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1 14:31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作者:黃春棉 | [汽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與其合資企業,在中國大陸及香港市場共交付汽車385萬輛,與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9.1%,其中進口車型交付約170700輛。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中國乘用車市...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CEO馮思翰
“從市場分析看來,最近五年中,日系車的市場占比在不斷提升。包括豐田、本田和日產在內,借鑒了大眾汽車此前在華的成功經驗,即在兩個合作伙伴中投放相似的產品。”大眾汽車集團(中國)CEO馮思翰絲毫不回避競爭對手的進步,“當然,我們也要展開競爭,積極推進各項舉措。”
1月20日,大眾中國媒體交流會如期舉辦,包括馮思翰在內的多位高管參與其中,解讀2020年銷量業績、各業務板塊的市場目標,以及在生產、研發、環保等方面的戰略思考。
2020年,汽車行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馮思翰表示: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展現了強大韌性和創新能力,集團業務運營仍然取得了重大進展。強大的產品組合以及在數字化營銷和線上購車服務領域的升級突破,確保了集團能夠在艱難的市場環境中穩步前行。集團2020年取得的成績離不開中國客戶長期以來的信任,11萬集團員工的辛勤付出,以及合資企業伙伴的通力合作。
數據顯示,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與其合資企業,在中國大陸及香港市場共交付汽車385萬輛,與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9.1%,其中進口車型交付約170700輛。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中國乘用車市場銷量回落至2000萬輛左右,同比下降約6%。從市占率角度而言,大眾汽車集團(中國)以19.3%的份額繼續保持市場領先。
面對中國汽車市場最近三年來的整體下滑,以及新冠疫情帶來的巨大影響,弱勢企業或品牌正面臨著大浪淘沙的嚴峻挑戰,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此前曾統計分析,包括合資在內的約16家企業(或品牌),在最近五年已被迫“出局”。相比之下,高檔車和新能源的發展仍具有一定潛力,市場前景看好。
“用我同事的話來說,量產車中的二線國際品牌,在最近五年里,市占率下滑了約6%,表現堪憂;相比之下,斯柯達的成績略好,但并不理想。”馮思翰在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時說,“我們對斯柯達的產品依然很有信心,接下來也會與合作伙伴一道,做好新的市場定位。”
數據顯示,斯柯達在2020年全球汽車銷量為100.48萬輛,同比下降19.1%。中國是斯柯達全球最大單一市場,2020年銷售17.3萬輛,同比減少38.7%;德國作為其第二大市場,2020年銷售16.18萬輛,同比減少15.4%。
談及“南北大眾”(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在2020年的迥異表現,馮思翰先是盛贊了一汽大眾運營能力,表示“在品牌、市場營銷和經銷商合作等方面,一汽大眾非常成功”;對于上汽大眾的“落差”,馮思翰認為一方面會加強新產品的換代和投放速度,另一方面會積極消除“帕薩特碰撞事件”帶來的影響,以達到兩個合作伙伴均衡發展的態勢。
數據顯示,大眾汽車品牌及其子品牌捷達于2020年在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共計交付汽車285.11萬輛。盡管整體市場呈回落趨勢,大眾汽車品牌仍保持穩健表現,繼續成為中國消費者的購車首選。
此外,大眾汽車品牌進一步強化SUV攻勢,將產品陣容擴展至11款,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全年共交付SUV車型80.55萬輛,占品牌總銷量的29.9%(2019年同期為26.0%)。大眾汽車品牌正在加速推進電動化攻勢,2020年向中國消費者共計交付新能源汽車5.23萬輛,同比增長36.0%。捷達子品牌全年汽車交付量超過15萬輛,約占中國乘用車市場份額的1%。
“對于捷達的表現,我給出7分(10分滿分),捷達具有德系基因,德系品質保障,市場定位也比較成功。”馮思翰在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時說,“當然,還需要更好的市場分析和策略,提升目標市場的滲透率。”
此外,對于奧迪和保時捷兩個高檔車品牌而言,2020年仍取得了再創新高的業績,其中奧迪品牌銷售72.74萬輛,同比增長5.4%,連續第五年實現銷量增長;保時捷品牌銷售8.9萬輛,同比增長2.6%。中國仍然是保時捷全球最大單一市場。
談及2021年的預期,馮思翰表示:隨著產品陣容的拓展和中國市場的正向增長,預計今年銷量會有實質性的增長,計劃推出的25款全新車型,其中包括13款新能源車型,同時在全新發布的14款SUV中也包含部分新能源車型。預計到2025年,將進一步推進電動化攻勢,集團旗下各個品牌在中國新能源汽車交付量將達到100萬輛。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