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3 08:54 |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普信資產還通過關聯方持有多家上市公司、擬上市公司的股權,其PE業務通過“戰略合作機構”北京征和惠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來完成。天眼查APP顯示,管環宇直接持有征和惠通7...
普信資產是一家大型三方財富管理公司,員工一度超4000人,但在2020年初卻出現爆雷。近期,山東地方檢察院還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罪名對其分公司負責人批捕。普信曾自吹背景雄厚,但有普信員工和客戶向《紅周刊》記者透露,所謂的國資背景可能是其花幾百萬元買來的。
另外,《紅周刊》記者獲悉,普信資產還通過關聯公司征和惠通持有多家上市公司、擬上市公司的股權,特別是重倉了芯片產業鏈,但就結果來看,似乎并不太理想,如投資入股的科創板公司山石網科的股價表現平平,2020年2月份以來股價持續下行;投資的擬IPO公司集創北方、晶科電子,要么科創板審核終止,要么主動撤回上市輔導。
普信資產涉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國資背景疑似花錢購買所得
在《普信資產爆雷規?;蜻_200億涉自融兩塊基金銷售牌照有違監管新規》一文中,《紅周刊》記者曾指出普信資產存在自融、假標、違規披露等情況,而就在文章發表后不久的1月29日,山東滕州市檢察院發布公告稱,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對普信資產滕州分公司負責人馬靜批準逮捕。
對于此事,普信資產員工李先生向《紅周刊》記者表示,“非吸”的定性很嚴重。對普信的員工來說,在定性“非吸”后,未來不僅可能會被要求退傭,甚至部分員工有可能要承擔一定的刑事責任。
盡管如此,圍繞普信資產仍有大量謎團仍待澄清。譬如,為何實控人管環宇在公開出鏡中有“寰宇”和“環宇”兩個名字?對此,有知情人士向《紅周刊》記者分析,可能管鉆了早年身份證制度的漏洞,其本人很可能有兩套身份證,即便有一個身份證被法院限制消費,管也可以利用另一個身份證搭乘飛機和高鐵,甚至購買奢侈品等。
另外,普信資產的股東背景也是迷霧重重,股東背景看似顯赫,如通稿中多次炫耀其有著強大的國資背景——“普信資產為中鴻盛世(北京)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其主要股東背景為: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旗下浙江中郵控股有限公司、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旗下華夏燕興有限公司等機構”。工商信息顯示,華夏燕興曾是兵器裝備集團的三級子公司。
不過,投資人王先生、普信資產員工李先生等向《紅周刊》記者透露,他們事后才了解到,普信資產僅花了幾百萬元就得以掛靠在兵器裝備集團的子公司下,換言之,“國資”的身份是買來的。而且兵器裝備集團在覺察到風險后早就已經退出??晒┳糇C的是,2020年5月,兵器裝備集團轉讓了華夏燕興的股權。
前海匯聯幾經轉讓難免爆雷宿命
股東頻繁變更,挑戰監管要求
在普信資產對外擴張過程中,其掌握的基金銷售牌照——“微動利”助力頗大。此外,《紅周刊》此前曾獨家報道指出,在“微動利”之外,管環宇還直接控制了另一張獨立基金銷售牌照——深圳前海匯聯基金銷售有限公司。
據天眼查APP,2018年7月,北京愛晚建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從佐助控股有限公司、王旭航手里接下前海匯聯的全部股權。而王旭航以及佐助控股的股東陳鄂就是知名P2P平臺“牛板金”的創始人。2018年7月,牛板金爆雷,未兌付規模超40億元。2020年12月底,王旭航被杭州中院判處無期徒刑。據《紅周刊》記者了解,管環宇一直未將前海匯聯用于普信的擴張,其背后的原因很可能跟王旭航被捕一事有關。
頗具戲劇性的是,在管環宇從王旭航手中接下前海匯聯不到兩年,同樣爆雷了。2021年以來,南方基金、華潤元大基金等多家公募明確表示,“為保護持有人利益”終止與前海匯聯基金銷售公司的基金銷售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1月中旬,前海匯聯的大股東上?;瑢崢I有限公司再次發生股權變更,股東由北京愛晚建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變更為北京鴻友魁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據天眼查APP,成立于2019年12月底的北京鴻友魁通看似與管環宇和普信資產無交集,但從成立時間點看,有普信投資人就提出了質疑,這很可能是管的“瞞天過海”之計,即在爆雷前做好了資產轉移的安排。
押寶芯片產業鏈
多個投資標的上市希望堪憂
值得注意的是,普信資產還通過關聯方持有多家上市公司、擬上市公司的股權,其PE業務通過“戰略合作機構”北京征和惠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來完成。天眼查APP顯示,管環宇直接持有征和惠通7成股權。
以山石網科為例?!都t周刊》記者獲得的資料顯示,2018年10月,征和惠通借深圳惠潤富蔚投資中心(有限合伙)參與了山石網科的增資擴股,入股成本為5100萬元,持股約1%。2019年9月,山石網科成功在科創板IPO,發行價為21.06元/股,上市后股價最高時曾沖至66.5元,但2020年2月份以來,股價持續下行,目前已跌至34.7元。從山石網科招股書來看,惠潤富蔚(有限合伙)承諾在入股后36個月內不轉讓股權,即到目前尚未減持。
在未上市公司中,征和惠通還重倉了芯片、醫療產業鏈,但其即便押中了熱門賽道,也未能投中優秀標的。如征和惠通在2016年投資了集創北方,該公司的主業為提供顯示控制芯片整體解決方案,主要客戶包括京東方、TCL等芯片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2019年2月,集創北方與中金公司簽署A股上市輔導協議,但很快在當年8月就宣布終止上市輔導;同樣IPO不順利的還有征和惠通于2017年通過產業基金間接投資的晶科電子,該公司主營業務為LED封裝器件及其應用產品研發、產銷。2019年12月底,晶科電子申請科創板IPO,但在2020年5月,晶科電子又主動終止了IPO審核。
那么普信投資人能否將管環宇持有的普信體系外的上市或非上市公司股權列入追索范圍?有投資人向記者表示,征和惠通發行的近30只基金產品的資金來源大頭應該來自于私募客戶,在扣除這些基金投資人的本金和收益后,剩余資產有可能用于對普信客戶的兌付。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