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7 07:57 | 來源:中新經緯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值得注意的是,眾泰汽車不僅自身陷入經營困境,還因無力償債而拖累供應鏈上游的2家科創板“新貴”。
原標題:巨虧93億的眾泰:董事長還不起9萬欠款,拖累兩家科創板“新貴”
中新經緯客戶端4月26日電 (付玉梅)因模仿高端車型而有“保時泰”之稱的眾泰汽車(2.200, -0.08, -3.51%)2019年業績觸底。眾泰汽車25日披露的業績報告顯示,2019年公司凈虧損92.94億元,較2018年同期的8億元下滑1261.96%。
值得注意的是,眾泰汽車不僅自身陷入經營困境,還因無力償債而拖累供應鏈上游的2家科創板“新貴”。
巨虧93億,商譽預減值60億
據眾泰汽車2019年業績報告,公司全年營業收入32.04億元,較2018年的147.64億元下滑78.3%;凈利潤為-92.94億元,較2018年同期的8億元下滑1261.96%;現金流凈額為-10.17億元。
截圖來源:Wind
同日,眾泰汽車發布另一條公告稱,董事會決定將2019年年度報告披露時間延期至6月23日。
對于業績虧損的原因,眾泰汽車曾在2019年業績預告中表示,受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汽車行業整體景氣度不高,公司汽車銷量大幅下降,導致公司營業收入大幅下降,經營成本相對上升,造成經營虧損較大。根據謹慎性原則,擬計提大額商譽減值準備,預計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約為60億元左右,具體金額尚待相關機構進行評估后確定。
3月初,眾泰汽車在對深交所的回復函中進一步說明了自身經營困境。“公司2019年資金周轉困難,零部件供應商無法有序供應,產品訂單不能及時交付,眾泰汽車品牌受到了極大的沖擊。雖然公司積極采取自救措施,2019年8月從金融機構獲得流動資金貸款30億元用于補充生產流動資金,加大部分車型的排產力度,但是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公司資金周轉問題。”
銷量方面,中新經緯記者查詢Wind發現,眾泰汽車自2017年10月10日后就再沒有披露每月產銷數據。而在上述回復函中,眾泰汽車稱:“2019年下半年以來,公司大部分車型處于停產或者不連續生產狀態,2019年全年公司的汽車產銷量較上年下降70%以上,導致營業收入大幅下降。”
為推出新車型來促進銷量,眾泰汽車不得不加入研發成本的投入。據最新業績報告,眾泰2019年的開發支出較上年同期增長了260.05%,并注明是“開發新車型支出增加所致。”
早年,眾泰汽車因模仿國外高端品牌被戲稱為“保時泰”、“蘭博基泰”等,也一直因車型產品力不足受到詬病。自2019年7月起,全國大部分省會直轄市已切換為“國六”排放標準,而彼時眾泰旗下尚無一款“國六”標準車型。本預計今年上市的眾泰TS5也未有動靜。
如今,疊加當前疫情因素,眾泰稱2020年復產計劃已經受到影響,車型復產時間也將推遲。中新經緯記者注意到,眾泰汽車官方微信自2020年1月24日后就再無更新。
董事長被限制高消費,3月兩名高管離職
眾泰汽車的麻煩不止于此。據天眼查消息,因買賣合同糾紛,眾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金浙勇已于4月4日被鄢陵縣人民法院發布限制消費令。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顯示,該案的執行標的為9.08萬元。
截圖來源: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
天眼查信息仍顯示,眾泰汽車僅今年4月就有10個開庭公告信息,主要是買賣合同糾紛和廣告合同糾紛。
除了董事長成為被執行人,上個月眾泰汽車還經歷了2名高管離職。3月17日,眾泰汽車發布公告稱鄧曉明已經辭去公司副總裁職位。辭職后,鄧曉明將不再擔任公司其他任何職務。
不久前的3月8日,眾泰汽車還發布公告稱,公司副總裁陳靜因個人原因已經向董事會遞交了辭職報告。
“連環債”牽連科創板2家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眾泰汽車的經營危機也殃及其新能源供應鏈上游的幾家公司。
4月12日,容百科技(28.760, 0.18, 0.63%)、杭可科技(35.070, 0.22, 0.63%)均發布公告稱,公司在4月10日收到了中國證監會對公司采取1年內不接受發行人公開發行證券相關文件的監管措施的“罰單”。
證監會表示,調查發現容百科技、杭可科技在申請科創板IPO的過程中存在招股說明書的信息披露違規行為。
公開資料顯示,容百科技主要從事鋰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杭可科技是鋰電裝備科創第一股,集銷售、研發、制造、服務為一體。此外,兩家公司都屬于在2019年7月22日首批登陸科創板的上市公司。
而這兩家公司的違規行為均與其共同客戶比克動力有關。
根據證監會公告,容百科技存在兩方面違規行為,一是未充分披露比克動力信用風險大幅增加情況;二是未披露比克動力“回款”的實質為以自身開具商業承兌匯票償還逾期應收賬款。
杭可科技的違規行為同樣有兩條,一是未披露暫停執行合同情況及可能由此導致的存貨跌價準備的風險、相關預付款披露有誤;二是未披露比克動力應收票據到期無法承兌的情況。
事實上,比克動力也是“受害者”。公開資料顯示,比克動力成立于2005年,主要從事鋰離子電池及動力汽車研發、生產和銷售。同時,比克動力也是眾泰汽車的電池主力供應商,供貨占比達到60%。
由于眾泰汽車業績大幅虧損,長年拖欠貸款,導致比克電池現金流也陷入癱瘓,無力償債。2019年8月,比克電池正式向眾泰汽車提起訴訟,訴訟標的高達6.21億元。9月2日,比克電池對其再次發起訴訟并要求凍結其超4000萬元資產。
由于汽車供應鏈環環相扣,有分析認為,這筆“連環債”還將影響更多處于產業鏈上下游公司,而處于這筆“連環債”源頭的眾泰汽車,危局何時才能解?
母公司“輸血”何時到位?
中新經緯記者注意到,眾泰汽車在3月對深交所的回復函中曾披露,母公司鐵牛集團仍有一筆業績補償未兌現。而這筆資金或將暫緩眾泰此時的資金困局。
回溯到2016年10月,同屬于鐵牛集團控股的金馬股份斥資116億元收購眾泰汽車100%股份;2017年4月,金馬股份收到中國證監會關于其發行股份的核準批復;同年6月,金馬股份在深交所舉行“重組更名儀式”,正式更名為“眾泰汽車”,并完成重組上市。
在收購時,鐵牛集團承諾眾泰汽車2016年-2019年經審計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人民幣12.1億元、14.1億元、16.1億元、16.1億元。
然而,眾泰汽車僅在2016年完成盈利目標,隨后一直虧損。根據深交所問詢函,眾泰2016年-2018年標的業績完成率分別為101.92%、95.15%、-30.52%。
因此,按照當時的協議,鐵牛集團須向眾泰汽車做出業績承諾補償。此外,眾泰汽車曾表示,如2019年未完成業績承諾,鐵牛集團最大業績補償預計需要股份補償7.92億股以上。
根據規定,鐵牛集團在履行完畢2018年度業績補償義務后,如所持股份不足以補償2019年度業績承諾的,鐵牛集團將以現金方式履行業績承諾。
公開資料顯示,鐵牛集團所持有眾泰汽車股份累計7.86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8.78%。2019年8月,眾泰汽車曾發布公告稱,擬1元回購鐵牛集團所持眾泰汽車4.68億股股份,但由于鐵牛集團所持眾泰汽車股份被司法凍結和質押,所以業績補償承諾一直未完成。
截圖來源:Wind
公開資料顯示,鐵牛集團為浙江省大型民營企業,資產眾多。為及時對眾泰作出業績補償,鐵牛集團表示,其在浙江永康擁有多宗工業性質用地的使用權,地塊收儲過程中,預計可獲得收益約34億元,可用于解除質押3.68億股。
另外,鐵牛集團下屬子公司浙江卓誠兆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具有房地產開發一級資質,在永康已成功開發了多個樓盤。目前,浙江卓誠兆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兩處樓盤即將完工交付,鐵牛集團獲得的投資收益也可用于歸還股票質押貸款。
眾泰方面還稱,在上述措施順利實施的前提下,鐵牛集團采取股份補償與現金補償相結合的方式切實可行,2018年度業績補償承諾相信是可以實現的。
中新經緯記者注意到,在深交所投資者互動平臺中,多名投資者也對鐵牛集團何時能兌現“對賭”協議發出質疑。3月30日,一名投資者稱:“公司曾在2019年12月初回復本人對于公司違規行為的舉報郵件中明確提出,若2019年12月份鐵牛集團無法完成業績承諾補償回購注銷事宜,公司擬采取包括訴訟之內的救濟措施,如今已過去三個月,公司既沒有對鐵牛集團發起訴訟也沒有采取其他救濟措施,請問公司意欲何為?”
眾泰方面董秘回復:“公司已書面督促鐵牛集團完成業績承諾補償事宜,若鐵牛集團長時間未完成,公司會采取訴訟等措施督促鐵牛集團完成。”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