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3 09:37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近日,蘇州瑞博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瑞博生物”)科創板IPO已獲問詢。2020年12月29,公司IPO申請獲上交所受理,國泰君安擔任公司保薦機構。招股書顯示,瑞博生物主營...
????????近日,蘇州瑞博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瑞博生物”)科創板IPO已獲問詢。2020年12月29,公司IPO申請獲上交所受理,國泰君安擔任公司保薦機構。
????????招股書顯示,瑞博生物主營業務為小核酸藥物的開發,形成了包括降血糖、抗前列腺癌、抗視神經損傷、抗乙肝、抗高血脂等多個小核酸藥物在內的在研產品管線。
????????作為至今尚未實現盈利的醫藥企業,公司此次IPO將采用第五套上市標準,即預計市值不低于40億元,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且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準開展二期臨床試驗。
????????多年研發尚未盈利
????????招股書披露,瑞博生物目前尚無藥品獲得商業銷售批準,也無對外授權許可收入及其他營業收入,2017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研發投入以及經營相關開支導致公司尚未實現盈利。
????????在此期間,瑞博生物歸母凈虧損分別為7341.14萬元、9866.04萬元、1.34億元、1.91億元;扣非凈虧損分別為8172.60萬元、1.12億元、1.41億元、1.36億元。截至2020年9月末,其累計未彌補虧損6868.50萬元。公司近幾年的主要財務數據如下:
????????來源:招股書
????????對此,招股書提示,如果公司對外授權商業化許可不如預期或是藥品商業化遇阻,公司收入未能按預期增長,則可能導致虧損進一步增加。除了面臨主業盈利不確定性的風險外,瑞博生物的5家控股子公司也處于虧損狀態。
????????截至2020年前三季度,其控股子公司中除了瑞博香港未披露業績外,瑞博開拓、蓬萊和甘、瑞博蓬萊、瑞博居爾4家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508.02萬元、-120.37萬元、-23.9萬元、-233.84萬元。
????????據《投資者網》了解,除了瑞博生物,目前國內專注于小核酸藥物的公司還包括圣諾制藥、歌禮生物、以及上市公司舒泰神、香雪制藥等。據悉,瑞博生物成立2007年,起步相對較早,不過卻是其中少數未有營收的公司。
????????在業內人士看來,創新藥從研發到上市周期一般橫跨7到10年,投入一般在5億到10億元之間,是否有持續資金投入,從某種意義上決定了生物醫藥企業創新藥研發的成敗。而瑞博生物成立至今已經超過13年,卻至今沒有成功商業化的創新藥品,其產品上市周期可以說是相當長了。
????????數輪融資后股權分散
????????《投資者網》梳理發現,2017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瑞博生物的經營現金流凈額一直處于流出狀態,2017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分別為-6760.76萬元、-9796.02萬元、-1.35億元、-1.42億元。
????????在此期間,公司則通過融資來補充資金。據悉,瑞博生物分別于2015、2017年完成A輪、B輪融資,公司加速了產品管線和小核酸藥物遞送技術研發,并在2019年12月初完成2億元C1輪融資,2020年4月完成4.7億元C2輪融資。
????????2020年9月下旬,瑞博生物又完成新一輪增資,認購方包括上海澤鴻、工研院創投、高新創投。公司此次增資發行股份204.06萬股,發行完成后注冊資本增加至1.21億元。根據發行價格29.79元/股進行測算,瑞博生物當時的估值約為36.11億元。
????????《投資者網》梳理發現,2017年4月至2020年11月,瑞博生物共發生過超10次股權變動事項,其中包括5次股權轉讓和7次增資,2020年8月公司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最近一年來,公司新增了37名股東,目前共有50名股東,但尚無控股股東。
????????其中實際控制人LIANG ZICAI(梁子才)、ZHANG HONGYAN(張鴻雁)及一致行動人合計控制公司發行前32.96%的表決權。如果此次成功發行上市,實控人及一致行動人的表決權比例將減少至24.63%。
????????除了上述股東,其他持有瑞博生物5%以上股份的股東包括先進制造基金、Wise Vigour、Ionis、深圳翼龍。此外,磐霖仟源、磐霖盛暉、上海磐隴和磐霖鴻裕也合計持有瑞博生物5.60%的股份。公司股權結構圖如下:
????????來源:招股書
????????對此,瑞博生物在招股書提示,由于公司股權相對分散,若在上市后潛在投資者通過收購控制公司股權或其他原因導致實際控制人控制地位不穩定,將對公司未來的業務發展和經營管理帶來一定風險。
????????不過,公司能夠獲得多輪融資或也意味著被外界看好。據悉,小核酸藥物具有靶向精準、療效明顯、開發周期短等優勢,近年來正成為全球生物制藥巨頭的發力點。有證券機構保守估計,2025 年全球市場規模將遠超100億美元,并在未來二十年內保持持續高速發展。
????????產品問世仍存不確定性
????????根據招股書,瑞博生物本次發行的股票數量不超過4100萬股,擬募集資金總額為16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將按照輕重緩急順序投資于藥物研發項目和補充運營資本。
????????據了解,截至2020年前三季度,瑞博生物正在開展十余款在研產品研發,共有4款主要在研產品處于臨床研究階段和臨床試驗申請階段。其中SR061用于治療非動脈炎性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NAION),處于II/III期臨床研究階段;
????????SR062用于治療2型糖尿病,處于II期臨床研究階段;SR063用于治療AR-V7陽性的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處于IIa期臨床研究階段;SR016用于治療慢性乙肝,處于IND申請階段。公司產品研發情況進度圖如下:
????????來源:招股書
????????不難發現,在上述產品中,研發進度領先的產品多數為合作研發,而自主研發的產品進度則相對較慢。其中,SR016為自主研發的產品,但是瑞博生物表示基于該項目整體臨床開發計劃及審評進展,將撤回其在中國大陸的臨床試驗申請。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如微芯生物、澤璟制藥、君實生物等產品已走向商業化或臨床尾期的創新藥公司,瑞博生物的研發人員占比最高,達76.75%,而公司在產品數量以及技術水平上卻并非遙遙領先,比如擁有79項授權專利的微芯生物研發人員占比還不及公司一半。瑞博生物與同行可比公司比較情況如下:
????????事實上,小核酸藥物在中國尚屬于創新前沿領域,目前除Spinraza作為孤兒藥獲批上市外,尚無其他小核酸藥物在國內獲批上市。而國外如Alnylam、Ionis、諾華等資金、技術等方面實力強大的國際知名企業,也正在積極布局國內市場搶占份額。
????????相比之下,國外小核酸藥物已有多款藥物獲批,且實現商業化發展。有分析人士指出,我國小核酸藥物發展潛力較大,但在生產方面,國內企業弱于國際企業,目前國內市場被國際企業占據,未來國產替代空間較大。
????????對于公司尚未盈利、產品研發進度以及股權分散等方面問題,《投資者網》向瑞博生物發函求證,不過至今未獲回復。如今,帶著種種不確定性的瑞博生物選擇奔赴科創板,又將給其發展帶來怎樣的轉變?(思維財經出品)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