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1 04:05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作者:張懿 | [汽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包括奔馳、寶馬在內的汽車制造商正尋求推遲和豁免,印度計劃中的進口車零部件新質量規定,稱該規定將增加成本、影響銷售并擾亂供應鏈。...
據知情人士透露,包括奔馳、寶馬在內的汽車制造商正尋求推遲和豁免,印度計劃中的進口車零部件新質量規定,稱該規定將增加成本、影響銷售并擾亂供應鏈。
根據印度一份政府通知草案,要求對不同零部件實施更嚴格的質量檢查新規定,自今年年初以來已陸續出臺,而更嚴格的法規最早可能于10月出臺。據了解,所有汽車制造商都必須遵守規定,但奔馳、寶馬和奧迪等國外高端品牌的進口零部件比例最高,因此受影響最大。
此前,印度總理莫迪曾經表示,希望減少進口,以提振當地制造業,使印度更加自給自足,并使其能夠在全球供應鏈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這只是額外的合規負擔,不會提高本土產量,因為豪華車的產量太小,無法實現規模經濟。”一位高管說。事實上,豪華車在印度年汽車銷量中所占比例不到1%,但在收入方面貢獻了約10%。
從2021年4月1日起,類似的規定將適用于擋風玻璃和其他安全玻璃。今年6月,印度還規定,企業進口某些類型的輪胎必須獲得許可證。
一位汽車業高管表示:“這完全違背了經商便利的宗旨。”他指出,在疫情已經打擊了收入和需求之際,新規定的出臺可能阻礙在印度的進一步投資。“影響全球公司繼續在印度銷售受影響車型意愿的,遠不止成本,而是復雜性。”
為此,近幾周,德國高檔品牌、大眾集團、福特和豐田的高管已與政府官員進行了幾輪談判。
奔馳印度公司負責人Martin Schwenk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額外的要求“將使小批量業務無法生存”。奔馳要求“制定一個合理的中長期實施時間表,并在短期內對低產量制造商進行豁免。”
大眾的印度分公司也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對于高檔車,不可能實現“大部分零部件或零部件的本土化,因為市場總規模很小。”
此外,汽車制造商也在通過印度汽車制造商協會(SIAM)進行游說。Schwenk稱,奔馳已通過SIAM向相關部門表達了擔憂,"希望能有一個積極的結果。"
消息人士稱,除了這些游說努力外,大眾、奔馳和寶馬還于7月在新德里與德國大使舉行了一次會議,向他通報了這一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商務部長Piyush Goyal上周在一次汽車大會上表示:“短期會有痛苦,但長期會有收益。”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