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8 09:11 | 來源:中國證券網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近期大金融板塊走強的主要原因還是在于低估值修復。其中,銀行、保險等作為順周期板塊,受益于經濟復蘇,且估值處于歷史低位,長期成長性也不錯,當前的整體投資性價比突出...
近期整體表現較平淡的大金融板塊,在經過上周五的強勢表現后,本周一偃旗息鼓。來自多家私募機構的最新策略研判觀點顯示,大金融板塊的表現暫時只能定位為修復性反彈,對于該板塊后市反彈的持續性,私募機構觀點存在分歧。
估值修復是主因
對于大金融板塊的短期走強,龍贏富澤資產總經理童第軼表示,相關推動因素大致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券商、銀行、保險等金融股目前在股價及估值上均處于偏低水平,一直都存在估值修復的需求。第二,大金融板塊在基本面方面也出現了一些刺激性因素。以券商股為例,從去年至今年一季度,券商的基金代銷業務表現持續超預期,整體反映出券商財富管理轉型有所加速。
奶酪基金董事長莊宏東表示,近期大金融板塊走強的主要原因還是在于低估值修復。其中,銀行、保險等作為順周期板塊,受益于經濟復蘇,且估值處于歷史低位,長期成長性也不錯,當前的整體投資性價比突出。
上海某中型私募基金經理表示,今年以來券商板塊整體表現低迷,5月前三個交易日更是頻現跌停個股。而截至上周五,券商板塊內超過三分之二的個股今年以來累計跌幅超10%。在此背景下,券商板塊上周五集體爆發,更多地只是前期疲弱表現之后的超跌反彈。
反彈持續性存分歧
對于大金融板塊本輪行情的持續性,前述上海中型私募基金經理認為,考慮到A股市場重回中期盤升趨勢仍有不確定性,僅就券商股的短期走勢而言,目前只能定義為超跌反彈。而就銀行股來看,考慮到前期人民幣對美元持續升值以及宏觀經濟基本面的持續復蘇,并未對銀行股板塊帶來提振,當前銀行股能否出現集體走強,也需要進一步觀察。
此外,華炎投資基金經理方翀認為,短期來看,券商指數從去年最高點至近日的最低點,階段性跌幅已達到30%左右,調整幅度較大,當前或有一定短線交易性機會。而風險因素則是未來的貨幣政策變化。
莊宏東則表示,從防守的角度來看,目前銀行和保險等低估值金融板塊有較好配置價值,中期表現值得看好。以銀行股為例,經濟復蘇態勢延續,銀行業的經營業績在2020年四季度已經出現明顯回升。從微觀層面看,貸款投放力度加大、息差邊際改善、非息收入拉動以及經濟向好預期下的撥備計提減少等因素,均有利于銀行利潤穩步回升。
童第軼認為,近期大金融板塊走強預計有一定持續性。一方面,從經濟基本面看,主旋律還是復蘇。另一方面,短中期內流動性環境預計仍會以穩為主,至少不會過于收緊。綜合考慮到大金融板塊估值偏低并具有一定安全邊際,從長期角度看,該板塊走出一輪股價持續修復的表現,將是大概率事件。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