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5 14:09 | 來源:金融界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這是眾生藥業自2009年登陸資本市場以來首次出現全年業績虧損,子公司業績不達標造成的商譽減值則是“元兇”。
1月3日晚間,眾生藥業(9.69 -2.32%,診股)(002317.SZ)披露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0年全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下簡稱“凈利潤”)為虧損4.5億元至虧損3.8億元,上年同期為盈利3.18億元。
這是眾生藥業自2009年登陸資本市場以來首次出現全年業績虧損,子公司業績不達標造成的商譽減值則是“元兇”。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2015年眾生藥業曾以13億元的現金取得先強藥業100%股權,產生9.16億元商譽。盡管在業績承諾最后一年業績就已下降近33%,但由于累計金額達標,先強藥業精準完成2015年至2017年三年的業績承諾。
然而在此之后,先強藥業盈利能力持續下降。其中,2018年即業績承諾完成次年,先強藥業凈利潤“腰斬”,次年回升7.7%,2020年下降84.5%。
不只是這一筆并購,2019年眾生藥業作價4.23億元實現對新三板公司逸舒制藥(832796.OC)的控股。雖然逸舒制藥完成三年業績承諾,但在業績承諾的最后一年即2019年,逸舒制藥扣非凈利潤同比減少近三成。2020年上半年,逸舒制藥營收和凈利潤繼續下降17.33%、46%。
在此情況下,眾生藥業將對包括逾17億收購而來的先強藥業、逸舒制藥等三家公司計提最高8.9億元的商譽減值。不過,在計提后眾生藥業賬面仍有1.64億元商譽,依舊存在減值風險。
對三家子公司計提近9億商譽減值
公告顯示,眾生藥業出現虧損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公司全資子公司先強藥業主要產品為注射用單磷酸阿糖腺苷和頭孢克肟分散片,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銷售急劇下降,雖下半年在積極的營銷策略下有所恢復,但至年末仍未能擺脫疫情影響,全年銷售同比降幅明顯。現時全民衛生防護意識全面加強,預計短中期內對相關領域藥物的需求將持續維持低水平,同時先強藥業部分品種面臨國家集采壓力,長期來看難以達到預期銷售水平。
因此,公司擬計提的商譽減值范圍為7.4億元至7.8億元。本次商譽減值后,先強藥業的商譽余額范圍為9535萬元至13535萬元。
不只是先強藥業,眾生藥業控股子公司逸舒制藥和全資孫公司也面臨商譽減值問題。其中,逸舒制藥產品同樣受到疫情影響,導致上半年銷售有所下降,雖下半年市場有所恢復,但至年末全年業績仍不達預期。鑒于技術開發難度和市場環境變化,公司于近期決定終止主要產品奧美拉唑腸溶膠囊等產品的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研究工作。為此,公司擬對逸舒制藥的商譽計提減值范圍為8000萬元至1億元,商譽減值后,逸舒制藥的商譽余額范圍為6267萬元至8267萬元。
此外,眾生藥業全資孫公司糖網醫療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業務基本停頓,團隊人員流失嚴重,市場化運營舉步維艱。公司于近期重新規劃了該公司的發展路徑,確定了將其僅作為公司零售、基層市場推廣業務配套手段的戰略定位。根據相關會計政策規定,眾生藥業擬對糖網醫療計提商譽減值準備892萬元。
長江商報記者粗略統計,眾生藥業將對上述三家公司進行最高約8.9億元的商譽減值,直接導致公司全年業績出現虧損。
但同時眾生藥業表示,在扣除上述商譽減值影響后,公司的凈利潤同比有所增長。一方面,公司核心品種為慢性病用藥,隨著國內疫情的有效控制,終端需求已得到較好的恢復,公司主要產品的市場銷售已逐步恢復正常。公司加大力度覆蓋零售及縣域、基層醫療市場,使各業務板塊貢獻更加穩健。
另一方面,處置子公司股權確認收益導致投資收益增加,預計非經常性損益后對公司凈利潤的影響金額約為2.2億元。
兩并購標的業績大幅下降
事實上,眾生藥業此次業績“爆雷”早已有跡可循。
據公司介紹,眾生藥業為中國制藥工業百強企業,公司研發和生產的中成藥和化學院主要立足于心血管科、眼科、神經科、消化科以及老年性退行性病變等核心治療領域。
2015年5月,眾生藥業推出上市后的最大一筆收購,公司以12.7億元現金收購了先強藥業97.69%股權,并在當年10月再以3003萬元收購先強藥業剩余2.31%股權,共計耗資13億元使得先強藥業成為上市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收購完成后,公司的產品涉及的領域增加了抗病毒類、抗生素類、產科類等領域。
在內生及外延式雙重作用下,眾生藥業業績穩步提升。2009年至2018年,公司連續十年營收凈利雙增,其中營業收入由5.52億元增長至19.64億元,凈利潤則由1億元增長至4.2億元。十年間,公司的扣非凈利潤僅在2017年下降10.15%,但在次年快速恢復。
但與此同時,對于先強藥業的收購也使得眾生藥業賬面商譽飛速提升。年報顯示,2015年末,眾生藥業賬面商譽由上年的0.32億元增長至9.48億元,其中先強藥業的并表就產生了9.16億元商譽。
高溢價并購產生商譽的同時,先強藥業作出業績承諾,即2015年至2017年先強藥業扣非凈利潤將分別不低于0.8億元、0.9億元、1.152億元,合計不低于2.912億元。
從完成情況來看,2015年至2017年,先強藥業分別實現扣非后凈利潤8610.39萬元、12236.38萬元、8275.3萬元,三年累計實現業績29122.07萬元,“踩線”實現業績承諾。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盡管先強藥業完成三年業績承諾,但在2017年公司扣非后凈利潤已經同比減少32.37%。而在業績承諾期滿后,先強藥業盈利能力更是大幅下降。2018年和2019年,先強藥業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84億元、2.3億元,同比增長-20.76%、25.1%;凈利潤4491.55萬元、4491.55萬元,同比增長-47.66%、7.7%,遠遠不及剛收購時的水平。
在此情況下,2019年眾生藥業僅對先強藥業計提商譽減值4050.91萬元,同時疊加計提壞賬準備、部分研發項目終止的因素,2019年眾生藥業實現營業收入25.32億元,同比增長7.2%;凈利潤3.18億元,同比減少27.07%。
另一家子公司逸舒制藥也面臨著商譽減值問題。彼時,眾生藥業作價4.23億元收購逸舒制藥80.526%股權,對后者的持股比例提升至90.6537%。
逸舒制藥原股東作出業績承諾,即2017年至2019年,逸舒制藥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3000萬元、3600萬元、4200萬元,累計不低于1.08億元。實際上,2017年至2019年,逸舒制藥實現扣非后凈利潤3590.73萬元、4829.96萬元、3382.11萬元,雖然累計實現扣非凈利潤1.18億元超過業績承諾數,但2019年逸舒制藥扣非后凈利潤同比減少29.97%。
2020年上半年,先強藥業和逸舒制藥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975.19萬元、5585.04萬元,同比減少62.54%、17.33%;凈利潤398.74萬元、1184.84萬元,同比減少84.5%、46%。
去年前三季度,眾生藥業實現營業收入13.1億元,同比減少31.72%;凈利潤3.01億元,同比減少18.21%;扣非后凈利潤1.78億元,同比減少50.19%。截至去年三季度末,眾生藥業賬面商譽價值高達10.54億元,占其期末總資產和凈資產的比例分別為18.8%、25%。
需要注意的是,按照眾生藥業業績預告,公司此次將對包括先強藥業、逸舒制藥在內的三家公司計提最多8.9億元的商譽減值,在計提完成后,眾生藥業賬面還存在1.64億元商譽,其中收購先強藥業和逸舒制藥商譽余額分別為9535萬元、6267萬元。如果兩家公司業績繼續不達預期,眾生藥業仍存在商譽減值風險。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