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4 08:29 | 來源:新京報貝殼財經 | 作者:未知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截至2月底,除牧原股份外,A股上市部分豬企2021年1月的銷售數據陸續出爐。
????????“站上風口,豬都能飛上天”,雷軍的一句戲言,在本輪“最強豬周期”下成為了國內生豬養殖企業的寫照。國內上市豬企正抓住“機遇”,開啟瘋狂擴產計劃。
????????近日,A股13家上市豬企近日披露的2020年銷售數據顯示,13家豬企合計出欄生豬5550.45萬頭,占據全國出欄量比例大幅升至10.53%,占比首次超過10%。
????????13家上市公司之間的“地位爭奪”日趨激烈。2020年全年,牧原股份以1811.5萬頭的出欄量一騎絕塵以外,正邦科技憑借955.97萬頭的出欄量,趕超溫氏股份的954.55萬頭,新希望則實現出欄829.25萬頭,緊跟在溫氏股份之后。
????????根據上市公司公開披露數據,2021年,牧原股份目標出欄量5000萬頭,新希望、正邦科技目標出欄量均為2500萬頭。溫氏股份2年前曾定下3000萬頭的銷售目標,但據溫氏股份證券部人士告訴記者,這是之前規劃的目標,“現在情況發生變化,年內預計很難完成目標??梢灶A見,豬企間的“二哥爭奪戰”在2021年仍將繼續下去。
????????生豬提前出欄沖業績,1月溫氏反超正邦
????????截至2月底,除牧原股份外,A股上市部分豬企2021年1月的銷售數據陸續出爐。
????????據貝殼財經記者統計,正邦科技、新希望、溫氏股份、天邦股份、天康生物、傲農生物、唐人神、大北農、金新農出欄量分別為79萬頭、73萬頭、100萬頭、47萬頭、15萬頭、16萬頭、16萬頭、31萬頭、10萬頭。
????????數據顯示,今年1月上市豬企出欄量普遍出現下滑,僅溫氏股份、天邦股份出欄量出現明顯上漲。反映到收入上:溫氏股份銷售收入41億元,環比增加17%;天邦股份銷售收入14億元,環比增加85%。
????????單從1月份數據來看,溫氏股份出欄量遠遠甩開正邦科技和新希望,似乎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但這并不意味著溫氏股份在全年能將優勢長期保持下去。根據正邦科技公告,其1月份公司生豬銷售數量環比下降主要是由于2020年2季度末3季度初的仔豬外銷量增加、仔豬育肥投苗量較少所致。
????????除上述正邦科技所描述的周期性因素以外,業內人士普遍認為,1月多數豬企銷售數據出現下滑,一定程度上與上市公司沖業績讓生豬提前出欄有關。開源證券2月份發表研報表示,2020第四季度豬企沖刺全年出欄量、冬季豬病擾動下提前出欄現象普遍。
????????牧原一騎絕塵仍瘋狂擴產
????????過去一年里,上市豬企之間的市場爭奪一直在發生,不同豬企之間市值、銷量之間梯度差異明顯。
????????2019年之前,養豬市場曾呈現“溫牧正天”的頭部四大天王格局,但隨著非洲豬瘟來襲,行業在短短一兩年內就完成了大洗牌。
????????到2020年年末,牧原股份無論是市場估值還是銷售數據都一騎絕塵,遠遠趕超溫氏股份等其他企業,成為短期內無可匹敵的龍頭。同時,新希望成為新晉頭部養豬大戶,天邦股份則掉隊明顯,其最新市值242億元,不及牧原股份的零頭。
????????3月2日收盤市值顯示,牧原股份當前市值4482億元,超過第2到4名的溫氏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之和。其2020年年初至今,股價漲幅高達129.29%,同樣排名13家公司第一。
????????從銷售數據和業績表現上看,牧原股份的這一市場地位實至名歸。2020年,其生豬出欄量1811.5萬頭,實現銷售收入550.65億元,凈利潤約為270億-290億元,同比增長341.58%–374.29%。
????????新的一年里,牧原股份計劃繼續“瘋狂”擴產:其預備實現生豬出欄目標5000萬頭,是2020年出欄數(1811.5萬頭)2倍以上。
????????第二集團豬企爭奪“榜眼”
????????溫氏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三家公司則正在上演一場“榜眼”爭奪戰。
????????市場估值上,3月2日,溫氏股份市值1150.4億元,新希望最新市值1082.4億元,正邦科技則只有509.8億元,與前面兩家差距甚遠。
????????不過從銷售數據來看,2020年,正邦科技生豬銷量已經反超了溫氏股份,其年內實現生豬銷量955.97萬頭,超過溫氏股份的954.55萬頭,新希望829.25萬頭,排名最后。
????????2021年,三家公司同樣開啟了“大躍進”式擴產。其中,正邦科技和新希望公開的2021年的生豬銷量目標均為2500萬頭,均較2020年翻了超過1倍。
????????2020年1月,溫氏股份曾表示,2021年生豬目標銷量3000萬頭。3月2日晚,溫氏股份證券部人士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3000萬頭是“十四五”規劃時提出的目標,現在情況發生變化,3000萬頭目標預計今年難以完成,公司的最新目標尚未知曉。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以來,在一眾上市豬企股價起飛之際,溫氏股份市值卻發生明顯縮水。其最新市值1150億元,較2020年年初縮水了32%。
????????市值表現與業績有關。2月19日晚間,溫氏股份2020年度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20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74.11億元,同比下降46.94%。公告方面解釋,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下降,主要原因是受活禽市場供給過剩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影響,活禽銷售價格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
????????除上述頭部企業之外,其他上市公司同樣在積極擴產,其中,天邦股份、傲農生物、唐人神等企業的2021年銷量目標均較2020年銷量發生翻倍。
????????年內肉價可能下滑,行業或再洗牌
????????隨著豬企不斷擴產,2021年開始,豬肉或將出現回落。
????????2020年12月3日,牧原在投資者關系活動中透露,未來2-3年生豬市場價格隨著供給量的提升會出現價格持續下降的可能,預計2021年國內生豬價格仍將維持較高水平,企業需要不斷降低養殖成本才能抵御行業低谷期的到來。
????????同年11月27日,天邦股份在投資者調研接待中同樣對2021年豬價判斷:公司對豬價有三檔預期,謹慎估計均價18元左右,中性估計均價20元左右,樂觀預期均價22元以上,預計2021年豬價整體趨勢是先高后低。
????????除了降低成本外,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這兩年豬周期到來,如果豬肉價格短期大幅下跌,會給一些“高杠桿”養豬帶來財務風險,到時豬企之間或將出現新一輪洗牌。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A股13家豬企中,正邦科技、傲農生物、龍大生物的資產負債率在60%以上。
????????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四家頭部豬企中,正邦科技資產負債率最高,為67.64%,其次是新希望為58.18%,同比2019年末上漲了9個百分點。流動比率上,牧原股份和溫氏股份最高,分別為1.14%和1.42%,新希望和正邦科技排名靠后,分別為0.89%和0.92%。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彭碩 編輯 徐超 校對 張彥君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