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1 10:02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劉云峰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云從科技是一家提供高效人機協同操作系統和行業解決方案的人工智能企業,致力于助推人工智能產業化進程和各行業智慧化轉型升級。...
《電鰻快報》劉云峰/文
7月20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委員會召開2021年第48次上市委員會審議會議,此次會議上審核了云從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從科技”)、上海海和藥物研究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和藥物”)的首發上市申請。云從科技順利過會,而海和藥物卻被暫緩審議。
云從科技
云從科技是一家提供高效人機協同操作系統和行業解決方案的人工智能企業,致力于助推人工智能產業化進程和各行業智慧化轉型升級。該公司一方面憑借著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核心技術打造了人機協同操作系統,通過對業務數據、硬件設備和軟件應用的全面連接,把握人工智能生態的核心入口,為客戶提供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的人工智能服務;另一方面,該公司基于人機協同操作系統,賦能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出行、智慧商業等應用場景,為更廣泛的客戶群體提供以人工智能技術為核心的行業解決方案。
云從科技匯聚了眾多優秀人才組成人工智能研發團隊,擁有自主可控且不斷創新的人工智能核心技術,實現了從智能感知到認知、決策的核心技術閉環。該公司自主研發的跨鏡追蹤(ReID)、3D結構光人臉識別、雙層異構深度神經網絡和對抗性神經網絡技術等人工智能技術均處于業界領先水平,其中:跨鏡追蹤技術獲得了首屆全國人工智能大賽冠軍;3D人臉重建、OCR、語音、機器閱讀理解等技術在世界權威數據集刷新紀錄;深度學習、視覺識別等領域論文在國際人工智能領域頂級學術會議與期刊上發表。
招股書顯示,2018年-2020年,云從科技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4.84億元、8.07億元、7.55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2億元、-17.63億元、-7.21億元。報告期內,該公司處于持續虧損狀態。
《電鰻快報》關注到,報告期各期末,云從科技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2.23億元、3.08億元和5.23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6.06%、38.19%和69.36%。預期信用損失/壞賬準備金額分別為126.12萬元、1686.84萬元和3927.38萬元。該公司應收賬款余額和預期信用損失/壞賬準備金額持續增加,若未來受客戶生產經營出現不利因素的等影響致使云從科技應收賬款回收情況出現惡化,將對該公司的盈利情況和現金流量帶來不利影響。
此次,云從科技擬募集資金約37.50億元,其中6.93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剩余資金投向“人機協同操作系統升級項目”、“輕舟系統生態建設項目”、“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綜合服務生態項目”。
海和藥物
海和藥物是一家專注于抗腫瘤創新藥物發現、開發、生產及商業化的中國領先的自主創新生物技術公司,該公司擁有一支具有全球化視野的科研和管理團隊,注重創新。該公司團隊的主要成員具備開發已批準藥物的成功經歷,藥物研發經驗豐富。
海和藥物打造了品類豐富、布局合理的多層次、立體化產品管線體系。在引領攻克癌癥之路上,海和藥物以靶向藥、表觀遺傳調節、腫瘤免疫治療及聯合療法為核心,布局了靶向蛋白降解技術,建立了以“生物標志物”為指導的精準醫療平臺,構建了技術先進、運行規范并與國際接軌的新藥研發體系,
招股書顯示,2018年-2020年,海和藥物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4.28億元、-2.93億元和-7.09億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該公司累計未分配利潤為-7.55億元。上述情況主要是由于該公司目前仍無產品進入商業化階段,尚未形成產品銷售收入,但新藥研發需要大量持續的研發投入,由此導致其虧損并存在大額累計未彌補虧損。
但《電鰻快報》關注到,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海和藥物現階段在抗腫瘤領域重點推進的8個化合物中,7個化合物處于臨床研究階段,1個化合物處于臨床前研究階段。發行人與臺灣合一生技集團合作的ON101項目已在中國大陸完成III期臨床試驗,且NDA申請已獲得CDE受理。
創新藥物的研制具有研發投入大、技術難度高、開發周期長等特點,且容易受到諸多不可預期因素的影響,該公司在研發過程中可能伴隨著較大的風險,
此次,海和藥物擬募集資金約31.50億元,其中8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剩余資金投向“新藥研發項目”、“泰州生產基地建設項目”。
審議會議結果公告中需進一步落實事項顯示,海和藥物被要求結合其已開展二期以上臨床試驗的核心產品均源自授權引進或合作研發的情況,說明是否符合《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規定的第五套上市標準。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