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4 10:56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王紅 | [要聞]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市場專家認為,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要與深化改革相互促進。
近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圓桌會上的講話中,對新階段、新格局下有序推動資本市場制度型對外開放進行了闡述。他認為,近一時期資本市場開放工作從落地情況看,政策是到位的,效果是好的,下一步要堅持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對機構設置、開辦業務、產品持開放態度。同時,易會滿在講話中還強調,要注重統籌開放與防范風險的關系,防范外資大進大出,妥善處置中概股問題。
對此,接受采訪的資本市場專家認為,這表明監管部門堅定推進資本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改革方向沒有發生改變,不會因外部環境的短期變化而受到影響。同時,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要與深化改革相互促進,與防范風險統籌考慮,通過平等對話合作解決相關分歧。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表示,從改革開放的角度而言,凡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結合中國的市場特征,在探索中不斷優化。
陳靂表示,證監會主要負責人的相關表態,不但體現了中國資本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的姿態,同時也結合了當前全球復雜經濟環境和中國經濟重要特征。“就當前全球市場而言,我們一是要防范輸入性的通脹風險,二是要規避匯率大幅波動的影響,三是要有一定的自信和信心,從中國自身經濟的角度出發,更客觀地分析判斷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進程以及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發展的相互促進作用。”
粵開證券研究院負責人康崇利表示,2019年以來,監管部門推進資本市場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9條舉措取得了良好效果,當前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步伐穩健。截至2020年底,外資持續3年保持凈流入,境外投資者持有A股資產突破3萬億元。但從中國資本市場目前外資參與情況看,持股市值和業務占比均不到5%,潛力還很大。
市場專家認為,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要與深化改革相互促進。一方面,資本市場對外開放行穩致遠要以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為支撐;另一方面,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落腳點是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深化改革,充分借鑒和吸收全球最佳實踐,全面促進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更為定型、透明、可預期。
康崇利表示,對內改革是對外開放的基礎,只有內部改革保持韌性,對外開放才能穩步推進、風險可控。近年來,資本市場持續深化改革,科創板、創業板注冊制改革落地,新三板改革穩步推進,全面推行注冊制提上議程;退市新規優化退市標準,簡化退市流程,強化風險提示,進一步提升上市公司質量。資本市場不斷深化改革,完善基礎制度,促進了資本市場良性發展,提高了資本市場韌性,從而進一步提升了A股市場對外資的吸引力。
專家認為,新時期、新階段的國際國內形勢與以往相比已有變化,必須創新工作思路,平衡好擴大開放和市場穩定之間的關系。在中概股問題上,監管部門觀點和態度一如既往,仍然強調平等對話合作是解決中美審計監管問題的唯一有效途徑。對此,市場普遍期待中美監管機構能早日就中美審計監管合作達成共識,為跨境融資營造一個良好的法治和監管環境。
康崇利表示,資本市場對外開放,需要建立起完備的風險防范措施,防止熱錢大進大出。同時,仍要繼續促進資本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為人民幣國際化奠定基礎。不斷增強A股市場的活力和韌性,有序促進內外資的良性競爭,從而促進我國金融行業的穩健發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