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8 09:28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石磊磊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毛利率連續三年下降新業務難撐起業績增長
????????《電鰻快報》文 / 石磊磊
????????2020年12月17日,深圳市博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碩科技)向上市委提交了注冊稿,即將登陸創業板。招股書披露的信息顯示,博碩科技主要從事電子產品功能性器件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該公司電子產品功能性器件業務聚焦于智能手機、智能穿戴設備等消費電子以及汽車電子兩大應用領域;同時還為滿足客戶需求配套提供夾治具及自動化設備的設計、研發、生產及銷售。
????????在閱讀該公司提供的上市資料時,《電鰻快報》注意到,博碩科技的毛利率連續三年下降,其中智能手機及汽車電子類產品毛利率在2018年和2019年分別下跌了4.96%和10.28%。盡管該公司近年來在開拓新產品,但對其毛利率提升不大,毛利率依然呈下跌趨勢。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博碩科技對來自富士康的營收依賴嚴重,該公司有超過50%的收入來自富士康,未來存在較大的風險,而且,收入來源集中高已經讓該公司的應收賬款居高不下。
????????毛利率連續三年下降 新業務難撐起業績增長
????????招股書披露的信息顯示,盡管即將登陸資本市場,但博碩科技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近年來,該公司的毛利率暴跌,單一客戶銷售額占營業收入比重過大。盡管博碩科技對此積極采取應對措施,比如該公司加大智能穿戴和車載業務的投入,但業內人士質疑這些措施對該公司帶來的好處。
????????近年來,隨著手機、智能穿戴設備等消費電子及汽車電子領域等下游市場近年來快速發展,需求不斷擴張,市場前景廣闊。報告期內,博碩科技智能穿戴等功能性器件的收入在2018增長了105.78%,2019年度增長了240.22%。此外,該公司汽車電子的收入在2017-2018年度增長了124.42%,2018-2019年增長了105.64%。
????????招股書披露的信息顯示,2017-2019年,博碩科技的汽車電子收入占比分別為3.47%、5.59%和8.93%,智能穿戴業務收入占比為1.15%、1.70%和4.50%。
????????然而,盡管兩個新業務的占比在升高,但報告期內該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卻在下降,分別為50.28%、46.17%和43.16%。其中,智能手機及汽車電子類產品在2018-2019年毛利率分別下跌了4.96%和10.28%,而智能穿戴類設備不跌反升,升幅達16.94%,在整體毛利率下降情況下表現亮眼。而汽車電子類業務的毛利率在2018年和2019年由29.34%跌至19.06%,2017年和2018年毛利率的增幅不明顯,僅有2.3%。
????????自2014年以來,隨著智能手環、智能手表、智能耳機等智能穿戴設備的滲透率快速提升,全球智能穿戴設備市場規模迅速擴大。根據IDC數據,2019年全球可穿戴設備銷售數量達3.37億部,較2018年同比增速高達89.04%。根據IDC數據,2018年,蘋果、小米、華為、三星等智能手機廠商出貨量合計占市場的61%,2019年上述廠商的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升。
????????盡管隨著市場需求增長,博碩科技的智能穿戴業務也提升,然而,從智能穿戴市場來看,盡管目前仍處于上升階段,但可以很明顯的看到,智能穿戴市場正在復制智能手機市場,市場的集中化趨勢越發明顯,在這種情況下,供應鏈端的競爭異常激烈。
????????努力開拓新產品 但起色不大
????????招股書披露的信息顯示,報告期內,博碩科技的營業收入雖然分別為2.81億元、3.92億元和5.0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33.97%,保持了快速增長勢頭。然而,在2018-2019年增速卻由39.42%下跌至28.73%,下降了10.69個百分點。營業利潤和利潤總額增長率亦呈下跌趨勢,跌幅分別為0.75%、0.81%,凈利潤增長率跌幅更高達13.63%!
????????具體分析,該公司的業績主要來源依然是智能手機類產品,2017年,該部分產品營收占比超過了95%。盡管近年來汽車電子和智能穿戴類產品的業績在提升,但智能手機類產品的營收占比依然維持在65%以上,而后兩者在過去兩年中的業績增速較快。
????????在毛利率方面,報告期內,博碩科技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50.28%、46.17%和43.16%,連續三年下降,其中電子產品功能性器件對主營業務毛利的貢獻分別為99.99%、88.11%和86.46%,產品結構變動及產品本身毛利率變動是影響公司毛利率變動的兩個主要因素。
????????事實上,為了阻止毛利率持續下降,博碩科技不斷加大了研發投入,持續開拓產品新的應用領域及新的產品品類,但整體起色不大,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綜合毛利率分別為50.29%、46.17%和43.18%,依舊呈下跌趨勢。
????????業績嚴重依賴富士康 應收賬款居高不下
????????除了毛利率連續三年下降外,博碩科技的客戶集中度也存在一定的風險。2017年至2019年,博碩科技的前五大客戶合計銷售額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99.59%、98.23%和92.40%,其中對富士康的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75.91%、83.91%和54.17%,盡管客戶集中度在下降,但對一家客戶的銷售占比仍超過一半以上。
????????業內人士認為,一方面,大客戶意味著支柱型的訂單,但也隱患巨大。一旦大客戶富士康稍有風吹草動,博碩科技的業績就有可能地動山搖。另外,行業流傳一種說法:蘋果強則富士康強。
????????然而,最近幾年來,蘋果的處境開始變的不好,比如:蘋果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業務一直下跌,蘋果手機銷量曾經出現了兩三成左右的暴跌,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和中國市場的排名都出現下降,其最大的代工廠富士康也失去了往日的輝煌。由此可見,博碩科技押寶于富士康的業績回暖,或許并不可靠。
????????此外,對大客戶的依賴的另一后遺癥就是應收賬款的高企。當該公司接受穩定的訂單時,也意味著被大客戶占用的款項不是小數,賬期也不會短。報告期各期末,該公司應收賬款凈額分別為1.74億元、3.07億元和2.8億元,占報告期各期末流動資產的比重分別為86.15%、91.50%和72.64%。
????????此外,報告期各期末,該公司的應收賬款金額較大,且應收賬款賬齡甚至長達一年。應收賬款回款周期延長,將會影響營運資金的日常周轉并導致該公司整體資金成本上升。
????????就以第一大客戶富士康為例,博碩科技對富士康的應收賬款更為集中,報告期三年里,除了信利光電占據個位百分比的應收賬款,其余高達八九成的應收賬款均由富士康貢獻。
????????現如今,在中美貿易摩擦不緩解的情況下,富士康屈服于美國壓力,不得不巨資投產美國本地工廠,但似乎并不順利,未來富士康的前景也不樂觀;將之視為最大客戶依賴的博碩科技,短期內要找出解決困境的辦法,未免過于勉強。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