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8 09:51 | 來源:中國經營報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精密科技此次登陸資本市場擬發行不超過3834萬股,募資約3.15億元,全部用于精密生產線擴建項目。
汽車零部件公司大連德邁仕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精密科技”,838724.OC)A股IPO進程再進一步。近期,創業板上市委公告,精密科技首發獲通過。
不過,在首發獲通過的當日,上市委針對以下問題提出了問詢:報告期內(2017年至2020年1~6月)精密科技收購大連金華德精密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連金華德”)合并業績并形成大額商譽,精密科技部分產品毛利率較低甚至為負,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償債能力指標較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低。上市委要求精密科技結合前述情況,說明其經營能力的可持續性及重大風險。
近日,針對上市委提出的質疑,精密科技在提交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申請文件審核問詢函的回復》中作出了相關回應。其中,關于持續經營問題,精密科技方面稱,受新冠疫情及汽車行業景氣度復蘇情況不及預期等因素影響,公司主要客戶的訂單需求將可能面臨波動的情況或主要客戶經營情況出現惡化,將給精密科技的生產經營帶來負面影響。
精密科技此次登陸資本市場擬發行不超過3834萬股,募資約3.15億元,全部用于精密生產線擴建項目。值得一提的是,從2018年起,精密科技各類設備的產能利用率就開始出現下滑。在全球汽車產業遭受疫情沖擊尚難以預計何時復蘇,以及在其產能利用率、主營業務毛利率持續下行的背景下,精密科技選擇進一步擴張,擴產產能未來如何消化等問題受到質疑。
對于上述質疑,精密科技回應《中國經營報》記者稱:“公司設備利用率下降為暫時性的,公司正積極開發汽車零部件類新客戶、新產品,公司設備利用率將會逐步提升。”
持續經營能力受質疑
精密科技成立于2001年,其于2016年8月在“新三板”正式掛牌。2020年6月29日,精密科技創業板發行上市文件獲受理。
招股書顯示,精密科技的主營業務為研發、生產和銷售精密軸及精密切削件,主要應用于汽車動力系統、汽車視窗系統、汽車車身及底盤系統,其所處市場容量等主要受到下游汽車行業景氣度的影響。
招股書數據顯示,報告期內,精密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5億元、3.9億元、4.1億元及1.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667.73萬元、5672.89萬元、3481.32萬元及1660萬元。2017年~2019年,精密科技營收持續增長,然而其盈利水平卻持續下行。
精密科技營業收入持續增長背后,與其2018年收購了大連金華德有著密切的關系。
2018年10月,精密科技斥資7440萬元收購了其他股東持有的大連金華德77.5%的股權。收購完成后,大連金華德成為精密科技的全資子公司。合并報表之后,精密科技在2018年及2019年的收入出現了大幅增長。同時,收購大連金華德使精密科技2018年及2019年的毛利分別增加了554.04萬元和2232.92萬元。除了直接并表的利潤外,2018年精密科技原持有的大連金華德22.5%的股權經評估后增值,給公司帶來投資收益約1308.19萬元,約占其2018年利潤總額的23.42%。
招股書顯示,若不考慮合并大連金華德的因素影響,2019年精密科技的營業收入較上年減少1593.14萬元,下降幅度為4.27%;2019年毛利較上年下降2278.46萬元,下降幅度為21.88%。也就是說,收購大連金華德“扮靚”了精密科技的業績。精密科技也因此被質疑依靠收購提升業績。
綜合來看,精密科技當前的經營業績并不算理想。報告期內,其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8.67%、28.24%、25.18%和26.44%。受下游汽車市場產銷量下降、銷售產品結構變化、銷售產品毛利率變化以及年降因素和新產品開發進度等的影響,精密科技2019年毛利率較2018年下降3.06個百分點。報告期內,精密科技部分產品毛利率較低甚至為負。
在首發獲通過的當天,精密科技的持續經營能力等問題也受到上市委的關注。招股書披露的信息顯示,報告期內,精密科技流動比率分別為1.71、0.85、0.9和0.79,速動比率分別為1.28、0.57、0.64和0.51,下降明顯且遠低于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與此同時,精密科技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35.43%、45.17%、46.44%和46.32%,處于增長態勢且遠高于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由此,上市委要求精密科技結合相關情況說明其經營能力的可持續性及重大風險。
在《問詢函的回復》中,精密科技方面表示,公司主要產品所處的精密軸和精密切削件這一細分領域,具有較大的市場空間和市場容量,能夠為公司的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成長空間。
近年來,精密科技加大了對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的研發,積極開拓客戶、開發產品,拓展業務,2019年、2020年1~6月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分別實現銷售收入375.95 萬元、370.44 萬元,在動力系統零部件的銷售收入中的占比分別為1.92%、4.03%,呈遞增態勢,但總體占比不高。
精密科技方面坦承:“由于新能源汽車的需求增加,全球汽車行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大變革時代,如果公司不能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客戶開拓、產品研發、生產技術提升、規模生產、質量控制等方面保持優勢,市場競爭地位將受到影響。”
此外,2020 年上半年,新冠疫情蔓延,全球汽車行業的整體情況受到影響。精密科技前五大客戶之一舍弗勒 2020年上半年虧損 3.53 億歐元。精密科技方面表示,如果公司主要客戶經營情況出現惡化,將會影響公司的訂單情況,進而對公司的經營業績帶來不利的影響。
產能利用率連年下滑仍募資擴產
一般而言,募投項目是公司產能利用率接近或已滿負荷,而且市場需求旺盛,然而,記者注意到,從2018年起,精密科技各類設備的產能利用率就開始出現下滑。
招股書數據顯示,報告期內,精密科技主要產品的產能利用率情況如下:無心磨床期內產能利用率分別為81.89%、82.62%、76.11%和73.21%;數控車床期內產能利用率依次為113.98%、96.6%、77.12%、59.02%;多軸機期內產能利用率分別為113.95%、85.23%、64.14%、58.86%。
主要產品產能利用率連年下滑為何仍選擇繼續募資擴產?在自身經營能力不斷萎縮、全球汽車行業景氣度尚未復蘇的背景下,精密科技擴產產能未來如何消化等受到質疑。
對此,精密科技證券辦相關人士回應記者稱,公司設備利用率下降為暫時性的,公司正積極開發汽車零部件類新客戶、新產品,隨著汽車行業景氣度的逐步回升,公司設備利用率將會逐步提升。同時,公司擬定了擴大生產能力、產品和客戶開發、研發及技術創新等多項措施保證公司未來發展。
“公司積累了豐富的優質客戶資源,客戶大多為全球知名的大型汽車零部件龍頭企業。優質的客戶資源一方面為公司提供了長期穩定的訂單和現金流;另一方面進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市場開拓能力,有利于公司新產品的開發和銷售。”精密科技方面對記者表示。
招股書顯示,精密科技客戶大多為全球知名的大型汽車零部件龍頭企業,包括博世(Bosch)、大陸(Continental)、法雷奧(Valeo)、馬勒(Mahle)、 舍弗勒(Schaeffler)、德昌電機(Johnson Electric)、三葉電機(Mitsuba)、德爾福(Delphi)、豐田(Toyota)等。
值得一提的是,報告期內,精密科技對前五名客戶的銷售收入分別為2.03億元、2.25億元、2.09億元和1億元,2019年較2018年出現了一定下滑。汽車行業產銷量下滑導致精密科技主要客戶的需求減少。精密科技在招股書中坦承,如果未來主要客戶的需求仍繼續出現縮減的情況,將會給公司帶來收入下滑的風險。
在主營業務之外,記者注意到,精密科技還多次遭遇監管部門處罰。2019年7月,精密科技因“未依照《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第八條規定的期限公示年度報告的”,被大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行政處罰一次。
根據大環罰決字[2015]080018號信息顯示,精密科技在2016年曾因對危險廢物揚散、流失、滲漏或者造成其他環境污染被大連市環境保護局處以行政處罰并處罰款40000元整。然而,在招股書中,精密科技卻表示:“公司不存在環境保護方面的行政處罰記錄或相關的處罰支出。”
在招股書中精密科技為何未對上述行政處罰予以披露?其對記者解釋稱,公司在 2019年6月21 日披露的招股書中對該項環保處罰進行了披露。該項處罰未在更新后招股書的報告期內,故無須披露。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