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8 02:11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蘇向杲 | [保險]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投連險即投資連結保險,融保險保障功能與投資功能于一身,但其保障功能偏弱,投資功能相對較強。投連險的收益主要來自投保人通過保險公司向股市、債券、貨幣等資本市場進行...
受益于上半年A股震蕩上行,投連險的收益率也水漲船高。華寶證券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受益于股市回暖,2020年上半年,全部210個投連險賬戶平均收益率達6.79%,創2017年以來新高。
東方財富Chioce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有2家險企通過5個投連險賬戶持有A股市值達11.6億元,環比大增130%。其中,“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投連-個險投連賬戶”二季度新進買入華夏航空、中國重汽2只個股。
雖然今年上半年投連險的收益不錯,但資深保險精算師徐昱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提醒投資者,購買投連險時要謹慎,需認清其潛在投資風險。
上半年平均收益率6.79%
投連險即投資連結保險,融保險保障功能與投資功能于一身,但其保障功能偏弱,投資功能相對較強。投連險的收益主要來自投保人通過保險公司向股市、債券、貨幣等資本市場進行投資所獲的利得。
在投資賬戶部分,投連險同一個險種旗下可設立多個投資賬戶,投資者可以按照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的需要,自行選擇和轉換不同的賬戶類型。投連險的繳費方式比較靈活,可隨時對不同賬戶追加和減少投資金額。
與萬能險等其他險種相比,投連險的資產配置也比較靈活:一是投資范圍廣泛,單一賬戶投資比例自由,權益類賬戶投資股票的最高比例可達100%;二是有流動性要求,流動性資產的投資余額不得低于賬戶價值的5%,基礎設施投資計劃、不動產相關金融產品、其他金融資產的投資余額不得超過賬戶價值的75%;三是投資賬戶至少每周確定一次單位價值,配置的資產需要有合理的估值方法。
正是基于在權益市場有靈活的投資配置比例,投連險的收益率與股市走勢密切相關。今年上半年,納入統計的210個投連險賬戶中,有199個賬戶取得正收益,占比94.76%,平均收益率達6.79%,遠超過上半年萬能險的結算利率。
今年上半年,部分投連險產品的收益率大幅跑贏上證指數。收益率排名前五的投連險產品分別為太平策略成長型(35.56%)、太平價值先鋒型(32.19%)、光大永明指數型(31.87%)、混合偏股型基金-原中美(29.75%)、招商信諾和諧A型(27.38%)。
受益于股市回暖,在各類投連險賬戶中,資產更多配置在權益市場的激進型賬戶和混合激進型賬戶上半年平均回報率名列前茅,分別高達14.46%和11.48%。此外,指數型、混合保守型、增強債券型投連險賬戶的平均回報率分別達到9.14%、6.05%、2.14%。
投連險目前仍是小眾產品
盡管上半年投連險收益率創近三年新高,但今年以來投連險在發售過程中并未出現“熱銷”現象。與其他險種相比,收益與股市走勢高度相關的投連險仍屬小眾產品。
伴隨資本市場的漲跌,投連險的新繳保費收入占比幾經起伏。受牛市行情帶動,投連險曾自2014年下半年起出現一波“井噴”式增長,在人身險新繳保費收入中占比不斷攀升,至2016年上半年占比一度達2.35%。隨后,投連險市場份額持續下滑。《證券日報》記者近期對銀保監會官網披露的數據梳理后發現,今年前7個月,投連險獨立賬戶新增繳費209億元,同比下滑7.9%,僅占人身險新繳保費收入的0.78%。
畢馬威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投連險只有2款新增產品,市場熱度處于較低水平。與之相比,同期新增的人身險各類產品中,健康險、疾病險、分紅險的占比有所上升。
與其他人身險產品相比,投連險對利率相對不敏感。在低利率環境下,隨著傳統人身險的預定收益不斷下調,投連險具有一定優勢,尤其是股市向好時,投連險更具競爭力。但如果股市下跌或大幅震蕩,投連險的收益也會不穩定,存在一定的波動風險,這也是不少險企主動壓縮投連險的一大原因。
投連險投資收益波動大
近年來,雖然不乏個別險企的投連險收益喜人,但投連險整體收益率并不理想。《證券日報》記者對相關數據梳理后發現,2017年1月份至2019年12月份,投連險賬戶單月平均收益率均未超過5%,且有14個月出現虧損。
投連險收益率與股指走勢高度相關。無論是A股市場還是港股市場,投連險投資收益波動性都遠高于萬能險、年金險等保險產品。
2019年,約200位投保人在購買香港安盛發行的投連險Evolution后,該產品凈值曾在一夜間暴跌超過95%,在扣除賬戶各種費用后,保單凈值為負數。這意味著,投資者不僅虧光本金,還倒欠香港安盛一筆“管理費”。
內地險企的投連險賬戶去年雖未出現“一夜暴虧95%”的情形,但也有個別賬戶出現近40%的虧損。就算是今年上半年表現最好的激進型投資賬戶和混合型投資賬戶中,也不乏虧損賬戶。其中,在45個激進型投資賬戶中,有2個賬戶出現虧損;在60個混合型投資賬戶中,有14個賬戶上半年回報率低于2%,另有3個賬戶上半年收益率為負,分別為-0.08%、-1.5%、-1.55%。
保險精算師徐昱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選購投連險時,要有風險承受能力。保險公司對投保人收益不做任何保障性承諾,客戶不能將投連險的過去業績作為產品預期收益的唯一標準。成長型和激進型投連險產品,在熊市中極有可能出現虧損甚至巨虧的情況。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