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5 14:45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楊潔 | [要聞]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資本市場與綠色產業的融通一直是行業關注的重點。
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是解決我國資源環境生態問題的基礎之策。2月22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在“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方面提到,“支持符合條件的綠色產業企業上市融資”。
“《指導意見》展現了我國對于環境保護的高度重視,對于人民幸福感的認真呵護,對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貢獻。”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經濟發展正在由高速增長轉向為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中國正在精心建立健全綠色經濟體系,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成為世界環保事業的新生領軍力量。
“綠色事業需要資本激勵,資本市場可以為綠色產業企業提供優先上市通道,提供再融資便捷通道。這會有力引導企業積極開展綠色運營,能夠助力中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形成。”田利輝進一步分析道。
資本市場與綠色產業的融通一直是行業關注的重點。2016年8月份,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等7部委聯合印發《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出了支持和鼓勵綠色投融資的一系列激勵措施,其中包括“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綠色企業上市融資和再融資。在符合發行上市相應法律法規、政策的前提下,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綠色企業按照法定程序發行上市。支持已上市綠色企業通過增發等方式進行再融資。”2017年3月份,中國證監會發布《中國證監會關于支持綠色債券發展的指導意見》,引導證券交易所債券市場進一步服務綠色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證券日報》記者據同花順iFinD數據梳理,2020年,滬深交易所發行99只綠色公司債券(債券名稱中含“綠色”),發行規模合計779.5億元,較2019年增長24.49%。今年以來,截至2月24日,滬深交易所發行15只綠色公司債券,發行規模合計54.69億元。
IPO方面,以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新證監會二級行業)為例,截至2月24日,A股共有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上市公司55家,合計首發募資338.76億元。
“我國資本市場大力支持綠色企業融資,監管層從監管理念、制度設計、審核把控方面進一步加大對環保問題的重點關注,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田利輝表示,近年來,在監管層的支持下,綠色能源、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行業的企業上市融資及再融資數額巨大。滬深交易所也建立了“綠色通道”,設計綠色債券統一標識,推動綠色公司債券發行,成效斐然。上市公司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報告制度逐步建立,上市公司環境和社會責任方面的信息披露義務的監管持續強化。綠色股票指數、綠色債券指數、綠色發展的證券投資基金種類豐富。
談及未來資本市場應如何進一步助力綠色產業企業發展,寶新金融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首先,鼓勵綠色產業企業上市只是其中一種支持措施,中國香港一直希望做大綠色金融,這也是深圳的發展方向,可以在深港對相關金融產品和交易進行試點,充分利用國際市場的便利性,與國際綠色金融實踐接軌;其次,應制定綠色發展考核機制,發揮地方政府積極性,可以針對不同綠色金融產品與財稅、產業等支持引導政策有機結合起來,促進金融機構積極開展綠色金融業務;最后,在ESG投資方面可以采取更優惠的政策,鼓勵和支持ESG投資企業上市。
“資本市場可以從推動綠色金融標準化形成、完善上市公司強制性環境信披制度和實現綠色發展國際合作等三方面入手,進一步服務綠色產業發展,助力經濟轉型升級。”田利輝認為。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