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8 10:13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1月15日,贏合科技股價跌停,跌幅達19.99%,單日成交額創上市以來新高至12.20億元,3個機構席位合計賣出逾2億元。
又一家上市公司董事長出事了。
1月17日晚,贏合科技公告,1月15日收到董事長、CEO王維東家屬通知,王維東因涉嫌操縱證券、期貨市場罪,已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其個人涉嫌違法情況尚待公安機關進一步偵查。
1月15日,贏合科技股價跌停,跌幅達19.99%,單日成交額創上市以來新高至12.20億元,3個機構席位合計賣出逾2億元。
贏合科技的股吧已經炸鍋,人氣飆升至A股前30名。股民感慨:“真是防不勝防啊”、“今夜徹底睡不著了,我已經掛好了跌停委托了”、“這些聰明資金跑得真及時”。
來源:Choice
實控人已易主
公開資料顯示,贏合科技成立于2006年6月,2015年5月登陸創業板。王維東生于1977年,系贏合科技創始人之一,另一位創始人是其夫人許小菊。
2020年1月,因換屆原因,王維東不再擔任贏合科技總裁一職,改由許小菊擔任。贏合科技表示,王維東主要負責公司戰略及投資事宜,公司日常經營管理由許小菊負責。因此,上述事項不會對公司日常經營活動產生重大影響。目前,公司日常經營活動正常。
截至2020年三季報,兩人合計直接持有股份比例降至18.93%,其中王維東持有1.12億股,占比17.13%,其中0.56億股處于質押狀態;許小菊持有1176萬股,占比1.80%,其中392萬股處于質押狀態。
目前贏合科技的實控人已易主。2019年11月11日,王維東、許小菊與上海電氣簽署《股份轉讓協議》,將其持有贏合科技總股本的9.73%股份通過協議轉讓方式轉讓給了上海電氣。同時王維東、許小菊夫婦出具了《放棄全部表決權的承諾函》,上海電氣成為贏合科技控股股東,實控人變為上海市國資委。
隨后,上海電氣又通過協議轉讓和定增的方式增持贏合科技,鞏固了控制權。截至2020年三季度,上海電氣持有贏合科技1.84億股,持股比例為28.28%。
王維東被拘留后,贏合科技隨即對董事長一職進行改選。公告顯示,贏合科技于1月17日召開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于改選公司第四屆董事會董事長的議案》,同意改選公司董事王慶東擔任公司董事長。
根據公告,除了自2020年1月起至今擔任贏合科技董事外,王慶東還是上海電氣自動化集團副總裁,公告稱其具備豐富的工業自動化技術研發及投資管理等工作經驗。
股價提前跌停
詭異的是,上述公告披露前一個交易日即本周五,贏合科技股價跌停,全天成交額12.2億元,創上市以來新高。
1月15日的龍虎榜顯示,東吳證券無錫和風路證券營業部賣出金額高達1.58億元,按照當日股價區間計算,折合賣出575萬股至703萬股;3個機構席位合計賣出2.03億元。
截至2020年三季度,進入贏合科技前十大流動股東名單的門檻是608萬股,只有上海電氣持股比例超5%,其余9位股東多為機構,其中3位股東系個人,分別是張龍(717.46萬股)、傅津津(670.69萬股)和楊愛玲(619.34萬股)。
來源:Choice
上述三位自然人股東所持股份幾乎都為融資方式買入。具體來看,張龍除通過普通證券賬戶持10650股外,還通過申萬宏源客戶信用交易擔保證券賬戶持有716.40萬股;傅津津所持股份全部通過財通證券股份客戶信用交易擔保證券賬戶持有;楊愛玲所持股份全部通過申萬宏源證客戶信用交易擔保證券賬戶持有。
楊愛玲2019年二季度進入贏合科技前十大流通股東之列,彼時持股數量為458萬股,與其同時進入的另一位股東為楊愛梅,持股數量為471萬股。楊愛梅在去年二季度退出前十大流動股東之列,而楊愛玲持續加倉,在去年一季度上升至贏合科技第四大流通股東之列、持股數量為727萬股,隨后陸續減持。
翻閱贏合科技2019年半年報以來的財報,對前十大股東或前十大無限售流通股東之間的關系,公司表示:“王維東與許小菊系夫妻關系;除此以外未知其他股東之間是否存在關聯關系或一致行動關系。”
盤面顯示,贏合科技在公告大股東變更為上海電氣后,股價一騎絕塵,到2020年3月9日,累計大漲158%。
贏合科技2019年二季度以來走勢來源:Choice
業績預增市場不買賬
贏合科技致力于鋰電池自動化生產設備的研發、設計、制造、銷售與服務,產品廣泛應用于鋰電池生產的各個主要工序。此外,贏合科技子公司深圳市斯科爾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研發、生產、銷售電子煙、煙彈、霧化器及其他電子煙配件,業務涵蓋代工和自主品牌的電子煙,主要銷往海外市場。
1月15日跌停前,贏合科技剛發了一份靚麗的業績預告,預計2020年盈利3億元至3.6億元,同比增長82.16%-118.60%。
公司表示,盈利上升的原因是:受益于新能源汽車行業回暖,新能源設備需求快速增長,報告期內公司鋰電設備業務實現穩健增長,全年新接有效訂單超過33億元;公司持續加強研發創新,核心設備性能和品質行業領先,進而構建了良好的產品競爭力及品牌優勢,使得客戶結構及訂單質量持續優化,運營質量逐季提升,規模效應逐步顯現。
不過,二級市場對公司的業績預增并不買賬。公告發布后的3個交易日(1月13-15日),贏合科技連續大跌,累計跌幅27.43%。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