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0 09:48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作者:俠名 | [要聞]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是一項系統性、全面性改革。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此前表示,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應該是一整套緊密聯系、內在協調、相互支撐的制度生態體系,共同構成...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指出,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提高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比重。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多位代表委員指出,“十四五”期間及未來一個階段,我國資本市場將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基礎性制度,構建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
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是一項系統性、全面性改革。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此前表示,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應該是一整套緊密聯系、內在協調、相互支撐的制度生態體系,共同構成保障資本市場正常運轉和有效發揮作用的“四梁八柱”。
同時,相關市場主體也在抓緊制度建設。2020年12月4日,上交所發布新修訂的《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委員會管理辦法》,為從源頭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建立制度。深交所召開法律專業咨詢委員會成立大會,對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的包容性和適應性等課題組織研究。中證協發布實施《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加強路演推介和詢價申購管理等。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劉新華從法律層面給出建議,表示應進一步加大司法制度供給,構建新的證券執法司法體系機制,加大對違法案件的查處力度,營造更好的金融法治環境。
全國人大代表、深圳證券交易所理事長王建軍指出,要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的目標,
確保改革行穩致遠,有必要深化落實民事賠償責任優先原則,構建與注冊制改革相適應的證券罰沒款“賠先罰后”機制。
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多層次資本市場不僅涵蓋主板、創業板和科創板,而且也包括三板市場和區域股權交易市場。
2021年2月26日,滬深交易所發布實施“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向科創板、創業板轉板上市辦法(試行)”,明確轉板上市各項制度安排,規范轉板上市行為。
而打通區域股權市場、新三板市場與滬深市場的聯系,可以改變當前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內部聯通效率不高等問題,更好發揮資產市場的融資作用。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證監局局長賈文勤指出,新三板精選層系列制度的推出,以及公募基金投資精選層的具體實踐,已為保險公司、社保基金等專業機構投資者參與新三板奠定了基礎,應進一步明確專業機構投資新三板的政策,可考慮將新三板精選層股票納入保險公司、社保基金的投資范圍。
加快注冊制改革
作為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部分,注冊制相繼在科創板、創業板試點,并且穩步推進,發行定價市場化程度、審核注冊效率和可預期性大幅提高。
注冊制對資本市場帶來的擴容影響顯著。上交所的數據顯示,2020年科創板新增上市公司145家,募集資金2226.22億元。深交所的數據顯示,創業板實行注冊制以來,共63家公司成功上市,募集資金合計660億元。
全國政協委員、申萬宏源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表示,經過一年多的試點推廣,科創板及創業板的相關制度已經為全面實施注冊制創造了基礎、積累了經驗。“要落實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市場監管,特別是市場主體的自我監管和自律監管等。” 楊成長說道。
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
與注冊制改革相配套的是常態化退市機制也正加快完善。隨著退市新規付諸實施,上市公司多元化退出渠道將更加暢通。
賈文勤代表表示,北京證監局今年將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作為工作重點。一方面,把好入口,深入挖掘轄區優質企業,支持企業積極利用資本市場工具做大做強。另一方面,暢通出口,嚴格落實退市監管要求,嚴厲打擊防范以規避退市為目的的違法違規和打“擦邊球”行為,對符合退市標準的企業堅決加快出清節奏,避免“僵而不死”“久拖不退”,同時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破產重整,多渠道出清風險。
而穩步推進注冊制改革與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并行,將有助于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優化市場生態。
全國人大代表、立信會計師事務所董事長朱建弟建議,通過提升監管效能,將治標與治本結合,強化上市公司主體責任,壓實中介機構責任。以完善上市公司綜合監管體系,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機制,營造支持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良好環境。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