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6 09:30 | 來源:藍科技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時間進入2021年,受制于疫情、貿易以及一系列的已知因素,曾經的銷量王者摘下了王冠,挑戰者們躍躍欲試。無論是國內......
當華為手機銷量大幅減少,華為的市場份額被誰擠占?
時間進入2021年,受制于疫情、貿易以及一系列的已知因素,曾經的銷量王者摘下了王冠,挑戰者們躍躍欲試。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的手機市場,在2021年都將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近日,著名市場調研機構統計Strategy Analytics公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手機出貨量報告,根據報告顯示,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機出貨量高達3.4億部,同比上漲24%,創下了自2015年后的首次新高。
此外,全新的五強格局也已經形成。三星依舊是智能手機行業的老大哥,以7700萬部的銷量穩居第一,市場份額高達23%。蘋果以5700萬部出貨量排名第二,17%的市場份額也同比增長44%。小米以4900萬部的出貨量和15%的市場份額升至第三,相比去年同比上漲了80%。第四、第五名是OPPO和vivo,兩者的數據也十分接近,出貨量分別為3800萬部和3700萬部,市場份額同為11%,而華為已經被歸為其他一欄中。
華為份額被小米搶占?
在很多網友心中,華為被迫退出手機競爭行列之后,小米成為了最大的獲益者。無論是全球市場銷量以及市場份額都達到了全新的高度。但是,小米所獲得的成功僅是來自于海外市場的努力。對于2019年“五月事件”之后,華為影響力最大的國內市場,小米并沒有獲得多少本質上的提升。
我們不能否認,小米在全球市場的成功與華為的遭遇有一定的關系。但所謂“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只有自身具有強大的實力,才能夠抓住那轉瞬即逝的機會。
首先,小米便抓住了華為“缺芯”的機會,不斷進行技術研發,是立企之本。對于小米來講,在全球消費者心中,“性價比”便是小米的代名詞。然而在近幾年中,小米也在不斷展示自己的高端技術。上億級像素攝像頭、首部折疊屏手機、自研芯片、全面屏的首發等科技創新都彰顯了小米自身的實力。比如小米11手機,僅用時21天就突破了100萬臺的銷量。足以顯示出,小米手機得到了全球消費者的認可。
其次,小米在不斷拓展海外市場,在一定程度上蠶食了華為海外的市場份額。對比由于其他原因而導致華為手機在海外市場的舉步維艱,小米則順勢向多個國家和地區進擊。機型也從中低端到高端實現了全覆蓋。同時,依托于小米手機的品牌效應,比如小米電視等小米生態鏈產品也紛紛在海外市場開花結果,從而形成了完整的生態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第四季度,小米手機已經在全球54個國家和地區都成功躋身前五的位置,銷量更是多達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小米也是通過自身技術的迭代不斷拓展,從而彌補了華為手機被迫丟失的市場份額。
國內市場OV搶占
相比于小米在海外市場賺的“盆滿缽滿”,在國內市場上小米的表現便沒有那么出色,反倒是oppo、vivo兩兄弟交替展示自己的實力。
華為在全球市場的成功,離不開中國市場的貢獻。“得中國市場得天下”在手機行業中是永遠不變的真理。兩年前,華為在中國手機市場的份額甚至出現了占據了半壁江山的情況,但之后,華為的成績也因為種種眾所周知的原因發生了變化。
根據中國信通院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來看,今年1到3月,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同比增長100.1%,出貨量累計9797.3萬部。具體到單月來看,1月、2月、3月出貨量同比增速分別為92.8%、240.9%、65.9%。
而在銷量上,一季度中vivo與 oppo也在輪番爭搶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頭把交椅。根據研究機構Counterpoint公布最新數據,在2021年的第11周,vivo以微弱的優勢成為國內市場第一,隨后在第13周,vivo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增加到24%,緊隨其后的是OPPO和小米,市場份額分別為21%和15%。但OPPO的份額隨后追上來,雙方份額呈現膠著狀態。
一方面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新機加快問世,華為在核心芯片技術上已經不占據絕對的優勢。尤其是在用一顆少一顆的麒麟9000芯片上,華為也一直在縮減產量,從而導致華為手機市場份額的下降。另一方面,oppo、vivo等手機廠商憑借以往強大的用戶群體,以及多機型、多價位的發布優勢,從而使自己的市場份額得到了提升。
顯然,華為手機業務已經遭遇了創立以來最大的危機。國內、海外市場都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但站在中國手機行業的角度上來看,無論是小米在海外還是OV在國內都,一定程度上承接了華為的市場份額。
(圖1來源:華為官網)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