沒有了23倍的市盈率高壓線,出現一股一價、一股一市盈率現象是非常正常的。不過,由于相關企業隸屬不同行業,受到的關注度不同,也由于實行市場化發行,科創板新股發行市盈率差異較大。據統計,科創板311家上市公司中,有數據統計的293只個股的平均發行市盈率為57.94倍,明顯高于創業板。而且,排名前三的個股發行市盈率則達到驚人的程度,分別為1737.49倍、536.3倍和467.51倍,排名后三的發行市盈率則都低于15倍。超高發行市盈率,容易導致高超募現象的發生,也會導致市場寶貴資源的嚴重浪費,而發行市盈率太低,或將無法滿足發行人融資需求,不利于資本市場對于實體經濟的支持。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