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8 04:34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常佩琦 | [要聞]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8月,北向資金雖然小幅凈流出20.3億元,但境外資金延續增持人民幣債券的態勢。Wind資訊顯示,截至8月末,境外機構在中央結算公司托管的債券規模達24578.3億元,環比增加117...
國家外匯管理局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646億美元,較7月末上升102億美元,升幅為0.3%。繼今年3月降至階段性低點之后,外儲規模實現連續五個月上升,規模創下2016年10月以來的新高。
“8月,我國外匯市場運行保持平穩,外匯供求基本平衡。國際金融市場上,受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預期、宏觀經濟數據等因素影響,非美元貨幣相對美元總體上漲,資產價格漲跌互現。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當月外匯儲備規模有所上升。”外匯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表示。
據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分析,估值變動、真實貿易和跨境資本流動均對8月外匯儲備規模的增長有一定影響。
在估值變動方面,從主要匯率變動上看,8月美元匯率指數貶值1.3%;主要非美元貨幣對美元整體呈升值態勢,歐元對美元上漲1.3%,英鎊對美元上漲2.2%,日元對美元微弱下跌0.1%。從資產價格上看,以美元標價的已對沖全球債券指數下跌0.8%;股票指數整體上漲,標普500指數上漲7%,歐元區斯托克50指數上漲3.1%,日經225指數上漲6.6%。
“綜合考慮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效應,估值變動導致8月外匯儲備規模增加。”溫彬稱。
“真實貿易也對8月外匯儲備規模的上升形成貢獻。”溫彬援引一系列數據稱,8月,海外主要經濟體制造業PMI指數繼續改善,美國供應管理協會制造業PMI指數達56%,創下2019年2月以來的新高,歐元區制造業PMI指數環比雖回落0.1個百分點至51.7%,但也創下2018年12月以來的次新高。我國新出口訂單PMI指數環比回升0.7個百分點至49.1%,創下年內新高。海外經濟的改善有助于帶動出口修復,8月,我國出口金額同比增長9.5%,創下2019年4月以來的單月最快增速,實現貿易順差589.3億美元。
在跨境資本流動方面,溫彬表示,8月,北向資金雖然小幅凈流出20.3億元,但境外資金延續增持人民幣債券的態勢。Wind資訊顯示,截至8月末,境外機構在中央結算公司托管的債券規模達24578.3億元,環比增加1177.5億元,已連續21個月增加;在上清所托管的債券3409億元,環比增加193.2億元。因此,跨境資本流入對外匯儲備規模增長形成貢獻。
對于今后的外匯儲備規模趨勢,王春英稱,當前,全球疫情尚未得到全面控制,國際經濟金融領域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依然較多。但我國經濟穩定恢復、向好態勢持續發展,繼續推動更深層次改革,實行更高水平開放,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將繼續支持外匯儲備規模總體穩定。
溫彬判斷,下階段,我國外匯儲備規模仍然具有保持穩定的基礎。一方面,我國經濟恢復持續向好,國內改革深入推進,需求加快恢復,為外匯儲備規模保持穩定奠定堅實基礎。另一方面,我國持續實施更高水平開放政策,近期中國人民銀行等三部門就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中國債券市場有關事宜公開征求意見,金融業對外開放繼續深化,為國際投資者投資人民幣資產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有助于促進跨境資本流入,維護外匯市場平穩運行,為外匯儲備規模保持穩定提供基礎。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