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3 16:08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作者:孫永劍 | [文娛]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電競愛好者達到了4.2億人。電競人群逐步增多,在全球的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現象。近年來,各地都把推動電競發展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并舉辦一些大型的電競比賽。越...
盡管大眾對于電競曾存在著很多誤解,認為電子競技等同于“沉迷網游”“不務正業”,然而,“脫胎”于網游的電競行業,已有科班“正規軍”。更為可喜的是,電競,作為一個新興的行業,已經步入正軌并且正在醞釀成熟的商業模式和盈利增長點
“電子競技項目成為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并參與2022年杭州亞運會。”亞奧理事會在2020年12月16日的這項官宣,為電競產業送來了利好,也升格了手游迷們的娛樂空間。憑借“在線”優勢,新興的電競產業正讓千“宅”萬戶成為競技賽場。
電競“正規軍”打造新商業模式
電子競技(Electronic Sports),簡稱“電競”。作為電子游戲比賽達到“競技”層面的體育項目,電競也是一種職業,和棋藝等非電子游戲比賽類似,是利用電子設備作為運動器械進行的、人與人之間的智力和體力結合的比拼。通過電子競技,可以鍛煉和提高參與者的思維能力、反應能力、四肢協調能力和意志力,培養團隊精神。以段位晉級為比賽規則的王者榮耀S21賽季,自2020年9月24日正式上線以來,已通過手機平臺吸引數以千萬人參與。
盡管大眾對于電競曾存在著很多誤解,認為電子競技等同于“沉迷網游”“不務正業”,然而,“脫胎”于網游的電競行業,已有科班“正規軍”。
事實上,早在2016年9月,教育部就要求高校應在體育類項目中增加“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從而為電競行業培養和輸送經營管理類人才。專業人士表示,電競專業并非教學生“打游戲”,而是提供行業需求的電競管理、數據分析師、教練、主播,游戲策劃等技能型人才。
廣東作為游戲開發商聚集地,吸引了多所高等院校以及職業學院相繼開設電競專業。2017年,廣州市白云工商技師學院成功申報電競專業,成為全國首家開辦電競專業的廣東電子競技技工學校。2019年,廣東創新科技職業學院成為廣東省第一個開設電競專業的高等院校,2021年計劃招生300人。廣州現代信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也于2020年開設電競賽事管理和電競俱樂部管理兩個專業方向,當年計劃招生200名,共4個班。
“我們開辦這個專業,希望可以培養更多的電競專業工作者,滿足社會的需求。從2019年到現在,我們的招生數量連續攀升,發展潛力很大。”廣東創新科技職業學院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教師李三鑫近日表示。
更為可喜的是,電競作為一個新興的行業,已經步入正軌并且正在醞釀成熟的商業模式和盈利增長點。
“電競市場是一個向好的發展方向,它越來越成為一種比較年輕的競技娛樂的生活方式和社交方式。”在日前召開的數字經濟與電競行業論壇上,VSPN量子體育COO、電競行業資深從業者鄭奪表示。最新統計顯示,電競愛好者達到了4.2億人。電競人群逐步增多,在全球的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現象。近年來,各地都把推動電競發展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并舉辦一些大型的電競比賽。越來越多的電競產品不斷涌現,有著非常強大的影響力。
在他看來,互聯網走到哪兒、直播走到哪兒,電競可能就會隨之在相應的地方得到發展,并引起市場的“爆發性”增長。其中尤其要提及的是,商業廣告贊助,第一個賽季可能只有幾百萬元,第二個賽季就可能破億元,這是因為市場其實已經廣泛存在,只要有賽事就能點燃它。
而成熟的多產業鏈的電子競技生態圈,無疑是行業內普遍期待的。
“電子競技具有金字塔的模式。”嗶哩嗶哩電競公司總裁陳悠悠正從獨特視角審視著行業的發展。在她看來,位于行業最上層的是廠商,傳統體育項目不可能歸屬于任何一個廠商,但電子競技例外,它一定會歸屬于某一個廠商,而且商業收益豐厚。第二層是平臺直播模式,在這一層,電競廠商把這種電子競技的模式傳播給下面的基塊。最下一層才是競技主場。這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商業生態的概念。
她預言,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新興電競項目進入人們的視野,會有更有想象力的終端項目出現,比如說VR。從底層生態來看,越來越多的城市會介入電競文化內容。全民電競的那一天一定會到來,那時會有一種比較被人接受以及容易操作的業態。
政策發力為新興大市場儲能
國家層面對于電競行業的重視,正為市場爆發儲備著能量。
2020年,由企鵝智庫、騰訊電競、尼爾森和國際電子競技聯合會(GEF)發布的《2020年全球電競運動行業發展報告》顯示,疫情期間中國電競用戶新增約2600萬。而國際電競賽事相繼落戶,也預示著全球電競的中心正在向中國轉移——2020年8月16日,“電競北京2020”王者榮耀世界冠軍杯總決賽在北京凱迪拉克中心上演;8月1日,在上海舉辦的2020Chinajoy全球電競大會上,拳頭游戲與上海市政府共同宣布,2020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將全程在上海舉辦,同時2021年的全球總決賽也將在中國舉行。而商家早已瞄準那些即將宅在家里過新年的手游迷們,游戲手柄、斗魚耳機、藍牙鼠標……各式電競器械設備正成為熱搜。
諸多利好影響下,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相繼擁抱電競產業,政策頻出。
發力建設“網絡游戲之都”的北京,在2020年舉辦了“電競北京2020”系列活動,北京國際電競創新發展大會、電競之光展覽交易會、2020年王者榮耀世界冠軍杯總決賽相繼上演。同時,一系列電競及相關產業政策正在加速落地,展露了北京以電競產業為抓手、建設網游之都的決心。
上海浦東新區宣布落戶30個重點電競項目,涵蓋了從場館、賽事到企業的各個產業門類,預計帶動區域電競游戲產業新增百億元營收。以電競游戲為代表的數字文化產業將成為浦東在線經濟新的增長點,助力上海打造“全球電競之都”。
海南發布了支持電競產業發展的“海六條”,在資金、人才、稅收、免簽、賽事審批和轉播上逐步完善和推出相應支持政策,大力支持電子競技發展。如今,在南海自由貿易港生態軟件園區內,以電競、游戲等為主的數字文體企業超過1000家。
進入2021年,深圳電競制作中心揭牌,DYG電子競技俱樂部落地深圳主場,并啟動2020王者榮耀冬季冠軍杯總決賽。騰訊也在充分利用了自身游戲和文化產品在年輕人中的覆蓋度和影響力,以廣泛的形式與各地政府在扶貧、旅游、公共事務方面進行了深度合作。騰訊游戲副總裁、電競總經理侯淼表示,騰訊將助力深圳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電競產業中心”。據了解,截至2020年底,深圳游戲企業數量超4000家,加上科技創新、數字、文化創意產業集聚,讓深圳電競產業具備了良好的發展環境,也將帶動粵港澳大灣區中心電競產業的持續發展。
依托蘇州工業園區,蘇州已經聚集了一批電競產業上下游的相關企業。在蘇州高鐵新城核心區,有以賽事執行和內容生產為主的先知電競,有以組織賽事落地的魔競電子,還有以游戲開發運營為主的熱血網絡。蘇州市發改委牽頭制定的《關于促進蘇州市電競產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在1月20日正式印發并于2月1日起執行。該意見提出了要將蘇州建設成為“國際電競名城”的宏偉目標。文件強調,每年在蘇州舉辦1-2個專業性強、人氣度高的國際國內電競頂級賽事,用5年時間集聚3-5個頭部電競企業和戰隊,建設3-4個可承辦國內外頂級電競賽事的大型專業化電競場館,引進和培育100名創新引領、專業技能突出的電競高端人才,不斷擴大“蘇州電競”品牌影響力。
廣州天河區也使出重拳,促進天河區電競產業的發展。1月25日,天河區發布了2021年“1號文件”《廣州市天河區關于扶持游戲產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該實施意見中明確加速建設電競產業發展核心區,優秀人才可享入戶與教育優惠、支持重大電競產業項目落地天河、鼓勵原創電競內容產品開發、引導企業積極參與電競賽事,按照項目劃分給予相應的資金獎勵。此前,廣州天河曾發布《廣州市天河區電競產業發展規劃(2020-2030年)》,明確了天河區2020-2030年電競產業發展藍圖。
后疫情時代,中國電競產業抓住機遇,逆勢增長,為產業的大發展蓄力儲能,展現出蓬勃的生命力。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