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8 10:47 | 來源:國際金融報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據了解,振華新材從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主要提供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及儲能領域產品所用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
????????上市前業績變臉,可能會牽扯出一系列問題。
????????近日,寧德時代2018年第一大供應商振華新材提交了IPO申報稿,擬登陸科創板,公司計劃募集資金12億元。需要指出的是,振華新材2019年和2020年前三季度就已發生了業績變臉的情況。
????????一口氣“虧光”
????????據了解,振華新材從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主要提供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及儲能領域產品所用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
????????2017年-2019年以及2020年前三季度(下稱“報告期”),振華新材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3.47億元、26.55億元、24.28億元、6.84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658.97萬元、6776.09萬元、3376.36萬元、-1.32億元。
????????振華新材報告期內的第一大客戶均為A股上市公司寧德時代,相關銷售金額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51.72%、65.22%、74.44%、32.03%。
????????從寧德時代方面來看,除2020年前三季度財報未詳細披露外,寧德時代2017年至2019年前五大供應商中均有振華新材身影,且振華新材在2018年是寧德時代的第一大供應商。
????????但是兩者業績卻出現反向變動,比如,振華新材2019年業績三指標下滑——營業收入同比下滑8.53%,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50.17%,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71.49%。而寧德時代2019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4.63%,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34.64%,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25.15%。
????????另外,寧德時代2020年前三季度業績略微下滑,而振華新材卻業績暴跌。具體數據方面,寧德時代2020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下滑4.06%,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3.1%。而振華新材2020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猛降68.12%,歸母凈利潤更是巨虧1.32億元,虧損金額為2019年歸母凈利潤的3.88倍。
????????這導致振華新材2020年9月30日的未分配利潤轉正為負,低至-2370.28萬元。
????????上海漢盛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王建新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依據法律法規,在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向股東分配利潤的,股東必須將違反規定分配的利潤退還公司。這意味著,在年末的未分配利潤轉負為正前,振華新材無法向股東進行分紅。
????????擴產的矛盾
????????從毛利率角度來看,大客戶寧德時代報告期內毛利率雖然連續下降,分別為36.29%、32.79%、29.06%、27.41%,但仍然遠高于振華新材的毛利率。振華新材報告期內的毛利率分別為15.22%、9.64%、10.58%、3.15%。
????????需要指出的是,振華新材報告期內主營業務的成本構成中,直接材料占成本的比例均超過80%。振華新材2020年前三季度主要產品鎳鈷錳酸鋰三元正極材料單位成本降幅為9.01%,但相比之下,公司銷售均價的降幅高達16.18%。正是因為這種不匹配關系,導致振華新材2020年前三度毛利率“雪崩”。
????????這就導致產生了一個尷尬的現象,即振華新材在產能利用率較低的情況下卻計劃募資擴產。
????????振華新材申報稿披露的產能利用率針對的是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包含鎳鈷錳酸鋰三元正極材料、鈷酸鋰、復合三元及其他。
????????2019年和2020年前三季度,振華新材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年化產能均為3萬噸,但產能利用率卻分別為69.78%和23.99%。
????????此次科創板IPO,振華新材擬使用募集資金最多的募投項目是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生產線建設項目(沙文二期),公司預計使用募集資金6.5億元,總投資為7.81億元。根據投資計劃,該項目建設期為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項目建成后,將形成年產1.2萬噸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生產能力,包括三元正極材料、鈷酸鋰及復合三元等。
????????這可能導致振華新材相關的產能利用率進一步下滑。
????????與龍頭差距大
????????振華新材在申報稿中表示,根據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數據,2017年至2019年,我國前十大三元正極材料生產商出貨量合計占比分別為75.8%、74.51%、71.8%,其中振華新材市場份額分別為8.1%、9.87%、9.9%,分列第五名、第四名、第三名。
????????同一時期,前兩名為容百科技和長遠鋰科。其中,容百科技在2017年、2019年占據第一名,長遠鋰科則在2018年占據第一名。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2019年的市場份額第三名,振華新材與前兩名的差距較大。
????????利潤方面,振華新材2019年營業收入相當于容百科技和長遠鋰科的57.96%和87.8%,但歸母凈利潤只相當于兩家公司的38.62%和16.37%。
????????在利潤差距背后,振華新材2019年的毛利率比容百科技和長遠鋰科分別低了3.42個百分點和6.6個百分點。另外,振華新材2020年前三季度毛利率與龍頭的差距被拉大,除了長遠鋰科未披露數據外,振華新材與容百科技的毛利率差距擴大至8.34個百分點。
????????資產負債方面,振華新材因為2020年前三季度大額虧損,導致負債率由2019年末的59.34%攀升至2020年9月底的67.34%。某券商研發部的高管對記者表示,一般來說,資產負債率超過70%,企業就可能面臨債務償還擁堵的風險。毛利水平要跟上,負債利息要能被完全覆蓋,才能抵抗風險。
????????而容百科技2020年9月30日的負債率只有27.19%,長遠鋰科最新數據顯示,其2019年年末負債率為21.23%,均遠低于振華新材。
????????在負債率攀升的同時,振華新材現金流方面的表現也令人擔憂。振華新材報告期內只有2017年的經營性現金凈流量為正,報告期合計經營性現金凈流量為-6.29億元。其中2020年前三季度,振華新材的經營性現金凈流量為-4.26億元。
????????換句話說,從現金流角度來看,振華新材報告期內經營活動不但沒有帶來現金的凈流入,反而還流出了六個多億。
????????而容百科技雖然2017年和2018年經營性現金凈流量為負,但2019年和2020年前三季度均為正數,分別為1.17億元和4.47億元。
????????長遠鋰科2017年至2019年經營性現金凈流量均為正,合計為2.08億元。
????????關于公司負債率攀升,經營性現金凈流量較差是否有償債壓力,以及募投項目產能能否消化等問題,記者向振華新材發去采訪提綱,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