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3 14:15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李文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中國財富管理市場發展風頭正勁。有機構預計,2030年末,這一市場規模將達到660萬億元。面對巨大的“蛋糕”,銀行、券商、保險、信托以及第三方機構已在爭奪的路上。...
中國財富管理市場發展風頭正勁。有機構預計,2030年末,這一市場規模將達到660萬億元。面對巨大的“蛋糕”,銀行、券商、保險、信托以及第三方機構已在爭奪的路上。
從券商的角度來看,財富管理業務轉型已經成為共識。機構分析師們常以財富管理的發展狀況,作為公司評級或者是行業投資策略的參考指標。相較于其他主營業務,財富管理業務有著盈利穩定、受市場波動影響較小、規模效應明顯的優勢。同時,對凈資本依賴度較弱,具有高ROE特征,被認為是券商長期投資主線。
券商的財富管理轉型起步較晚,業務模式仍然主要立足于證券經紀業務。代理銷售金融產品收入是當前評判財富管理的重要指標。在2002年市場賺錢效應增加、基金發行火熱的背景下,券商代銷金融產品收入大幅增長。在此基礎上,券商不斷探索、完善業務布局,財富管理轉型得以加速推進。
在財富管理市場競爭中,目前銀行占據主導位置。對于券商來說,“揚長避短”有助于快速提高市場份額。相較其他競爭對手,券商在財富管理方面的優勢體現在,客戶資源、專業投研能力以及產品優勢等等。筆者認為,除了保持、升級上述優勢之外,還應發力人才建設和金融科技應用。一方面,注重投顧團隊建設,提高服務質量;另一方面,則是注重金融科技的賦能。實際上,財富管理業務利用金融科技的空單間很大,包括線上渠道建設、提高客戶體驗、精準營銷等等。
摩根士丹利為代表的全能投行和以嘉信理財為代表的互聯網券商探索出的財富管理轉型經驗,作為“他山之石”,也許能對我國券商財富管理發展路徑給予啟示。
海闊憑魚躍。財富管理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但還未形成清晰的格局,券商更要使出“十八般兵器”,掘金這條“黃金賽道”。各類機構各憑本事良性競爭,為投資者提供更高質量的金融服務。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